搜索
陈太华的头像

陈太华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4/28
分享

红草莓连载

梅山村一下子热闹开了。

第二天,村里村外,村东村西,村南村北,无不是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在一起谈论着卢书记提出的引种草莓的事情。

王耀东,上世纪七十年代,当过兵的人。性格一向刚直,为人谦和,村民们的贴心人,村民们的引导者,村民们信得过的村书记。他家的屋里屋外,挤满了人;院里院外挤满了人。只见王耀东,膀阔腰圆,身高一米八的个头,矗立在人群中间。他说话铮铮有力,掷地有声。他在给村民们一一地分析卢书记提出的栽种草莓的倡议。改革开放已有数个年头,村民的温饱,目前是解决了,但我们梅山村,依旧一往贫穷。村民们若要是能够走上富裕道路,那就必须进行改革。改革当然就有牺牲,改革当然要有所付出,改革当然能够涌现出许多新鲜事物。请大家放心,卢书记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来咱们梅山村蹲点,是给咱们村指导生产的,是给咱们村送科技来的,是给咱们村送致富门路来的,咱们得感谢卢书记啊。请大家放心,卢书记说的话一定能够实现,卢书记允下的诺言一定能兑现的。请大家相信,卢书记一定能让梅山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的。要是没事,你们就请回,把自家里的事情做好,就等着卢书记给咱们带来好消息吧。

王耀东的一番话,暂时让村民们吃了定心丸。村民们纷纷地离开了王耀东的家。

卢书记回到城里,办完公事,便又开始处理梅山村草莓种植技术人员培训的事情。随后,卢书记叫来了秘书,吩咐了一番,他亲自去了一趟农委。

农委办公室的李主任接待了卢书记。她听说卢书记是来咨询种草莓的事,马上找来了专业的农技人员。从技术人员的培训再到草莓苗的栽培等,农技人员一一详细地讲解,卢书记是一一详细地听,并一一详细地纪录着。只见卢书记的手里不时地画着写着什么东西,还不时地一一询问。农技人员仔细耐心的解答,直到卢书记满意地点点头。卢书记信服地说:“原来,农业上的事情,真的有那么多的讲究。怪不得村民们有畏难情绪。”卢书记伸出双手同农技人员握手道别,对农技人员的精彩讲解表示感谢。离开时,又说道:“我还要来麻烦你们的。”

卢书记走出农委,脸上洋溢着笑容。听了农技人员的一番解说,对引进草莓更增进了信心。大红的太阳悬挂在高空中,一缕缕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暖暖的感觉;一阵阵微风,刮过脸颊,爽爽的味道。初春的太阳,就是这样诱人,就是这样暖意,就是这样叫人心醉。

卢书记回到办公室,把刚才记下的笔记,拿了出来,一条条地细读,一条条地研磨。卢书记做事情一向心细谨慎。他整理完笔记,心里有了数,也有了底蕴。他在心中暗暗地发誓:一定要让梅山村栽种上草莓,还要大力推广开来,一定要让草莓成为村民致富的敲门砖,一定要带领梅山村的村民都能走上富裕的道路。他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草莓一定是深受村民们喜爱的作物。卢书记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更加坚定了对梅山村引种草莓的信心,坚定了对梅山村致富的信心。

接下来,首要的任务是选拔村里的优秀人才,去参加草莓技术培训班学习。村民们一旦掌握了草莓栽培技术,然后让村民教村民,村民传授村民,如果真的那样的话,草莓栽培在梅山村就能推广开了。一人学艺,全家受益。一人学技术,全村都应用,全村皆推广。

草莓种植,掌握技术是首要,人才更是首要。这还得要从梅山村选派优秀的年富力强的、能干的、爱学习的人去学习。眼下这是当务之急的大事,也是第一要事。卢书记赶紧给王耀东打去电话,让他在村里物色两个优秀的人选。王耀东回答道“马上就办”。

 

王耀东接了电话,放下话筒。心里就开始盘算着选拔“人才”的事。村里上上下下,在家务农的年轻人,能找到的也不过寥寥几人。其他的年轻人哪儿去了呢?都外出打工了。有知识的更是找不到一两个。梅山村地处偏僻,自古祖辈读书的人极少。即使是解放后,在这里也是很少重视学习。村里人家的孩子大了,就让跟着大人们一起到生产队里干农活,获得一点工分。改革开放后的几年里,梅山村的高中毕业生也找不到一两个。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