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华(哈尼族)
1
孤月照通州,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嘉庆年间一个平凡的冬天早晨,日月同辉。雄鸡已司晨,通州城效,驿道上拾粪老人往常一样踽踽独行,残亭边,忽然发现一位乞丐在昨夜的寒风中殒没,身体已僵硬,老人一声长叹,消失在长风呼啸中……
老人照旧向官府报了官,他想不到,这是一位不平凡的乞丐!
官府验尸时,发现有一张纸在怀中,是临终前写下的一首绝命诗: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休。
县衙看看,这是一首七律诗,工整入韵,诗意傲骨凌然,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酒香不怕巷子深,诗悄然传开,一时“洛阳纸贵”争相传诵,文人墨客爱不释手,肃然起敬。
“从哪里来?”官府不知道该怎样立碑,本能地认为他有这个资格,不可一抔黄土俺风流,匆匆了事。这时一位见多识广、阅人无数的衙役说:
“我多次见得此人,听口音是永嘉人。”
官府在碑上写道:永嘉诗丐之墓。
谁也想不到,这位命运多舛的乞丐是位饱读诗书的世外高人,是位学富五车的落难者,官府给他诗丐称号,实至名归,绝非浪得虚名、沽名钓誉之徒,是世人对他由衷的嘉奖。
世人说“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我觉得诗丐是位隐士,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怀一颗悲悯之心,笑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秦冢汉坟,燕来鸿往,日月之行,星汉灿烂,皆归尘土;宋宫元殿,沈园榭亭,万年之后,荒烟落照,皆归藤蔓。
在尘世间,竹林沐风,峻岭听松,迈残桥,渡瘦河,飘湖泊,上孤村,而今“又携竹杖过南州”;在尘世界,独坐破寺,伫立旧亭,叹孔子,哀李广,赞李白,唏欧阳修,而今“饭囊傍晚盛残月”。
一位衣裳褴褛、食不果腹的诗丐,内心世界却高洁。有的峨冠博带、锦衣玉食的贵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新冠病毒席卷全国,人们众志成城,团结奋战,而有的人却哄抬物价,发国难财,内心却不如诗丐高贵。
2
“歌板临风唱晓秋”。
迎晨曦于乡村阡陌,送晚霞于通衢大道。打着快板,沿巷寻食于仁厚忠孝之家。
俗话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膳后,欣赏“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瞭望远山,一山放过一山拦,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想起苏东坡中途遇雨,自视飘零一生,何尝不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诗丐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他经历了什么?桑梓还有亲人吗?
“一肩挑尽古今愁”,都说“诗言志”,这位“处江湖之远”的诗丐,生不逢时,却心忧天下,有多少皓首穷经者配得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字?新冠病毒战“疫”中牺牲的李文亮医生,有饮水思源、居安思危意识,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对新时代城市管理、公共卫生安全上了一堂课,将泽被后世苍生,像诗丐一样胸怀悲悯精神。
有一种乡愁叫“近乡情更怯”。少年诗丐勤学苦读,萤窗映雪、悬梁刺股,在科举路上披荆斩棘,也许发挥失常,也许高手如云,再加上卖官鬻爵之风,自己囊中羞涩,最终名落孙山。也许看透科场黑暗,从此“两脚踢翻尘世界”,无缘金榜题名,没能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有一种劫难叫“树倒猢狲散”。也许诗丐出生钟鸣鼎食之家,八珍玉食,锦缕肥红,门庭若市。忽然间,晴天霹雳,六月飞雪,朱门易主,从此销声匿迹,宿雨餐风……
3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诗丐在冥冥之中感觉自己大限将临,奋笔疾书,写下这首诗,向尘世作最后的道别。前门黄狗呀,不必狂吠不休,从此世间再没我了。
驿道畔,残亭边,冬风刺,诗丐蜷缩,卷发似枯草,一任让寒风劲吹。破碗盛残月,一梦到辽西,梵音盈耳,驾鹤西去,不复返……
记得一位学者说过:“我哭着来,笑着去”。不知道诗丐是哭着、笑着,还是别的什么?
在幽隧历史长河中,能够在惜字如金的史官笔留下自己的身影,已万幸矣,大多数人如同残叶落湖,激不起半点涟漪,淹没在滚滚红尘中。一个人留存后世有两种方式,一是留言,一是留子嗣。诗丐做到了,留下诗言。诗丐是幸运的,其高贵的精神永存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