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鑫浩的头像

余鑫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6/18
分享

当父亲节遇上高考

前几天,循常在河堤上散走,无意间看到一位似乎尚年轻的父亲怀抱着婴儿,在石椅刚刚坐下,小孩一哭,又赶快站起来来回踱步,慢摇轻抖,细致入微。也许是初为人父,动作并不娴熟,但这样的场景,不单他自己有满满的幸福,看的人也深受感动。

19年前,女儿还是婴孩的时候,我也曾这般,在长堤凉亭上消磨时光。一位朋友说,带小孩的任务,让他走遍了附近所有的公园,成为常客。的确是这样,我们这一代人,文盲已消灭,书本上奉劝要让小孩多接触大自然,红的日,绿的草,蓝的天,五彩缤纷是大自然固有的色彩,它从不吝于给予。于是家长们就用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载着小孩去玩、去欣赏、去体验。现在又由于手机问题,不得不更多带着小孩,鼓励他们在公园,在景点,拍拍照,但常常事与愿违,跑了几十公里,只是换了个地方玩手机。从呀呀作啼到蹒跚学步,从骑三轮童车到学自行车,父母都不容易。衣食住行玩和学习,管得越多,矛盾就越多。有时出去玩,不是这里不爽,就是那里出状况,高高兴兴出门去,鸡飞狗跳半途中。但书上说,“没有人一生中从不曾走弯路,家长不要担心孩子总犯错。我们要认识到,弯路和直路都是人生之路。”于是我们安慰自己,凡事要事上磨,在矛盾中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在矛盾中创造孩子体会挫折的条件。孩子小时候,怎样喂,怎样带,是夫妻两人吵,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吵,孩子大一点了,是小孩自己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吵。生活就是这样,据统计,中国人家庭的矛盾,主要围绕婆媳矛盾、孩子教育问题、家务矛盾这几方面层层展开,逐步深入。这些问题,很多都围绕小孩而来,当然,小孩也很辛苦,小时候因为总“被管”烦恼,拼爹的时候因为总“没人管”郁闷,没过几年,有了自己的孩子,循环又开始了。

女儿今年参加高考,考试已顺利完成,分数与录取却还是未知数。这样的未知,多少有点让人静不下心,尤其是写文章。然而,我转念一想,20多年前,自己参加高考,父亲是不是也一样,有一些事情静不下心去做。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大多数的成年人,对一些问题自己都不知道答案,世人的眼光,传统的束缚,让大人尤其是父亲,只能“举重若轻”,“流血不流泪”,这其实也没有什么错,不单小孩会走弯路,大人其实也在走弯路,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这种轨迹。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苏大学士很出名的一首诗。相对于苏轼的记忆力,大约99%的人都是“愚且鲁”的,所以这首诗也很励志!且不说苏贤良在年轻时,科举和制科获得的傲人骄绩。在他历尽沉浮,谪居儋州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某日兴起,为卜能否北归,居然默写下自己所作的八篇赋,据说近万字一字无差,把他儿子苏过惊出一身冷汗。在高考这件事上,记不记得住,记不记得牢,这件事已经分出高下,现实中的确有“倒背如流”“一目三行”的人的,然而这个人通常是别人家的孩子。

每年高考前,自媒体都会蹭热点,谈论高考的话题。大人们总结的原因是,“相对于工作以后的事,高考是一件相对极公平极公正的事,尤其是对于没钱没背景的家庭和孩子。”孩子们还未参加工作,对社会一无所知,道理和公理并不能促使他们更积极学习,只能凭空为家长增加一些焦虑与不安。每年在父亲节后,也是高考报志愿的时期,同时就是家庭矛盾高发期。据统计,83.4%受访高考生在填报志愿过程与家人出现了意见分歧。父爱如山,深沉的同时,在某些家庭中也变成沉重的权威,会把学生压得透不过气。长辈或执念于“铁饭碗”,或对新职业的偏见,或不愿意子女就读地离故乡太远,等等,越是越“精明”的家长,越在这个时候容易与子女搞得越僵。父爱如山,倒不如空气,没有阻碍,没有压迫,惠人而人不知。

历史有个好处,无论你多么幸运,过去总有比你幸运若干倍的人;无论你多么倒霉,过去也曾有比你倒霉若干倍的人。从正面想,可以让人更加的勇敢与无畏,坦然与坦荡。在家庭当中,未知已经够折磨人了,在看似“重大”的诀择上,千万别让已知与必然的“父母之爱”,也弄得很折磨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