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暑气未退,“秋老虎”依然发威。好在昨天下了整整一个下午的秋雨,兰州的天气顿时凉下来了。今天是星期天,闲来无事,约朋友去市郊的罗九公路走走。说是随便走走,其实还是要爬山的。
感恩昨天的甘霖,让我们拥有一个清凉的早晨。太阳还隐在云层,天色有点阴暗。九点钟,我们已经出现在罗九公路的山道上。这条公路在兰州市北山,沿白塔山后山蜿蜒盘旋,伸向西北方向的九州台。
路上行人不少,大概都是锻炼身体的“常客”。女士们结伴而行,带着遮阳伞,背着包,许多美食都隐藏在包中。也有骑自行车的爱好者,全幅武装,自信而又执着地挑战漫长陡峭的山路。看似很吃力,不过他们终于越过了半山㘭,消失在密林深处。我们各自带了一瓶水,准备用两个小时走完这大约十公里的山路。
今年夏季天气偏热,甘肃各地旱情严重。昨天的一场甘霖,或多或少地缓解了土地的旱情。路上的水痕尚未消失,低洼的地方积满了雨水。
以前的兰州周边荒山秃岭很多,植被稀少。据建筑大师任震英先生回忆,解放前夕,白塔山全山仅存一座古塔,数楹破庙和庙内的7株柏树,濯濯童山,露骨突筋,十分荒凉。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引水上山,植树造林。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南北两山披上了绿装。“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绿水青山,“黄河之滨也很美”。
公路两边植被茂盛,郁郁葱葱。有西北常见的白杨、柳树和榆树,还有松树、侧柏、国槐、刺槐、梧桐、银杏、海棠、酸枣、红柳、丁香、连翘的身影也到处可见,植物丰富多样,令人欣喜。在一片林地,我还发现了几株挺拔俊秀的丝棉木。一只喜鹊亮了一嗓子,飞下高大的槐树,掠过低矮的酸枣林,落到山梁上寻找早餐。麻雀在城市扎了根,到处都是它们的乐园,与人类共享城市文明。在这清凉的早晨,它们呼朋唤友,在草丛中跳跃。有的直接跳上公路,也不惧人。有人经过,它们只是用机敏的眼睛看你一眼——你又不吃虫,不要影响我捉虫哦!掉一下头,给你让路。小山雀比麻雀可爱多了,站在丁香枝上喝歌,黄褐色的腹部,带着白色花纹的翅膀,尖尖的喙,小巧玲珑的身躯,长长的尾巴有节奏地抖动,随时准备展翅飞翔。
在山路上走了许里,看见路边立着一块巨石,上书“龙栖谷”三个遒劲大字,箭头指向左边山道。龙栖谷位于白塔山的峰腰处,是一处集餐饮、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茶园。我们从正面攀登白塔山的路上,就会看到龙栖谷的方位。龙栖谷的环境雅致清洁舒适,坐在园中可以远眺黄河美景。谷主偏爱唐卡艺术,专门留了一块地方建了“唐卡博物馆″,藏品丰富,值得一览。
殊途同归,条条大道通罗马。从白塔山前山上山,经龙栖谷,或从黄河南岸坐缆车上山,一样可以抵达后山。前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很多,面对黄河,游客众多,喧嚣热闹,后山幽静,人迹罕至,各有各的好处。
太阳钻出云缝,瞬间朗照万物。近山青黛,历历可辨;远山一道岚烟,云山雾罩。大约走了五公里,有点汗流如浆的感觉。书法家钟繇有两个出色的儿子,同样是面见皇帝,钟毓“战战惶惶,汗流如浆”;相反,钟会却是“战战惶惶,汗不敢出”。兄弟俩人,性格迥乎不同。同样是爬山,有人汗流如浆,有人汗不敢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公路边有小山丘,山顶浑圆,遍植红柳、芨芨草等耐旱植物。其中夹杂着少许狗尾巴草在风中摇曳,令人不禁一笑。在山头吹了一阵凉风,汗水顿消,于是继继前行。
劈山修路,裸露出深厚的黄土层,有些地方厚达一百多米,令人惊叹。据说这样深厚的黄土层,就是从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外沙尘暴的策源地经过无数次沙暴天气被狂风挟裹而来堆积形成的。我抓起一把黄土,端祥良久,也许这把土就来自我的家乡一一河西走廊,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汇的地方,也是著名的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永远不要轻视大自然的力量,一次小小的风云突变对人类来说也许就是灭顶之灾!好在人类已经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再逆天而行。路边的山坡上,还悬挂着寓意深远的警示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话题仿佛有些沉重,说多了令人窒息。还是趁着早晨清凉的风,迤逦前行。
行程过半,最艰难的时期过去了。我们一路向西,也有不少游客一路向东。互相勉励,都说离终点不远了。胜利在望,那就砥砺前行吧。
走着走着,远远看见一堵大理石砌成的石墙,就在罗九公路西行的右侧,起初以为是防止水土流失用的,走近了才发现上面刻满了“百家姓”。路过此处,不禁驻足观摩一番。字是楷书的,很好辨认。我很快找到了“陈”姓,李禅师还在搜索“李”姓。
我笑了:“你们是大户人家,眼睛要向前看!”
他终于发现了“李”姓,两眼放光,开始述说李氏的辉煌成就。
李氏乃中国大姓,人口众多,人才辈出,后裔遍布全球。“由周而来神仙祖,自唐以后帝王孙"。天下李氏,根在陇西。李耳、李世民、李白、李贺、李商隐、李自成、李政道 …声名显赫,各领风骚,都是李氏的骄傲!
我说,相比李氏,陈姓只能算小户人家了。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上古时期,人们自称是日月星辰、山川岩石、龙凤虎豹的女儿,“姓”就是祖先们最原始的图腾和象征。姓氏的来源记载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存,姓氏的迁移述说看祖先的辗转奋斗。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成长,见证了华夏民族的壮大。
寻根问祖巜百家姓》,这是我国的一部奇书啊!据说起初记载有411个姓氏,后来增加到504个姓氏。
山道弯弯,我们随着公路盘旋。前方是鸿雁山庄,掩映在绿树浓荫深处。门口的栅栏边盛开着菊花,一片金黄,连着一片桔黄,花香馥郁,沁人心脾,这比秋天第一杯奶茶令人赏心悦目怡然自得。山庄显得清雅脱俗宁静祥和,吸引了我们的目光。移步换景,缓缓走向山庄腹地。虽说是立秋了,依然是树木葱郁,百草丰茂。鸟啼虫鸣,斑鸠在林荫道上散步。苹果熟了,绯红了脸,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我说,这里远离车马喧嚣,是个读书静悟的好地方。
禅师想找一棵菩提树打坐,可惜山庄里没有,他只好坐在丁香树下。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两个小时后,天气渐渐转晴,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在身上,灼热无比,我们专拣树荫下穿行,脚步有些沉重了。
山路突然一转,看见了母亲河的身影。看见这熟悉的身影,顿觉暑热全消精神百倍。黄河北岸的至高点,我们这次步行的终点站——九州台,呈现在我们眼前。
走过一段柏油路,又沿着曲曲折折的木栈道向九州台攀登。栈道两边,植被密密匝匝,色彩斑斓,很有秋天的韵味。在这人迹罕至的栈道穿行,看着满山的树木,心情是格外愉悦舒畅的。爬山的乐趣,不一定在于急冲冲登上顶峰鸟瞰四方,而在于攀爬的过程和慢慢体验。那一种身临其境身体力行的感受,不是凭语言和文字能充分表达了的。
半山腰有观景亭,几个游客坐在亭中休息。亭外路旁有一指示牌,曰“观景亭”,正中有一首诗,很有品味,只是没有题作者。诵读一遍,觉得是今人所写。诗的内容是:
西极黄河滚滚来,凌云壮臆九州台。
仰天俯地吟国学,翰墨风骚绝世哉!
观景台附近有长廊,廊内茂林修竹,清幽雅静。廊外大河奔流,红尘滚滚。前门有对联:健步登山文阁近,扶云极目大河来。后门也有对联:峰高半被云遮住,雨歇初闻蝉唱来。廊内迂回,内墙有几幅诗文刻石,状如扇形。其中有宗孝祖写的一首词很应景,内容是:
兰州好,登望九州坪。大禹分洪开社禝,先民闻雁筑金城。峰顶草青青。
啼鸟外,文庙紫岚横。四库群楼凝日月,双桥泮水锁辰星。今古诵书声。
九州台是北山至高点,与南山至高点三台阁遥向呼应。两山夹一河,兰州市的地形地貌清晰可见。黄河像玉龙一样穿城东去,金城关依山临河,雄踞金城汤池之地。白塔山,以山顶的建于元朝的白塔寺而闻名。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所构成的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是兰州市的象征之一。九州台下的罗九公路边有著名的四库全书文溯阁。文溯阁(兰州市藏书楼),该藏书楼为仿沈阳故宫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这里凉爽干燥,背山面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登上北山九州台俯视兰州,你才会发现兰州的别样魅力。于是,作诗一首,作为纪念吧。《登兰州北山九州台》:
独上北山文阁近,无边落叶秋色远。
凭栏遥看七里河,跬步迂回九州台。
群山拱抱金城关,层峦叠嶂白塔山。
国学翰墨多豪情,不尽黄河滚滚来。
九州台的山顶有一小公园,菊花开得正艳。我们坐在长廊里的木凳上休息,长廊边上有一面弧形的巨幅石壁,上书《兰州南北两山绿化赋》。内容很长,雄文一篇,讴歌兰州山川风物之美。
休憩片刻,准备下山了。沿着木栈道下来,路右是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路左是兰州国学馆。这两个地方,怎么能错过呢?可惜疫情期间,藏书馆未开放。好在国学馆尚开放,我们戴好口罩,先测温,后登记,陆续进入。
兰州国学馆,也叫皋兰文庙。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古色古香。旨在“宏扬国学精萃,传承中华文明”。国学馆按文庙建筑通制而建,左右绿山环抱,正面揽城瞰河,占尽北山风水,恰如蓬莱飞至。馆内精选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书法经典、绘画经典、文学名篇,连同国学代表人物雕塑、明清古建筑、临夏砖雕艺术等。
在国学馆参观了近一个小时,有点累了,坐在长廊下休息。李禅师还想再看看岳飞书写的草书巜出师表》。醉心于书法的人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苏轼书写的陶渊明文章《归去来兮辞》。
九州台是北山至高点,罗九公路串起了台下所有的景观。所以说,罗九公路不是一条普通的盘山公路。那是一条通向健康的锻炼之路,也是一条欣赏美景的旅行之路,更是一条感悟学习的成长之路。
下面这首诗,不知是谁写的,我没有查到作者,非常应景啊!在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面前,我们都是小学生。
黄河滚滚自天来,
学子皋兰秋水怀。
国学文章传禹域,
风流翰墨九州台。
2021年8月22日作于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