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放假七天,我和两个朋友有事去白银市水川镇。水川镇就在黄河岸边,是一处风景秀丽久负盛名的黄河湿地。从水川镇过黄河即到榆中县青城镇,青城古镇是陇上著名的古镇,也是一处颇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我们从青城古镇出来,偶尔看到有路标指引前方六公里处有“闯王墓”。于是驾车沿乌金峡附近的乡村公路一路寻找闯王墓。
山道崎岖,人迹罕至,几经周折,终于在公路边找到“闯王墓”标识。远山苍苍,河水茫茫,近处农田纵横,梁峁起伏,看不见一丝“闯王墓”的踪迹。正在踌躇不决时,忽见一乡民从农田穿行,于是上前询问。他是本地人,知道“闯王墓”的准确位置。我们三人在田间小道穿行,又走过一片黄绿错综的白杨林,抵达黄河岸边的一处山洼里。此地虽濒临黄河,但环境幽辟,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在背向黄河岸边的一处高高的土丘下,终于找到“闯王李自成之墓”。封土并不大,比一般百姓坟略大些。碑是李氏后人立的。下有二卫士墓,封土更小,呈犄角状护卫着“闯王墓”。三人观看良久,但见荒草凄凄,一代枭雄,身后冷清如此!地下长眠的可是纵横沙场,威震天下,声名赫赫的农民英雄李自成?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出生于一个农民之家,童年时稍读私塾,继而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驿卒。
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李自成和侄儿李过到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李自成因弓马娴熟,颇有建树,不久便被提升为军中的把总,也就是掌管五十兵丁的下级军官。
崇祯二年(1629年)冬,后金兵大举南下,京师吃紧。为了保住北京,朝廷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防守。甘肃边兵李自成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金县(今甘肃榆中县),兵士们要求发饷,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于是,在金县,李自成和侄儿李过因不堪官府腐败发动了兵变,杀了参将王国,率领三百余名士卒,扯起一竿造反大旗。
李自成于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辗转投奔多方义军,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军师李岩提出“均田免粮”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至此,历时二百多年的大明朝被李自成推翻,李自成在紫禁城登基为大顺帝。
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李自成遇难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已被专家们所确认。但是,李自成究竟是怎样死的,却一直有争论。《明史·李自成传》也无法搞清其殉难经过。近年来,李自成殉难经过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自缢说。其根据是清军统帅阿济格向朝廷的奏报。但是阿济格的说法,并非亲眼所见,故真实性甚低。
二、战死说。《通山县志》中的记载为:“九伯聚众杀贼首于小源口”;而《程氏宗谱》却是这样记载的:“剿闯贼李延于牛迹岭下”;没有一个地方明确指出程九伯的确杀死了李自成,而只是说杀死了李延。
三、误死说。李自成率二十骑到九宫山,他让将士留在山下,自己上山拜谒元帝庙。当地村民“疑以为劫盗”,在李自成跪拜元帝像时,被村民在身后用荷锸击伤头部,李自成当即昏倒“不能起”。这时村民一拥而上,“碎其首”而亡。村民搜其钱物时,发现“金印”,方知道杀错了人,“大骇,从山后逃去”。
四、搏斗死说。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宫山岭时,山民“闻有贼至,群登山击石,将十八骑打败。李自成一人和山民程九伯赤手搏斗,程九伯不是对手,被李自成摔倒在地,并骑在程九伯身上,“抽刀欲杀之”。但刀被血渍又渗人泥浆;一时没拔出。正在这时,程九伯外甥金某,从背后以铲猛击李自成头部,即刻而亡。
五、夹山寺归隐说。 1981年,湖南石门夹山寺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发现墓主人奉天玉和尚违背僧规,按俗礼下葬,而葬俗又与本地葬俗不同,最后通过种种物证认为奉天玉和尚很可能便是李自成。但疑点十分明显:在奉天玉夹山出家的历史中,奉天玉和尚与当地官员交往密切,而李自成“陕北口音,四十岁多一点,一只眼睛瞎了”的相貌特征相当明显,很容易暴露身份,这显然与他的身份有些不符。
六、青城归隐说。这是李自成亲族提出的观点。 在青城镇苇茨湾村李文生家发现了一本抄修于康熙三年(1664年)的《李氏家谱》。经过考察研究,得出全新结论,李自成兵败后,化装为和尚投靠其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晚年的李自成就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里,并葬于龙头堡子山下。
上述六种说法,自缢说最经不起推敲,李自成一代枭雄,性格刚强,非自寻死路之人。战死说和搏斗死说也令人生疑,李自成习武之人,身经百战,非两个农民能害其性命。误死说最有可能性,乘其不备,背后袭击得手,而后群起攻击而致死。夹山寺归隐说是后人的推测和美好祝愿罢了。
青城归隐说虽然是李自成亲族提出的观点,但是仍然疑点重重。首先,李自成兵败在湖北,要想瞒天过海逃至几千里之外的榆中青城,只怕是困难太大几无可能。其次,家谱记载的真实性缺乏依据和相关证据链。“天下李氏,根在陇西”。李氏家族,枝繁叶茂,人丁兴旺,乃中华大族。凡历代李姓名人,皆记载于内,光宗耀祖也。经年累月,真伪难辨。李自成从金县(今榆中)揭竿起义,最后兵败归隐榆中县青城镇,听起来很圆满,实则又是一番良好心愿!
不管怎么说,在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李自成因为将明王朝送上西天而名垂青史。毛主席非常赞赏李自成这位农民出身的大英雄,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吾国自秦以来二千余年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主要是农民战争,大顺帝李自成将军所领导的伟大的农民战争,就是二千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的极著名的一次。”
假若农民出身的李自成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与潜质,一能客现地分析全局,及时洞察到关外大清国已势力强大,二能合理处理与拥有精兵枕戈待旦的吴三桂的关系,善待吴之爱妾陈圆圆,厚待笼络吴氏父子,三能整蚀军纪,稳定人心,协调内外矛盾,四能招纳贤士,察纳良言,安邦定国,也许历史将会改写。
历史没有假若,李自成浴血奋战打江山18年,急急惶惶坐江山18天,前前后后总共在北京呆了42天就被吴三桂领着清兵将他从京城赶了出去…….他不明白,论军力,大清国排第一,大顺朝排第二,吴三桂排第三;他不明白,大清的武器装备比他强,红衣大炮所向披靡,大顺军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少量火炮也是缴获明军的;他不明白,自己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虽然号称百万,但是精锐之师不过七八万,胜则一哄而上声势浩大,败则四散溃逃一泻千,大多无组织,无纪律,实战能力差,非正规军;他不明白,自己手下武将莽夫太多,能胸怀天下安邦定国的文臣太少,仅有的一个头脑清醒的右军师李岩也被自己听信谗言冤杀了;他不明白,自己缺乏稳固的后方和根据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京幾和北方都阻挡不住满清铁骑,一败再败,终成流寇;也许他会长叹一声:大顺朝的国祚为何如此短暂?
短暂的大顺朝如过眼烟云,被大清国取而代之。
我们从“闯王墓”返回,站在黄河边伫立良久。黄河水滔滔不绝,浪花淘尽英雄,究竟谁是真正的赢家?秋风飒飒,黄叶飘零,随波逐流,何时可栖?水天相接,浩茫无际,一切的衰与荣、贵与贱、卑鄙与高尚、光荣与耻辱,都不过如流水落花,如白云苍狗。
在封建帝王行当里,李自成的确是一个“临时工”,大顺政权也是昙花一现。但是,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那种不畏强暴,敢于向黑暗腐败势力揭竿抗争,屡败屡战欲挫欲勇,最终推翻腐朽的明王朝的战斗精神是值得后人崇敬的,他们推动历史前进的功绩是不会磨灭的!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弛骋纵横!”
2020年12月15日作于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