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响平的头像

陈响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15
分享

青春兵影

一个温柔洒满阳光的午后,我沉浸在整理往昔旧梦的温馨时光中。不经意间,指尖轻触,一本尘封四十多年、承载着青春汗水的训练新兵日志悄然翻开。尽管岁月的风霜已让字迹略显斑驳,每一笔一划间都浸染了时光的痕迹,但那略显笨拙的书写中,依然能嗅到一抹青涩而纯真的气息,仿佛穿越时空,将那段遥远而珍贵的青春兵影鲜活地呈现在眼前,挥之不去,引人深深沉醉。

于是,我索性沉浸在这份意外的发现中,一页页翻阅,每翻过一页,都是对过往的一次深情回望。随着视线的流转,心中的记忆之门轰然洞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画面如潮水般涌来,耳畔竟不由自主地回响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军营歌谣《永远的兄弟》。那激昂而又深情的旋律,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将我与那段并肩作战、共历风雨的日子紧紧相连,心中涌动的情感难以言表,唯有让这份感动与怀念,随着歌声,在心中久久回荡。

曾经的日子闪亮又明媚/你我一起分享了青春的美味/曾经的日子伤感又苦涩/你我一起承受了痴心的疲惫/曾经的浪漫让你我极度沉醉/曾经的沧桑让你我不再纯粹/分手时我不知你的去处/也没有说我和你何时再相会/风去花谢风来花开/曾经的日子只是在沉睡。

回溯至1981年深秋,11月7日这一天,武汉军区防化团迎来了来自河南遂平县的一批朝气蓬勃的1982年度新兵。随着部队缜密地部署,一支由40名精英作训骨干组成的特别队伍,踏上了前往湖北省京山县屈场新兵营的征途。这新兵营,宛若一颗镶嵌在群山环抱与广阔平原交界处的璀璨明珠,四周阡陌纵横,自然风光与军事氛围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宋海滨、童前甫,三位怀揣共同理想与乡土情怀的老乡战友,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在新兵二连担任班长,我执掌四班,童前甫引领五班,宋海滨则统帅六班。我们化身为新兵成长的引路人,肩并肩,心连心,共同承担起为期三个月的启蒙训练重任。这段时光,不仅见证了新兵们的蜕变与成长,也镌刻下了我们作为教官的汗水与荣耀。

这一年,正值我青春芳华的19岁,已是一名拥有近三年军旅生涯的资深老兵。在新兵即将踏入军营的前夕,新兵连长以高瞻远瞩的视野,将我们这群即将肩负新训重任的班长们齐聚一堂。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深刻剖析了新兵连工作的本质:“新兵连的每一天,都镌刻着累、苦、艰这三个沉甸甸的字眼。但要想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坚实后盾,我们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吃苦在前、奉献在心的思想准备。”我们深知,新兵训练是一个全面重塑个人素质与能力的过程,旨在将新兵锻造成纪律严明、技能精湛、身心强健的战士。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军事技能的传授,更包括意志力、团队精神以及面对挑战时坚韧不拔品质的塑造,实现其对个体由内而外的深刻再造。

连长进而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今年新兵群体的独特风貌:“这批新兵,怀揣着对军营生活的无限憧憬与渴望,应征热情空前高涨。在众多渴望加入绿色方阵的青年中,仅本次征兵名额虽仅有202席,却吸引了超过700人的踊跃报名,有的甚至因竞争激烈而产生了争执。然而,在这份热烈背后,也隐藏着思想的波澜,约5%的新兵,内心其实对军旅生涯抱有迟疑,是家人的殷切期望与坚持,让他们踏上了这条不平凡的道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批新兵中,不乏来自城市、享受商品粮待遇的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因此,作为他们的引路人,我们既要在生活上给予他们细致入微地关怀与照顾,又要在训练中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确保他们能在磨砺中茁壮成长。”

最后,连长语重心长地叮嘱:“在狠抓训练质量的同时,切勿忽视新战士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用情温暖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确保每一位新兵都能在军营这片热土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与光芒。”

夕阳西下,新兵们踏着余晖踏入了营地,为这片静谧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我被分配负责引领的,是一个由九位朝气蓬勃的青年组成的集体:张金民、魏鸿海、杜俊良、詹得芋、王宋运、王贺广、胡国芳、田云锋以及魏键。尤为特别的是,田云锋与魏键两位新兵,肩负着代表武汉军区后勤部接受特殊训练的重任。

在这九位新战友中,知识的光芒熠熠生辉——六人已迈入高中学府的门槛,而其余三人则以初中的学历为基础,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军营未来的憧憬。年龄的跨度则如同初绽的花朵,最大者与我相仿,正值十九岁的青春年华,而最小的,则才十六岁,稚气未脱却已展现出坚韧不拔之志。

地域的多样性也在这群新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五人来自繁华的城镇,那里霓虹闪烁,车水马龙;而另外四人,则脚踏着农村那片养育了他们的热土,那里稻香四溢,淳朴的民风滋养了他们的心灵。这样的组合,不仅让这个小集体充满了无限可能,更预示着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共同书写属于自己的军旅篇章。

我带领他们分别领好自己生活用品,确保每位新兵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准备的周详。随后,我以诚挚而坚定的语气,向他们详细阐述了部队的作息时间安排及各项规章制度,强调道:“自此刻起,我们便是同在一个战壕里并肩作战的兄弟。在训练中,我将是你们严格要求的班长,引领你们跨越每一个难关;而在生活里,我更愿意成为你们值得信赖的大哥,分享喜怒哀乐,共度军旅时光。无论是紧张的训练、深入地学习,还是日常的点滴生活,我都希望看到大家能够彼此关怀、相互扶持,共同守护我们部队的纪律与荣誉。”

言语间,我敏锐地察觉到新兵们的专注与好奇交织的眼神,他们对我这位新班长的身份既感敬畏又充满探索欲。这份认真地聆听与好奇的目光,如同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彼此心灵的角落,预示着我们将携手开启一段充满挑战与成长的军旅旅程。

1981年11月8日,为了在新兵踏入军营之初便深刻烙印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一我军的光荣传统,我们积极响应新兵训练营的号召,开展了一项意义深远的举措,对每位新兵所携带的钱款进行了细致的统计与统一收存。这一行动不仅是对新兵个人财务的妥善管理,更是对他们心灵深处的一次深刻洗礼。全班共收130元,其中:胡国芳10元,魏鸿海40元,张金民30元,田云锋15元,魏键30元,王贺广10元,詹得芋15元,杜俊良10元。这130元,虽金额不大,却如同一块试金石,检验着新兵们对部队精神的理解与践行。我们深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新兵们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与消费观,更能在他们心中种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种子,为他们在未来的军旅生涯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夜,我们三位新兵班长依照惯例进行查铺查哨工作,细心观察着每一位新战士的休息情况。在柔和的月光下,我们注意到一个略显意外的共同点,部分新兵在梦乡中竟选择了最原始的状态,赤身裸体,全然不顾周遭环境。这一行为,显然有悖于我们部队所倡导的文明风尚与纪律要求。

次日清晨,趁着早点名的契机,我特意提及了这一现象,并了解到原来这背后隐藏着一种地域性的生活习惯,部分来自河南的新兵,在家乡时习惯于这样无拘无束的睡眠方式,一时间未能完全适应部队严格的纪律约束,误将营地当作了自由散漫的避风港。

面对这一情况,我并未立即采取严厉的批评态度,而是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再次重申了部队关于个人行为规范的明确规定,强调了在集体生活中相互尊重与自我约束的重要性。我的话语在队伍中引起了一阵议论,有的表示理解,有的则略显惊讶。但无论如何,这一番提醒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自那之后,再也没有新兵敢于挑战这一纪律底线,大家都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守部队的各项规定,共同维护着一个和谐有序、文明健康的军营环境。

1981年11月9日,新兵营内洋溢着一种庄重而激昂的氛围,随着新训动员大会的召开,全体新兵及教官的心被紧紧凝聚在一起。营长以铿锵有力的声音主持大会,并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他号召大家团结一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满完成团党委赋予的各项艰巨训练任务。营长特别强调了本次训练的特殊性,时间长、内容广泛、任务繁重,是对每位新兵身心素质与意志品质的全面考验。

为激发大家的斗志与潜力,营长宣布在全营范围内开展“四比四看”活动:一比思想,深入剖析入伍动机,看谁的信念最坚定;二比作风,践行“讲政治、讲纪律、讲奉献”的“三讲”精神,看谁的作风最过硬;三比技术,锤炼军事技能,看谁的军事素质最精湛;四比干劲,比拼训练热情与吃苦耐劳精神,看谁在挑战面前最能坚持到底。这一倡议如同一股清流,迅速在队伍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激发了新兵们比学赶超的热情。

动员会结束后,各班级积极响应号召,立即组织召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讨论的主题直击心灵:“你如何书写自己的当兵历史,成为一名卓越的义务兵?”以及“你将以何种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新训的熔炉之中?”新兵们纷纷发言,有的分享了自己对军人荣誉的深刻理解,有的表达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还有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与个人成长目标。讨论现场气氛热烈而深刻,每个人都在思考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与动力。

1981年11月13日,连长以高度的责任心与敏锐的洞察力,向我们全体班长下达了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筹备并召开一次高质量的班务会议。这不仅是对新兵入伍初期适应情况的一次全面检视,也是我们作为班长职责所在的重要体现。连长特别强调,每位班长需深入剖析新兵头两日的学习进展与讨论氛围,准确把握每位新兵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状态,为后续的针对性指导奠定坚实基础。

连长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新兵表现的深切关注与期望:“通过这两天的劳动实践,我观察到部分新兵似乎尚未完全融入其中,有的显得漫不经心,有的则只是旁观而未能积极参与。对此,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总结与讲评,引导新兵们认识到,即将到来的三个月新兵训练将是一场身心的洗礼,是蜕变与成长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将为此付出汗水与努力,甚至可能‘掉几斤肉’,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回到班级,我迅速将战士们召集起来,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开放的交流氛围,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初到部队的真实感受。张金民率先开口,他直言不讳地表示:“部队的生活节奏让我感到有些紧张,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不够严谨。”詹得芋则满怀感激地说:“虽然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但部队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包容让我深受感动,我渴望在这里成长,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而王贺广,虽然平时不善言辞,但他也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他提到自己因文化水平有限而感到些许自卑,但正是战友们的无私帮助与鼓励,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力量,对此他心中充满了感激。

这次班务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与成长的契机。它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新兵们的真实面貌与内心世界,也为我们后续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1981年11月14日,新兵连迎来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党团生活日,标志着新兵连团支部正式宣告成立,并顺利完成了支部委员的选举工作。在众多优秀新兵中脱颖而出的五位候选人——张仲江、曾品正、孙乃松、苏志强、童前甫,凭借其出色的表现与广泛的认可,全部成功当选为团支部委员。这一结果不仅彰显了新兵连内部人才济济、活力四射的良好风貌,也预示着未来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将在更加健全的组织架构下有序展开。尽管新兵训练周期仅为短暂的三个月,但新兵连在组织建设上却毫不含糊,各类组织机构一应俱全,与正规连队相比毫不逊色。这种高效的组织架构不仅为新兵们提供了一个快速融入集体、锻炼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更为他们日后在军旅生涯中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团支部的成立及委员的选举,不仅是对新兵们政治觉悟与组织能力的一次检验,更是对他们未来在部队中发挥作用、贡献力量的期许与鼓励。相信在新一届团支部委员的带领下,新兵连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为部队培养出一批批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的优秀战士。

1981年11月16日之夜,连队灯火通明,一场庄严而热烈的誓师大会拉开了帷幕。会上,各班精英代表纷纷登台,他们眼神坚定,声音铿锵,以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了投身军营、矢志报国的决心与信念。连长以他特有的感染力,发表了鼓舞人心的动员讲话,他深情地呼唤着每一位新兵的心灵,强调要纯正入伍的初衷,以一颗赤子之心安于职守,摒弃杂念,将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植根于心田。

为了进一步激发新兵们的训练热情与斗志,连长创新性地提出了在全连范围内广泛开展“五小”活动的倡议:“小动员”激发内在动力,“小练兵”锤炼过硬本领,“小鼓动”保持昂扬士气,“小讲评”促进反思成长,“小竞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这一系列活动如同春风化雨,悄然间在新兵连中掀起了一股奋勇争先、追求卓越的浪潮。同时,连长还宣布了明确的训练奖励机制,为每位新兵树立了清晰的奋斗目标。对于在队列训练中表现优异的战士,将采取民主评比的方式,精心挑选出佼佼者,授予个人荣誉奖励;而在其他训练课目中同样表现突出的新兵,则将获得政治与物质上的双重嘉奖,以表彰他们的辛勤付出与卓越成就。此外,对于那些在工作中不辞辛劳、勇于担当、表现突出的新兵,连队也将不吝惜政治上的口头嘉奖,让每一分努力都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尊重。

这场誓师大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集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力量的凝聚。它让每一位新兵都深刻感受到了连队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力量,更加坚定了他们为国防事业贡献青春与热血的决心与信心。

次日清晨,全连新兵沐浴着朝阳,迎来了一堂深刻而庄重的政治教育课,由政治指导员亲自授课,主题为《为谁当兵,为谁打仗》。这堂课精心设计了五个维度,旨在引导新兵们深刻理解军人使命与荣耀,激发他们内心的崇高情感。

首先,指导员带领大家穿越历史长河,回顾了我国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也为我们今天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回顾,新兵们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军人,有责任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文明成果。

接着,指导员深入剖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生动阐述。这些鲜活的事例让新兵们深刻认识到,正是有了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他们才能安心服役,保家卫国。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愿望。

随后,话题转到了个人层面,指导员鼓励新兵们敞开心扉,分享自己报名参军的初衷。有的新兵是为了实现儿时的英雄梦,有的则是受到家人或身边人的影响,更多的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责任。通过这一环节的交流,新兵们之间的情感纽带更加牢固,共同的理想信念也更加坚定。

在谈到“当兵光荣”这一主题时,指导员引用了无数先烈和英雄的事迹,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军人的荣耀与担当。这些故事深深触动了每一位新兵的心,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军人的无上荣光。

最后,指导员引导新兵们思考并规划自己如何履行这份光荣的义务。他强调,作为新时代的军人,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更要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新兵们将围绕队列、军体、投弹、射击等军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展开刻苦训练,不断提升自我,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而不懈努力。

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为了确保新战士们能够安心于战备训练,不因思乡之情而分心,我、宋海滨、童前甫三位新兵班长特地聚首一堂,举行了一次简短而意义深远的会议。我们深知,家是最温暖的港湾,也是战士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为此,我们共同策划了一项温馨的活动,为每位新兵撰写一封家信,旨在通过笔尖流淌的真挚情感,搭建起一座连接军营与家庭的桥梁。

尽管我们三人的文化水平并非出类拔萃,但凭借着对文字的热爱与日常的积累,我们自信能够撰写出充满温情与关怀的家书。我们相信,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穿透千山万水,直达家人的心田,让爱与理解在战士与家人之间自由流淌。活动一经推出,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一封封承载着思念与祝福的家书,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新兵们的心房,也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支持与鼓励。同时,这些家书也成了我们与家长们沟通的重要渠道,他们通过回信表达了对孩子的思念与骄傲,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配合。

至今,我仍珍藏着这些宝贵的回信,它们不仅是我与新兵家庭之间情感交流的见证,更是我军旅生涯中一段难忘的记忆。每当翻阅这些信件,那份温情与激情便会涌上心头,让我更加坚定了为战士们服务、为国防事业奉献的初心与使命。

新战士胡国芳父母是实实在在的农民,他们在回信中的开头引用一句名言:“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紧着写道:“可敬可爱的陈班长——响平同志:前天突然收到部队的来信,拆开一看是国芳的领导响平同志的来信。当时惊动了我们前后东西两院的老老少少,围在一起静心听阅。阅后的确使我们全家大人小孩,没有一人不感到心情激动,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从你们来信中感到共产党领导的部队真是好,官兵亲如兄弟……”整封信洋洋洒洒3000余字,字字充满着感激之情、鼓舞之意,我在班务会上读后,新战士们受到很大鼓舞。

新战士魏鸿海的父母都是现职干部,其父亲在给我回信的同时,另外又写了一封给我们全班的战士们,他写道:“亲爱的海鸿的战友们,你们春节好,我们全家收到陈响平同志寄来的家信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灵深处感到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太到家了。信中既回顾了鸿海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又安慰了家长们的心,既讲到了部队紧张繁忙的训练和严格要求,又指出这是现代战争的要求,既实事求是地将生活条件摆出来,又强调你们都适应这个环境。总之,信中写的和我去部队见到的是一致的,是没有一丝一毫虚假的……希望你们做一个名副其实的革命战士,愿我们在不同岗位上创造出更大的成绩吧。”这封信近2000字,字字有鼓动性,不愧是出自领导之手,也给我上了一课。

我们寄出的每一封信,都如同投石入湖,激起了层层温暖的涟漪,每封回信都满载着正能量、深深的感激与强烈的鼓舞之情。我们精心地将这些回信的内容与战士们分享,通过面对面的反馈与沟通,使得战士们的心灵得到了深刻的触动与洗礼。他们从中汲取了无尽的力量,训练场上顿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即便是严冬腊月,寒风凛冽,雨雪交加,也丝毫未见有人言苦喊累。每位战士都如同初生之犊,充满力量与激情,在训练场上竞相展现自己的风采,争先恐后,勇往直前,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奋进之势。

新兵连队的生活节奏紧凑而有序,每日八小时的严格训练与学习,不仅锤炼了战士们的体魄,也磨砺了他们的意志。而每周五的歌咏比赛,则为紧张的训练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歌声中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对祖国的热爱。周六的卫生大检查,则培养了战士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集体荣誉感。至于周日的黑板报评比,更是成为连队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童前甫凭借其扎实的绘画与书法功底,成为黑板报制作的主力军。他总能别出心裁,将黑板报设计得既活泼灵动又充满军营特色,内容实在且风趣幽默,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每次的板报评比中,他都能带领我们名列前茅,为集体赢得了宝贵的荣誉与骄傲。

80年代初期,刚刚改革开放,大家思想活跃,头脑也灵活,接受能力较强,在这种并没有多大技巧的军事训练中,新兵们对这些简单的军事技术掌握比较快。全连第一次举行条令条例考试,全班9人参加,魏鸿海、王贺广、王宋运、杜俊良、张金民等5人100分,人平分数97分,居全连第二名。黑板报评比获全连第一名。

在训练中,我们不断地总结成绩,修正不足。1981年11月24日,连长在观看完小会操后严肃地指出:我们有的班队列训练中,横排老是看斜了,齐步走时摆不起臂且步履过快,紧急集合打背包速度有些慢等。同时,写饭堂广播稿不积极,有的同志上京山县城不请假,这都是要注意的问题。

1981年11月25日,新兵一排长讲授投手榴弹的方法,他介绍了手榴弹常识、战斗性能和构造。他说:手榴弹适用于近战,重量为0.56至0.63公斤,爆炸时间3至3.7秒,杀伤弹片70片。投弹30米为及格,35米良好,40米以上优秀。

1981年11月29日,开始了56式冲锋枪瞄准射击训练。投弹既是体力也是技巧,瞄准则讲究是技术与耐心。在射击训练中,我汲取了自己在新兵连第一次实弹射击“打光头”的教训,实打实地让新兵们好好体会每一个细小动作,打牢扎实的基本功,争取实弹取得好成绩。在射击训练中,我用一个小本记录着每个人的瞄准情况,我在每个人的名下画若干个“十字”,定期抽查他们的瞄准情况,如果出现偏左、偏右,过上或过下,我都会在“十字”的上下左右进行标注,以便于掌握他们实时瞄准情况。12月3日,连队进行实弹射击考核,那天天气晴好,全班9人如期参加了考核,总成绩良好,及格率88.9%,优秀率11.1%,获全连实弹射击考核第一名。1981年12月4日,连队举行纪律条例考核,全班总成绩优秀。1981年12月8日,新兵营进行射击考核,全班优良率100%,获并列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班的军事技能在全连甚至全营都是处在中等偏上的水平。

1982年2月10日,随着新兵训练总结大会的圆满举行,标志着为期三个月的艰苦训练画上了句号。在训练尾声的一次特别班务会上,我鼓励每位新兵对我过去三个月的工作表现进行坦诚的反馈与评价。

王守运深情回顾道:“在班长这里,我收获颇丰。班长不仅是我入伍后的第一位引路人,更是以极大的耐心,如同教导孩童般,一步步教会我们走路的稳健、学习的勤奋以及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引领我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我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就,都离不开班长的悉心教导。对于班长的批评,我深知那是出于对我们全体的关爱与期望,希望大家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去理解并接受。”

詹得芋则略带感慨地说:“班长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但有时批评可能稍显严厉,但这都是成长的磨砺。”

胡国芳分享道:“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逐渐领悟,是部队,更是班长的教育让我实现了蜕变。我曾在言语上较为冲动,但班长总是耐心引导,让我学会了自我反思与克制。在这里,我不仅掌握了军事理论,更从心底感激班长的付出与包容。”

杜俊良简洁明了地表示:“对班长,我没有任何意见。”

张金民则带着一丝自省地说:“在集体生活中,我偶有疏忽,未能完全履行好职责,甚至有时违反了纪律。我深知每一个训练动作的完成都凝聚着班长辛勤的汗水。然而,我也希望班长在批评时能够更加注重方式方法,比如那次看电影时的小插曲,虽然我理解班长的初衷,但方式或许可以更温和些。”

王贺广朴实地说:“我不太会说话,但真心觉得前面几位战友的话都说得很好。”

最后,魏鸿海略带羞涩地表示:“我性格内向,容易害羞,还有点孩子气。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通过这次评价,不仅加深了新兵与班长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也为新兵们未来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隔30多年,如今我从这些发言中,懂得了什么叫质朴、可爱、纯真!这些更是让我想起另一首歌《永远的战士》

悠远的号声依稀听见

青葱的岁月那么纯粹

熟悉的笑容梦里绽放

迷彩的日子令人沉醉

铁血的浪漫怎能忘怀

久违的风景依然明媚

冲锋的姿态永远眷恋

战士的本色是我永远的依归

一壶烈酒醉太平

两杯清茶掏心扉

三更夜话言不尽

四海天涯总相会

岁月如梭,转瞬间,我与宋海滨、童前甫这三位同乡战友虽已各自天涯,但心中那份战友情谊依旧能让我们跨越千山万水,仿佛从未远离。然而,那些曾与我并肩作战、共同经历风雨的异地战友们,自分别那一刻起,便如同散落天涯的星辰,再难相聚于同一片夜空之下。

一天某,微醺之际,我轻轻翻开了尘封的记忆,手中紧握着那张珍贵的新兵训练合影。照片中,我们青涩的脸庞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无畏,那一刻的定格,成了我心中永恒的温暖。凝视着这些熟悉而又遥远的身影,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心中涌动的情感如同潮水般难以平息。

兄弟们啊,四十多载春秋转瞬即逝,你们如今身在何方?是否一切安好?你们的笑声、你们的身影,时常在我脑海中盘旋,如同昨日重现。作为你们曾经的班长,我的心中始终怀揣着对你们的深深挂念与无尽祝福。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那段共同奋斗过的日子,将永远镌刻在我的生命里,成为我最为宝贵的财富。

愿你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安宁。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崎岖,都请记得,曾经有一群战友,与你们一同走过那段青涩而美好的时光。而我们之间的情谊,将如同这不朽的照片一般,永远熠熠生辉,温暖人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