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响平的头像

陈响平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5/03
分享

冬常抱冰

我曾多次到武汉的武昌蛇山漫步,这里除了著名的黄鹤楼之外,在山顶上有辛亥革命时期留下的炮台,在其南麓还有不少的老房子,如“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表列祠”“李书城公馆”“徐旨乾公馆”“高亚鹏公馆”等。而对于“抱冰堂”则知之甚少。

抱冰堂,隐藏在古朴、宁静、低调的蛇山南边的中部。坐北朝南,背靠蛇山,环境清幽。房子门前有两座石狮,面宽三间,石砌台基,环以外廊,结构精巧,砖木结构,造型精美。房檐中间挂着黑底金色的字扁,上书“抱冰堂”三个大字。

当我站在院子门口的时候,便被他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所吸引,也引发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叫抱冰堂?他与“冰”有什么关系吗?后经考证,“抱冰”语出《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比喻兢兢业业,刻苦自勉,决不懈怠。

1889年,因修建卢汉铁路,张之洞移任湖广总督,开启长达18年的“湖北新政”。他先后创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近代著名实业,被毛泽东主席称赞“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1907年,张之洞离鄂进京入赞中枢。他晚年自号“抱冰老人”,用以明鉴心志。为纪念张之洞在武汉作出的巨大贡献,1909年,当时的军界于蛇山建“抱冰堂”,以资纪念,已有百余载之久,也是辛亥革命百年重要建筑。

抱冰堂原址为张之洞训练湖北新军的指挥所。张之洞督鄂期间经常在此与众将官研讨兵法、行阵、操练等事宜。历经百年风雨的抱冰堂是少有的单层正檐歇山式穿斗镂花建筑,其经过多次修缮,仍为砖木结构,梁檩门窗上雕有各种禽兽花卉图案,独具特色。

如今,抱冰堂内是张之洞功绩陈列展览。分上下两篇,上篇内容为“张之洞督鄂四大功绩”,即张之洞对武汉的各种开创性贡献,包括兴实业、办学堂、练新军、缔造大武汉等。下篇内容为“张之洞的一生”,通过许多生活轶事,展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张之洞。

进入堂内,仿佛穿越到了晚清时期。堂内陈列着张之洞的生平事迹和历史照片,让人感受到这位晚清重臣的传奇人生。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生于1837年9月2日,祖籍直隶南皮,生于贵州兴义府。张之洞是一个典型的“学霸”。16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27岁参加会试,考中进士第三名(探花)。如果不是因为23岁参加会试时,因族兄张之万担任同考官,循例回避,他考中进士的年龄还得提前。从此,张之洞点了翰林,步入官场,当了十几年京官。1881年,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1883年,张之洞调任两广总督。1889年,53岁的张之洞奉命署理湖广总督,一直到1907年离任湖广总督进京担任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18年间,张之洞除了短暂署理两江总督外,绝大多数时间都主政湖广。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他于湖北、于武汉更是功劳巨大。

张之洞来武汉的第二年,就在龟山脚下兴建了著名的汉阳铁厂。这是中国第一家由国家控制的钢企,生产门类齐全,包括生铁厂、钢轨厂、熟铁厂、铸铁厂。张之洞认为:没有钢铁,就制不了西夷。汉阳铁厂花了多少钱?初步打算是投入白银246万,但投入越来越多,1893年建成时,已花巨资500万两,次年投产。日本第一家官办钢厂八幡制铁,比汉阳铁厂还晚了7年。

张之洞在汉阳还兴建了另外一家非常著名的汉阳兵工厂。该厂虽然不是清朝最早的现代化兵工厂,但后来者居上。当时称为湖北枪炮厂的汉阳兵工厂成为清朝实力最强的现代化军工企业。仅在1896年,汉阳兵工厂就生产步枪一千多支。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现在京广铁路(非高铁)的前身,是平汉铁路,平汉铁路的前身是卢汉铁路,就是张之洞力主修建的武汉第一条铁路干线。众所周知,铁路建设对于现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清朝晚期,能够有这种见识的人并不多。张之洞是其中一位。1889年,张之洞刚刚抵达武汉任职湖广总督时,就向清廷打了一份报告,请求每年拨款200万两银子修建京汉铁路。京汉铁路从北京卢沟桥到湖北汉口,是京广铁路的组成部分。由于国家财政极为紧张,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修建铁路,张之洞便从比利时借款450万英镑,修建京汉铁路。1898年底,京汉铁路从南北两端同时开工。1906年4月1日,京汉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这是中国第一条南北铁路大动脉,全长1214公里,它的坚持,改变了武汉在近代中国经济布局中的格局,让武汉迈入了火车、轮船客运齐发,北可进京城、东可至江浙,西可达川渝,的水陆联运时期。武汉此时才真正成为“九省通衢”之地。虽然经历很多曲折,但卢汉铁路的建成,成为纵贯在中华大地上的钢铁巨龙。

张之洞主张重工业和工商业并行,两条腿走路。在张之洞来武汉之前,武汉已是清朝四个最大的工商业重镇,与上海、天津、广州并列。只不过,当时武汉的进出口总额,满打满算也就百万两白银。张之洞来之后,经过十多年努力,1905年,武汉的进出口贸易额高达3500万两。这个数字还只是直接的进出口,如果算上间接贸易,已突破一亿两白银。另外,张之洞还创办了湖北织布局、湖北纺纱局等(当时的)现代化企业。这些企业的性质多数属官商合办,公私两便,各取其利。当时流行官商合办企业,而张之洞创办的就占了二成多,全国第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张之洞作为一名“学霸”,在近代教育中,对武汉也产生了巨大作用。1893年11月29日,张之洞奏请清廷后,在武昌三佛阁大朝街口兴建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湖北自强学堂。自强学堂实行分门(科)教学、按斋(班)授课的体制,被许多新式学堂借鉴和模仿。后来,自强学堂演变成著名的武汉大学。

1896年8月,张之洞筹办的湖北武备学堂在武昌黄土坡成立。湖北武备学堂聘请德国、日本的军事教官,对湖北新军官佐进行训练,开创了聘请洋教官的先例。湖北武备学堂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

1898年,张之洞上书光绪皇帝,获得批准后,兴办了湖北农务学堂。农务学堂的办学地点位于武昌城宾阳门外卓刀泉一带(今华中师范大学东侧卓刀泉寺一带),首任教习是美国人布里尔。1903年,农务学堂扩建为湖北省高等农务学堂。后来,演变成华中农业大学。

1898年,张之洞在兴建湖北农务学堂的同时,又策划和指导兴办了湖北工艺学堂,湖北工艺学堂后来演变为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这3所知名大学的创立,都与张之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此外,张之洞还兴办了湖北师范学堂、两湖总师范学堂、女子师范学堂等。

张之洞在武汉还创建了湖北图书馆、湖北舆图总局、江楚编译局等近代文化设施,创办了《湖北学报》《湖北官报》《湖北商务报》等官方报刊。在他的批准下,《楚报》《汉口中西报》《汉口日报》《工商日报》等民间报刊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武汉文化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同时,张之洞还建立了汉口邮政总局,之后又成立了电话公司,建了五条电报干线:京汉线、沪汉线、粤汉线、川汉线、湘汉线。当时的武汉,无可争议地成为国家电报网的中心。另外,在武汉还干了许多的事,比如修建后湖长堤,修建自来水厂等等。在清末民初,武汉在国际上有个响当当的称号——东方芝加哥,如果没有张之洞,基本是不可能。

他督鄂18年奠定了湖北及武汉的近代化基础,在其主政下,湖北由一个深居腹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省份,一跃而为晚清全国最重要的机器工业中心之一。

在抱冰堂内,除了历史展览,还有一些生活趣事的展示,如张之洞喜欢养猫,允许猫趴在自己的书本上等,这些趣事让这位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多元化。

百年历史恍若一瞬,“抱冰堂”建筑本身便是一件珍贵的文物。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说:“抱冰堂”在陈列设计时,遵循了“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等文物保护原则,充分把握展陈主题与文物建筑内涵,以多维视角展示了张之洞的生平以及在武汉的兴革功绩。设计上,通过开放式空间结合多层次艺术看板,适度运用多媒体手段,从而打造出小而美、专而精的特色展览。

离开抱冰堂,顺着山形小路往山上走。透过绿树的间隙,可以极目远眺,欣赏到武昌城的美景。在山顶,辛亥首义蛇山炮台遗址还陈列着几门大炮,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抱冰堂与历史的紧密联系。

抱冰堂,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这座古朴而宁静的建筑,见证了武昌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张之洞这位晚清重臣的传奇人生。在这里,我仿佛与历史对话,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气息。

2024年4月29日写于黄鹤楼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