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见证四十年前与今天发生在吉兰泰的故事与牧区的新变化
文/微尘
一:
对于乌兰布和沙漠而言,春天像一首无言的诗,更像一幅流动的画。它用自己独特的语言与色彩,展现着大自然另一番别致的风情,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在人们的印象中沙漠总是与酷热、干旱和荒凉相伴。然而,当春天的脚步悄然降临在乌兰布和时,看似死寂的土地也会焕发出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在这个季节,沙漠中的生命开始苏醒。白刺把横沙聚拢成绿丘,一座座白刺疙瘩像堡垒一样堆在那里,很是壮观。沙漠里还有梭梭,骆驼草、霸王、冬青等植物、春天也会对它们发出邀请,
植物激情地在荒芜中绽放新绿,用青春的韵味做出回应。如果此时有场雨,沙葱也会被唤醒而拔地而起,郁郁葱葱的惹人喜欢。
吉兰泰附近有个叫泵井子的地方,那里沙葱长的很多,可以说遍地都是。上初中时和最好的同学,搭乘军分区的车去那里欻沙葱,满载而归时因汽车坏在沙子里不能动,所有去欻沙葱的人被困在沙漠里一天一夜,连冻带饿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乌兰布和沙漠的植被顽强地扎根在沙土之中,它们或绿或黄,或高或低,以各自独特的姿态展示着生命的坚韧。
吉兰泰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西南边缘,也是内蒙古阿拉善盟旗下的一个小镇。吉兰泰自古以出产优质食盐而通商南北。吉兰泰有它独特的魅力,有它漠北别具一格的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当然,吉兰泰盐湖更是阿拉善“世界沙漠地质公园”的一部分,这里是共产国际革命先驱“奥希洛夫”壮烈牺牲的地方,也有历代王朝戍边的旧址遗存,吉兰泰也是红色历史文化的教育基地。
春天,是个生命勃发的季节,总是能够让人充满期待和欣喜!春天带来了温暖的阳光、也带来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对于很多人来说,春天也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吉兰泰盐湖,是我国内陆中型盐湖之一,盐湖周边有戈壁草原,更多的是沙丘环绕着一片广袤无垠的金黄世界。我曾多次来吉兰泰,相比盐湖最美的时期,莫过于八十年代以前。那时的精盐厂还不复存在。吉兰泰一切的一切还保持着原生态的面貌特征。那时的盐湖就像一位纯洁无瑕的少女,静静地躺在乌兰布和的怀抱中,它的美是那么纯净,那么的动人,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却又怕打扰了这份美好和宁静。
父亲是阿左旗汽车二队的修理工,要在吉兰泰客车队轮班一年,那时我刚从初中毕业,母亲怕我老是惹事生非,就送我到父亲身边。父亲怕我无聊寂寞,就常带我徒步去看盐湖,感觉那时的盐湖看上去很大,也很美,盐湖里有青青的芦苇荡漾,盐场那边远远看去有两座堆砌很高的银白色盐山,很是壮观。每当向晚时分,我和父亲会漫步在盐田之畔,脚下是轻盈的盐沙,眼前是反射盐花的盐池,盐池边推晒着洁白如雪的盐粒,盐堆边角被采盐工人修理的十分整齐,盐堆宛如大地赠予吉兰泰的无穷珍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每当夕阳西下,盐湖边的盐堆、在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洁白无瑕,这是景天一色的塞上风光,如梦如幻的湖光盐景,以及盐田里的波光粼粼,所呈现出的白雪玉色,仿佛与天空的白云融为一体。
在那个青春昂扬、荷尔蒙与活力充沛的时期!总感觉闲不住,自己就像个小马达,动力暴满而停不下来。在盐湖,在父亲身边,在这份宁静的壮美中,却有了找到人生宝藏的感觉,还带有一种心灵放飞的冲动,在吉兰泰的那些日子里忽然发现自己懂事了,长大了。
“珍惜当下、做个有用的人”,是母亲苦口婆心最爱唠叨的话,“三天不打搬砖漏瓦”是父亲的口头禅,而父亲用鞋底子和笤箸疙瘩在我身上未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在吉兰泰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日子里,父亲没有向我动过一个手指头,我也从内心深处得到了改变。来吉兰泰时,其实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挨打挨的次数多了也就被打皮了,可父亲突然改变了策略,没有了鞋底子的加持和招呼,我一时心里也没底,没了方向感,又不知自己如何是好,反而让青春期躁动的我思想逐渐平静了下来。
那时的我真的很傻,也很弱智。看了小说(水浒)后,就怀揣一棵抱打不平的豪情壮志,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心升腾着个人英雄主义,激荡着崇高的爱国情怀与不屈的精神。几年后,到了部队才意识到,叔叔拿着警棍嘴里说的那句话,“什么打抱不平?我看你们是唯恐世界不乱”然后不管有理无理的一顿胖揍,打架双方感觉谁都不吃亏,可又谁都吃了大亏。现在想起那时的我都忍俊不禁。在父亲眼里我曾是一个游手好闲,不知天高地厚、成天不打架就不能消停的半大小子,但到了吉兰泰后,真的迷途知返了。而在吉兰泰的日子里,开始懂得了思考,懂得关心父亲了,在父亲工作时还能帮父亲递工具,也能坐下来想想自己的将来,这让父亲十分欣慰。
记得有一天,是周日,父亲带我去牧区的朋友家走走,说好了去给朋友帮忙,其实,父亲真正的用意,是希望我能够亲眼见证人间的冷暖,去了解世上还存在着疾苦与不易。
去父亲牧区的朋友家,途中搭乘父亲单位的客车,中途下车还在沙子里走了几公里才到了朋友家。(下面简称牧民家)所谓的牧民家,周边所处的环境,不如说是荒凉的生命禁区。虽然依稀记得当时已到了暮春时节,可脚下的土地极其干燥,沙地上看不见绿草的踪迹,父亲告诉我说这里的牧民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她们面对极端的气候与贫瘠的土地,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家园的深情,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不离不弃地生存着。
暮春时节的沙漠虽沐浴着柔和的日光,却难掩其荒凉与清冷之态。广袤无垠的沙海,在春风的轻抚下,看不见生机勃勃的绿意,所到之处泛着淡淡的、冷冽的金属光泽,仿佛这是大自然最直接的放春败笔。起伏的沙丘上竖着极其倔强的白刺枯枝,花格般的细沙纹路,宛如时间的皱纹,静静地诉说着无尽的空旷与寂寥。随父亲来到这里,来之前所有在内心装载的浪漫景象和美好期待,都随真实所见,被现实牧人生存状况击的粉碎。
到牧民家大约中午十分,太阳高悬,将沙漠烤得滚烫。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干燥而炽热的气息,仿佛能点燃一切可燃之物。沙漠的表面,热浪滚滚,蒸腾起一阵阵细微的沙尘,使得远处的景色变得模糊而迷离,显得更加无比荒凉。
到牧民家,门前首先映入眼帘便是一个柴垛和一小堆驼粪蛋子,父亲告诉我说,“在牧区,这都是生活不可获缺的必备物资,生火,取暖,做饭全靠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来维系”。牧民低矮的土房子看上去很小,屋子旁边是用木头扎的简易围栏作为牲畜圈,空空的围栏内零星散落着一些圆滚滚的骆驼粪蛋子。
来到土房子门前,单扇小木门无锁,只是在人工打造的铁制门扣上插着个小木棍,一面贴着纸的木制小窗紧闭着,显然主人不在家。父亲特别熟悉这边牧人的生活,就像进自己家一样随便。小屋里光线昏暗,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我所看到的场景都不为过,屋内墙面和屋顶被烟火熏成了暗黑色,一面铺着席子的小炕,炕沿中间连着个烧火的土炉子,炕上没有一片布料,小炕墙角叠着白色羊皮做的大衣,父亲说那是父亲的劳保棉大衣,送给牧民用了,全当牧民冬天外出遮风的大衣,晚上睡觉时保暖的被子,紧靠羊皮大衣的墙边有个小木柜。小屋最起眼的中堂墙壁之上,挂着毛主席的像,显得格外庄重,恭敬之心深切。房梁靠西的位置吊着个布袋,里面装着干粮,其实就是晒干的胡萝卜,父亲解下布袋,取出两个干萝卜给我,萝卜干晒得柔韧而有嚼劲,甜甜的还挺好吃,我问父亲“爸:牧民就吃这个?”父亲告诉我,“孩啊!有这个吃就很好了,不被饿死就是福呀!”我又问父亲,“干粮为什么吊在房梁上?”父亲说,“老鼠也饿呀,吊在粱上老鼠就偷不上了。”地上放着两个圆形圆嘴的铜制大水壶,形状就像两个龟鳖站在那里。父亲说这里吃水要去很远的地方用骆驼托,着实不容易。土炉子边上堆着一些柴火和驼粪蛋子,父亲揭开木制的锅盖,提起铜壶在锅里到了些水,盖上锅盖,在炉洞里放了些柴火点燃,火着旺后加了些驼粪蛋子,父亲说这样点火耐烧。
喝着父亲烧的开水,听着父亲讲着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故事,忽然明白为什么父亲在文革时被批斗,也一点对这个国家没有怨言,反而还在感恩这个国家和党的恩情,原来父亲年轻时和我的奶奶、常常为了活命从农村出去讨饭,是这个国家,这个新政府和党让我父亲成了工人,而且成为支援大西北最荣光的技术工人。父亲的故事里也讲了那个时期的人民子弟兵好,父亲说那时的兵,是毛主席武装的兵,对老百姓是一心一意真的好,这也是后来成为我青年时期选择当兵的一大诱因。
下午四点左右放骆驼的牧人回来了,他身后背着个筐,走到门前把筐里的干柴倒在干柴堆上,又把捡回来小半筐的驼粪蛋子倒在驼粪堆上,见到父亲非常客气也非常高兴。我看他一脸憨厚的样子,说出的话、混杂着是民勤蒙古口音的汉语,他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脸上夹杂着风吹日晒留下的红斑,额头上的皱纹如同沟壑,也许记录着无数个和自然苦苦挣扎的生活片段吧?岁月在他的身上也似乎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双腿向外弯曲成圈形,仿佛在他身上承载着牧驼人的心酸往事。他的面容显得苍老而坚毅。他的双手布满老茧,皱皱巴巴的,指关节粗大,和父亲聊天时,虽然粗犷且幽默有趣,讲述着属于放牧人的传奇岁月。五点多告别了牧人,因为班车在六点左右经过这里的公路。我和父亲出门走了很远,牧驼人依然站在土房子那里向我们瞭望。
这位放牧老人,尽管实际年龄与父亲相仿,却在沙漠环境中生活,显得比实际年龄大的多。他自带着一种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这让我有了极为深刻的感悟。与牧区人那艰苦的生活环境相比,我意识到自己仿佛一直生活在温室之中,未曾真正经历过生活的风雨和挑战。有了这样的对比,使我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他的形象,在我的岁月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成为了我那个时代最为鲜明的记忆。
二:
四十多年转眼即逝,如今的吉兰泰盐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个变化不是变好了,而是退化了,曾经少女般纯洁的盐湖,如今变得满目疮痍,堆起的盐山黑漆漆的,盐湖也缩小了许多,一台锈迹斑斑的挖盐机戒船静静地坐滩在湖边,仿佛诉说着曾有的癫狂,盐池边是一派发黑的土地,空气里散发着难闻的怪味。吉兰泰盐湖为何变成如今这般光景,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如今的我,一个人走在春天的盐湖边,五味杂陈直冲心窝,父亲已离我远去,但在我心中,那幅与父亲一同在盐湖边漫步的画面,依旧清晰如初,仿佛时间从未流转。盐池边,我和父亲的足迹早被轻风吹尽,却深深地在我心底打下了烙印,成为我永恒的追忆。
虽然在过去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也曾多次来过吉兰泰,停留时间都极其短暂,但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与潘三嫂一家的相识。
认识潘三嫂也绝非偶然,潘三嫂虽然是个牧民,但也是阿拉善盟诗词协会的会员。三嫂为人慷慨大方,热情洋溢,她的性格宛如明媚的阳光,开朗而朴实又厚道。她待人接物诚恳,展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真实与善良。平时三嫂在闲暇时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写写诗,写写文章成为三嫂生活中的点缀和调味剂。一次在王曰兵家文友聚餐,也就和三嫂不期而遇了。
王曰兵,这位栖居于吉兰泰的古董收藏家,同时也是一位实实在在的牧民诗人。他给人的最直观印象便是乐观向上,浑身上下散发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他的笔触之下,常常流露出一种无畏挑战、不信邪的坚韧意志。他的性格刚正不阿,既不亢奋也不卑微,仿佛百毒不侵,令人钦佩不已。
三嫂的家定居在吉兰泰镇,同时她在牧区也有住所。由于我对吉兰泰牧区怀有深刻且独特的印象,因此我更加渴望亲眼目睹现今吉兰泰牧区的变迁与生活状态。我期待能够再次详细了解这片土地,感受吉兰泰牧区人的新面貌,体验牧区生活的淳朴与自然,见证这片土地上的发展与繁荣。
机会来的也很快,跟随“向善而行.送文化下乡”的队伍,来到了吉兰泰巴彦乌拉嘎查,这也是潘三嫂牧区家所在的那个嘎查,
在浩瀚无垠的戈壁黄沙之中,一座以红砖红瓦构筑的村委会小院傲然矗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荒凉之中独放异彩,格外引人注目。小院之外,一根笔直挺拔的旗杆巍然耸立,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为这片孤寂的土地平添了几分庄严与生机。
一位看上去年过五旬、身材虽不高大却显得异常精悍的男子,正静静地站在小院之外等着我们的到来。走近他、看得出他脸庞上大自然留给他的烙印,证实着岁月与风霜的痕迹,那是一种历经世事、饱经沧桑的太阳色。他、便是巴彦乌拉嘎查的灵魂人物——潘多云。他的存在,就如同那面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一般,坚韧不拔,引领着这片土地上的希望与梦想。
进了村支部,便是党群活动室,旁边是荣誉展览室,我详细记录了巴彦乌拉嘎查这些年所取得惊天地、泣鬼神的优秀成绩,所以我对潘多云这个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了更加深入了解他的想法。
也许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背景转化思维所产生出差异的原因,我对沙漠也有了不同的感觉,现如今我站在吉兰泰牧区曾经贫瘠的土地上,感觉天空高远而辽阔,仿佛有种能够触碰到宇宙的边际的感觉。那洁白的云朵,悠然自得地飘浮在蓝天之上,为这片广袤的土地增添了几分梦幻与浪漫。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温暖而柔和的光辉,照亮了沙漠的每一个角落,为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潘多云,巴彦乌拉嘎查村支部书记,也是潘三嫂的爱人,潘多云早年贫穷过、受过冻、挨过饿,在低矮的土房子里住过,他放过羊也放过骆驼,坎坷的经历磨砺出他坚强善良的性格。所以他对贫穷有着刻骨的.、与常人不同,发自心底的感受。他对身边困难牧民有着特别的同情之心,他乐于助人,因此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牧民家政服务公司”。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2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2015年,由于其出色的表现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潘多云当选为巴彦乌拉嘎查村党支部书记。
过去,原本靠养畜为生的牧民生活普遍性的困难,从那种环境走出来的潘多云开动脑筋,在沙产业上下功夫,又在自己管辖的牧场,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最终获得了成功。潘多云解开了沙漠转型的密码,当这种惊喜到来之后,他决定联合嘎查牧民群众发起合作社,带领大家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实现增收。2014年10月,巴彦乌拉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在潘多云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牧民们先后种植梭梭20余万亩,嫁接肉苁蓉2万亩,种植锁阳5千亩。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25户102人。
开始创业时,潘多云在带领大家走共同致富的路,走的也极为艰辛。他在自家草场上摸索试种梭梭嫁接苁蓉取得收益那天开始,就注定他有一段不平凡的路要走。开始他发现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的,团结众人一起干才能有规模,才能持久地发展。然而摆在他面前的是油盐不进的村民,在村民眼里,几代人在大沙漠里遗留下生存的经验告诉他们,潘多云就是在“宣天荒”(地方土话,译为;说天大谎话)。好在潘多云并不气馁,他走家串户,告诉村民;他在沙海里发现了致富发财的密码,“种梭梭嫁接苁蓉”。靠沙、治沙、吃沙才是光明大道,再不能靠国家救急过日子了!。经过他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实地观摩,细致讲解,好赖说服了十几家村民一起融资成立了合作社。
又进过几年风雨兼程的努力,沙海里果真出现了万亩梭梭林,梭梭林达到成熟年龄后,在潘多云亲自手把手实操传授辅导下,合作社的牧民都学会了苁蓉种植。再后来几年种植苁蓉成果和经济效益就显露出来,合作社的牧民都摆脱了贫困,真正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潘朵云成功了,不如说是合作社成功了。成功的喜讯一下轰动了周边地区,也让本地没有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后悔不迭,好在潘多云并没有忘记村民,他又吸纳贫困村民成为合作社的一员,进行一对一的帮扶,为贫困村民解决实际生活难题。潘多云有过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童年,所以他最理解贫困村民的需求,在他的努力下,好多村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成为致富能手,但人性的另一面,也是不能直视的存在,在个别人眼里,有钱就得大家分,但世上那有只想同甘不能共苦的大好事。这就引起了个别村民的嫉妒和眼红。说怪话,告黑状成了潘多云不得不面对的生活难题。他一方面要流血流汗地从沙子挖苁蓉、锁阳。一方面还要分担合作社的组织工作,如今又不得不分出时间,听一些村民挖苦的话,数落他的经。他笑着告诉我说“因为他是村书记,就得有百毒不侵的能力,多听群众的批评能明是非,正衣冠,好处多着那!骂又不疼嗨,骂了骂其”。在我采访潘多云这位漠北硬汉时,我的一句话让老潘失防了,我说“老潘,你所做的一切对的起天地、对的起国家、也对的起养育你的这片土地,我想;你的委屈组织都能记在心里”。说完这句话,潘多云突然背过身去,双肩不停地抽搐抖动,逐渐发出了低沉的呜咽声,我没敢再打扰他,我想此刻的潘多云,仿佛将所有的委屈、辛酸与不易都化作了泪水,全部倾泻而出了吧!
在这片被阳光热烈亲吻过的沙地上,春天以它独有的方式悄然降临。沙漠不再只是单调的金黄,而是被赋予了生命的绿色。成片种植起来却坚韧的梭梭树,在沙土中顽强地生长,寄生的苁蓉成了牧人致富路上的流水财源,梭梭用绿色点缀着这片看似荒芜的土地,宣告着春天的到来,展示着巴彦乌拉的生命奇迹。
三:后记:
潘多云书记的事迹,展现了其作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生态治理的带头人、贫困户的贴心人,以及无私奉献领路人的感人形象。如今在这片被春意轻抚的土地上。潘多云的故事,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绚烂而充满希望。春天,是生命的序曲,是希望的开始。当第一缕春风拂过贫瘠的沙丘,潘多云——这位以改善生态、带领村民致富为使命的领航者,便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下了春天的种子。他深知,只有让大地重新披上绿装,才能让这片贫瘠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于是,他带领村民植树造林,修复生态。春天里,他们挥汗如雨,却满怀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沙大漠逐渐被绿意覆盖,鸟语花香。春天的魔法,不仅让沙漠重获新生,更让村民的心灵得到了滋养。
潘多云,不仅是一位生态治理的带头人,更是一位心系村民的贴心人。他深知,只有让村民们的口袋鼓起来,才能让他们的生活真正好起来。于是,他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在他的带领下,贫困村逐渐摆脱了贫困的帽子,变成了富裕村。
春天的故事,总是充满惊喜。当这片土地上的变化传到远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为之动容,给予了高度的表彰。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潘多云的肯定,更是对这片土地上所有人们共同努力的认可。
春天,是生命的奇迹,是希望的象征。在这片被春意逐渐浸染的土地上,潘多云与村民们共同书写了一个关于春天、关于希望、关于奋斗的故事。这个故事,将永远铭记在村民的心中,成为春天里最动人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