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职场后,人们的选择如万花筒般绚烂多彩:有人踏上旅途,寻觅世界的广阔;有人则钟情于品茗、打牌、垂钓等闲适之乐,享受着岁月静好;更有人投身于舞蹈的韵律、书画的色彩或是文学的海洋,以艺术之名,续写着生命的华章。而我,却独辟蹊径,选择了深入基层的平凡之路,体验那些鲜为人知的日常:在繁复的菜市场里卖菜,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送外卖,于炽热的工地上挥汗如雨地搬砖,或是回乡,亲手筑造他人的梦想家园。每一项工作,都是一次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让我在不同的角色中,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受着基层民众的真实与坚韧。
今天,我决定跟随一位外卖小哥亲身体验送外卖的艰辛与汗水交织的日常。之所以选择以跟随者的身份参与,而非亲自上阵,是因为各大外卖平台对配送人员设定了严格的资格门槛。尤为关键的是年龄限制,多数平台要求配送员年龄在18至50岁之间,虽有少数平台可能适度放宽至55岁或60岁,但这一规定已然将我挡在了门外。除年龄之外,成为一名合格的外卖配送员还需满足一系列严苛的条件: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有效的身份证明、可靠的交通工具、熟练的驾驶技术、出色的沟通能力、高效的时间管理能力、灵活的应急处理能力、完备的设备准备,以及通过平台的培训认证等。这些要求不仅确保了外卖配送队伍的专业水准和服务质量,同时也为客户的权益和平台的稳健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我今天跟随的外卖小哥,是一位初出茅庐、不久前才告别校园生活的年轻人。鉴于他个人意愿,不愿透露真实姓名,我便临时为他取了一个昵称“徐骑手”。他出身农村,凭借不懈努力考入大学,专攻汉语言文学,怀揣着对知识的热爱与未来的憧憬。然而,毕业后求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接连几所中学的应聘均未能如愿以偿。加之他身在异乡,依靠租房生活,家庭经济条件已难以继续支撑他的居住开销。面对生活的重压,他做出了一个既现实又无奈的选择,投身于外卖行业,以寻求一份能够迅速缓解经济困境的工作。在“徐骑手”的身上,我看到了年轻人的坚韧与不屈,也感受到了现实与理想之间那道不易跨越的鸿沟。
依照约定,我于早晨七点出门,在外卖骑手集中地与小徐相约。外卖骑手的一天,是随着黎明的第一缕曙光悄然拉开序幕。大多数骑手会在清晨7时左右便早早上线,开始他们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尽管此时的城市尚未完全从梦乡中醒来,但为了把握住早高峰的黄金时段,抢占那些宝贵的订单,他们不得不提前踏上征程。出发前,骑手们会一丝不苟地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确保电动车电量满满,手机电量充足以应对一天的忙碌;检查定位系统与外卖平台的接单软件是否运行流畅,确保信息接收无误;更有一些经验丰富的骑手,会在晨光熹微之时,便细致地勘察自己常跑的商圈地形,以规划出最为高效、便捷的配送路线。此外,他们还会精心准备一天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头盔、防护手套以及保暖外套等,特别是在面对风雨交加、严寒酷暑等恶劣天气时,这些防护措施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是骑手们抵御外界侵袭的盾牌,更是保障他们安全、顺利完成配送任务的坚实后盾。
上午9点至11点,迎来了外卖服务的早高峰时段,尤其是在那些摩天大楼林立、写字楼密集的区域,早餐与晨间咖啡的需求如潮水般汹涌。此时,骑手们仿佛化身为城市中的使者,马不停蹄地在餐馆与顾客之间穿梭,编织着一张张繁忙的配送网络。
徐骑手的第一单,是一杯散发着浓郁香气的咖啡,这似乎已成为了职场人士,尤其是那些坐在格子间里的年轻人的日常标配。回想起我在职场时的年轻同事们,他们也同样享受着这份清晨的提神剂。当天,我骑着共享电动车,与小徐并肩前往一个写字楼。天空飘洒着绵绵细雨,路面因雨水而变得湿滑,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意外。就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徐骑手不慎滑倒了。我连忙停下车,快步上前,将他扶了起来。他仿佛没有感受到疼痛,第一时间便是检查手中的咖啡,生怕它有丝毫的溢出。幸运的是,咖啡杯只是外表微微沾湿,我迅速用餐巾纸帮他擦干,然后我们一同将这份带着温度的咖啡送上了楼。接外卖的是一位年轻女孩,她见我们神色略显紧张,便温柔地接过咖啡,仔细检查了一番。当她看到咖啡完好无损时,脸上绽放出了温暖的笑容,轻声说道:“谢谢,辛苦了。”那一刻,我们的心都被深深触动了。随后,我们再次踏上了送外卖的征途,心中充满了力量与感动。在雨中,我们继续奔跑。
每接下一单,“徐骑手”们便如同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前往指定餐馆取餐,迅速确认订单地址,在脑海中勾勒出最优的配送路线,随后便以最快的速度将美食送达顾客手中,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返回平台,准备迎接下一单的挑战。然而,在这段紧张而高效的配送过程中,骑手们不仅要承受来自时间的巨大压力,还需应对城市复杂的交通环境。在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的繁华地段,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每一个路口的交通状况,确保在繁忙的街道上安全穿梭。而城市的红灯、突如其来的堵车、变幻莫测的路况,这些不确定因素无疑增加了配送的难度。而更为紧迫的是,每一份订单都有着严格的时效要求。一旦超时送达,不仅可能面临平台的扣款惩罚,更可能招致顾客的差评,这无疑为骑手们本就紧张的心理增添了几分重负。
徐骑手向我倾诉道,起初他对那款外卖APP的操作并不熟悉,未曾意识到系统默认设置允许同时接三单,这让他在第二天便承接了整整15单任务,结果却遭遇了6单超时的尴尬局面,因此被扣除了12.5元的辛苦费。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习惯将手机放在口袋里,且未开启屏幕锁定,导致手机在不经意间自行触碰了接单按钮。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如果派单发出后20秒内未主动拒绝,系统也会自动确认接单。接单后的挑战接踵而至,导航至商家就让他倍感头疼。他四处打听,询问了保安、门卫,甚至向其他外卖小哥求助,但仍旧耗费了大量时间才勉强找到目的地。好不容易取到餐品,却在前往顾客所在地的路上再次迷失了方向,急得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最终,因严重超时,顾客无奈要求取消订单,他只能一遍遍地向客服致歉,试图挽回些许歉意。整整一个小时,他竟未能成功送出一单。不甘心的他再次尝试接下三单,然而导航的困扰依旧如影随形,让他再次陷入迷茫。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转单并取消订单,但这一举动却让他付出了32元的代价,被某团平台扣除。那几日,他不仅未能赚到分文,反而还贴进去不少钱。当时,他的心情异常沉重,充满了绝望与挫败感。
我们的第七单,是配送一份快餐。尽管订单上详细标注了地址,还特别提醒我们不要打电话、不要敲门,只需将餐品放在门口即可。我们严格遵循了顾客的要求,小心翼翼地将快餐放置在了指定位置。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却接到了顾客的电话,询问为何快餐还未送达。我们心中满是疑惑,因为明明已经按照要求完成了配送。为了弄清楚状况,我们不得不再次返回之前放置快餐的地点。经过一番仔细核查,才发现原来是顾客自己在标注门牌号时出现了疏忽,误将13楼写成了16楼。当时正值就餐高峰期,时间尤为宝贵。尽管顾客在发现错误后表达了歉意,但这一插曲仍然耽误了我们处理其他几单的时间。
徐骑手边走边对我说:“这还算好的,我们还时常遇到只有楼栋号而没有具体房间号的订单,这时就不得不抵达楼栋后再致电顾客询问。更令人头疼的是,为了提升所谓的安全性,一些小区安装了梯控系统,不持有门禁卡的外来人员根本无法乘坐电梯。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再次联系顾客,请求他们将外卖放入电梯,再由电梯送至相应楼层。而有些老旧小区里没有电梯,七楼的高度我曾多次徒步攀登。记得有一次,我在某大型超市一次性取了五单,其中竟然包含了五桶5.5升的饮用水,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物品,总重量接近60斤。没有一定的体力和毅力,这样的任务根本无法完成。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外卖配送工作的艰辛与挑战。每一桶沉甸甸的饮用水,都仿佛是对我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
转眼间,时针已悄然滑过午后两点,徐骑手在连续婉拒了几个仅值四五元的小单后,系统终于赐予了他一个价值18.5元的订单,巧合的是,这单子的卖家与买家竟是同一人,距离不过七八公里之遥。完成这一趟后,好运似乎并未停歇,他又迅速抢到了一个19元的订单,这次需要从城东穿梭至城西,跨越十多公里的路程。当这趟任务也圆满落幕,徐骑手原打算折返,却不慎又“捕获”了一个十多元的单子,接单之后才意识到目的地竟在偏远的郊区。随着导航的指引,我们穿过一座古朴的小桥,绕过一片片随风摇曳的稻田,直至抵达那个小镇的边缘。途中虽有些许迷路的小插曲,但所幸最终不仅准时,还提前完成了配送,此时,夕阳已斜挂天边,时间悄然滑至下午五点多。
归还了电动车后,我们各自解锁了一辆共享单车,缓缓骑行在街道上,速度之慢,仿佛整个世界都随之放慢了脚步。沿途,我们细细打量着那些掠过的店铺、矗立的写字楼,以及一条条熟悉的街道,偶尔与匆匆而过的外卖小哥擦肩而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恍惚感,仿佛这一刻,生活不仅仅是为了赶路,更是为了细细品味这路上的每一处风景。
晚餐过后,徐骑手细心地核对了账目,统计出一天之内他共完成了25笔订单,总收入达到了152.6元。扣除三餐共计32元的开销,实际净赚120.6元。细细一算,若仅以每日赚取100元为目标,交了房租节余不了几个钱。据他所知,有些外卖小哥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一天能挣得两三百元,但那无疑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劳与汗水。他向我感慨道:“自从跑起了外卖,我感觉自己变得节俭了许多。因为亲身体验到了每一块都是那么来之不易,赚钱的过程实在艰辛。所以,在花钱方面,我收敛了许多。以前,我妈总说我花钱大手大脚,好像钱不是我的一样。但现在,我深切地感受到,每一分钱都是我自己辛苦赚来的。不过,送外卖有个好外,除了赚生活费,还可以很好地了解一座城市,有些地方,如果不是因为跑外卖,估计永远都不会去。”
我说“送外卖这份工作,看似简单轻松,实则其中蕴含着诸多门道与挑战。它要求外卖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以便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找到目标位置;要有勤劳的双腿,不断穿梭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还要有一张善于沟通的甜嘴,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与顾客、物业等各方取得联系并解决问题;更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只有眼疾、腿勤、嘴甜、脑快,这样才能在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外卖配送高手。”
当一天的辛勤工作缓缓落下帷幕,骑手们往往要等到晚上9点乃至10点之后,才舍得结束那忙碌的身影。其中,不乏有人选择坚守至更深的夜,只为争取到那些夜间订单的额外补贴,让收入能再多一份。然而,无论归家时刻多么迟滞,他们踏入家门时,总是带着一身的疲惫与倦意。这里的每一天,他们经历了风吹日晒,承受了劳碌奔波,体力和精力都已被榨干至极限。但就算这样,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透,第一缕阳光才刚露头角,骑手们照常悄悄爬起来,打起精神,续在新一天的忙碌里,写下他们自己的拼搏故事。
经过这一整日的跟随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外卖骑手的生活节奏是那般紧张而又充实。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和不懈的勤奋,维系着城市生活的便捷与顺畅。尽管这份工作背后隐藏着无数的艰辛与挑战,但骑手们却以惊人的韧性与执着,默默坚守在岗位上,为城市的脉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因此,在我们享受着外卖服务带来的便捷之时,也请别忘了对这些默默奉献的外卖骑手们投去一份真挚的理解与尊重。他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知,去珍惜。让我们共同携手,为这些城市的奔跑者加油鼓劲,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