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生虽然命运多舛,但他却能在“舛”中找到人间的有味清欢。越是艰苦,越是流放,越是挨整,他总能从食物中找到一种快乐,一种愉悦。他爱吃,懂吃,会吃,吃了之后,还会吟诗作画。我对他创作的与“吃”有关的诗作了粗略统计,他一生写了近五十首跟吃有关的诗,可谓是宋朝的“神级吃货”代表。
现在有些文化人常常会引用我们苏学士的词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有的干脆用作书名。的确,苏东坡这句充满诗意的词,听起来超凡脱俗,清新雅致。但文人们在引用此句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首诗前面的铺垫。我认为如要完整理解“清欢”之味,还要读这首词的完整句意,且连题目《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都不能省: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你看看,他是怎么表达的?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清澈的洛涧水流汇入淮河,水势浩大,茫茫一片,无边无际,令人心旷神怡。面对此情此景,他接下来感叹道,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蓼菜嫩芽、青蒿春笋、蔬菜水果等野菜,与友人一起共享,是多么美妙的滋味?此时,他才从内心有感而发,真可谓“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所以,这个“清欢”是建立在“吃”的基础上,不是纯粹地形而上。
他的这首词,是一首纪游词,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日。当年三月,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贬所度过了四年多的谪居生活,被命迁汝州(治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这是平调,不是升迁,但却标志着政治气候的转机。据《宋史·苏轼传》,宋神宗手札移轼汝州,有“人材实难,不忍终弃”之语。这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最困顿的黄州时期终于脱离了,心境比较轻松,一路上颇事游访。他在畅游庐山,在江西筠州探视了胞弟苏辙,到金陵拜访王安石,且有买田江干、相偕归隐之约。这年岁暮,苏轼来到泗州(现江苏盱眙),即上书朝廷,请罢汝州职,回宜兴修养。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当时苏轼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因作此词纪游。
苏东坡品出清欢至味,是他旷达的性格所致。但对他来说,最喜欢吃的还是肉。有《子瞻患赤眼》一文为证:“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余欲听之,而口不可,曰: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用今天的话说,有一次,他眼睛痛,大夫嘱咐他不要吃肉了,他立刻深入角色反问道,我眼睛痛不能吃肉,可我的嘴巴又不痛,为何不让我吃肉呢?不行!哈哈,你看看我们的苏学士多可爱,为了能吃肉,他也蛮不讲理。更为著名的是他拼死吃河豚的故事。苏东坡谪居常州时,有士大夫邀请他到家中品尝河豚鱼,想听苏东坡如何发表吃后感,却只见苏轼埋头大吃,完全不点赞,这家人正有些失望,忽然听到苏东坡大声道:“也值得一死!”看,真正的吃货才有这样为了吃而“舍命”的拼搏精神!
清欢的确给了苏东坡的乐趣,苏东坡在被贬的路上,总是乐呵呵地走一路吃一路。不像我们现代有些人,遇到事业不顺、升官受阻、生意亏本就想不通,不吃不喝,有的甚至一哭二闹三上吊。我们的苏学士不一样,被贬黄州,他首先展示的就是吃货本质,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写道: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从这首诗里,我们读出了平实的苏东坡。他在此诗中表述道,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都为谋生糊口到处奔忙,等老了发现这一生的事业很荒唐。你看看这长江环抱的城郭,深知中江鱼味美。还有这漫山遍野的茂竹,看着就能感觉出阵阵的笋香。一句“自笑平生为口忙”,便说尽了吃货本性!长江肥鱼、山中竹笋,山珍海味尽可满足苏东坡的口腹之欲。这首诗同样是贬谪黄州所作,其中多有自嘲之意、失落之情。但乐观的性格、清欢的本份,让苏东坡自得其乐,率然随缘。其胸襟之豁达远超常人!
刚到黄州,东坡先生微薄的积蓄只能勉强维持一年,于是苏轼决定“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虽然当时黄州生活条件窘迫,但是苏轼善于利用身边有限的资源,来为生活创作出美好的享受。此时的苏东坡没有了官场应酬,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支配,而且他喜欢亲自动手,从实践中品尝饮食的乐趣。他把自己变换成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一位独特的品酒师、酿酒师、品茶师、美食家。他喜欢自己做菜,也善于做菜,在黄州,他创作出了几个流传至今的菜肴,东坡肉,东坡羹,东坡酒等。不仅如此,在黄州的日子,他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他发现黄州人并不怎么吃猪肉。于是,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这就是当地人所称的“东坡肉”由来。为此,还写了首咏猪肉诗《猪肉颂》: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着水,柴头灶烟焰不起。
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可这只是在当时的当地有影响,在全国并没有多大名气。真正叫得响并闻名全国的红烧肉,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东坡肉”。那还是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一月三日,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把猪肉开发成一道美味,成为千古留名的“东坡肉”。
被贬惠州后,他同样是一路走来一路吃,尝遍山间野味。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有许多迁客逐臣来到这里之后,看到的是蛮荒,感觉的是绝望,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我们的苏东坡先生则不然,他还是在吃中找到了心灵慰藉。他在一首《惠州一绝》欣喜地写道: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他的眼里,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杨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得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苏东坡是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且“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觉得倒也罢了。此时的苏轼在岭南时的心情与初贬黄州时相比,显得更加平静,在这里,再也不见了“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失意与苦闷。于是,他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在游览中,对岭南产生了深深地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二句最为脍炙人口,他把自己的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
明代陆树声在《东坡海南食蚝》中记载: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意思就是说,苏东坡在海南,他热爱生蚝,甚至写信给儿子说:儿呀,爸爸发现了好吃的!你可不要告诉朝里的士大夫们,万一他们都来吃,就不好了。其真实背景是,北宋绍圣年间,因贬斥元祐旧臣,苏东坡被一贬再贬,最后竟被流放至僻远的儋州,过着“饮食不具,药石无有”的生活。但在那样恶劣的环境和心境下,他却能“食蚝而美”,还急急忙忙地写信告诉给儿子苏过。此时,苏东坡已是个年过花甲老人,联想到他多灾多难的一生,这则轶事在轻松幽默之余,又实在隐含着一份深沉的郁愤。
吃对于他来说,是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之一,像《於潜僧绿筠轩》所写“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新城道中二首·其一》“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为甚酥诗》“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已倾潘子错注水,更觅君家为甚酥。”等等。据考证,苏东坡一生写了近五十首跟吃有关的诗。在这些或雄浑大气或豪放旷达的诗中,明晃晃或“暗搓搓”露过脸的食物有:荔枝、龙眼、桃、梨、枣、蒲桃、石榴、黄柑、河豚、鲫鱼、鲈鱼、猪肉、羊蝎子、兔……吃到了这境界,谁能不说一声“绝了”呢!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写道“苏东坡是诗人,能见到、感到别人即便在天堂也见不到、感觉不到的美。”苏轼的人生是曲折的,但他热爱生活的精神永存。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饮食文化是俗世生活所需,更是他高贵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美食诗词,散发着生活平实、质朴的美,充满生命张力,有着高尚的审美品位。他的美食诗词,是真实的心境感悟,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更是精神的一种升华。经过东坡灵动、巧妙的构思,平凡的饮食在他的笔下升华出不平凡典雅意蕴,有着浓厚的美学色彩,形成了东坡所特有的文化意识、美学意识的美食观。
2021年7月18日(星期日)
写于昙华林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