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诗酒过客的头像

诗酒过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03
分享

云顶山上拜法显

星期天,一个雨天。到了早晨十点钟,雨渐渐小了,便想去云项山风景区走走。

兰州周边的景点很多,大多数都已多次游历,便想换个没有去过的地方。云顶山距兰州市区不远,有公交车直达山脚下。在一个叫“烂泥沟”的地方下车,左转过桥进入云顶山景区。

“烂泥沟”也许以前路烂泥多,行走不遍,现在路面、河道修葺一新,沿着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轻松进入云顶山风景区。公路两边的林荫道上汉白玉石柱林立,像是迎接游客的向导,又像是守护阿干林场的哨兵。

经过早晨的一场秋雨的洗礼,到处水淋淋湿漉漉的,恰似一幅刚刚画就的绝妙的水墨山水画。枝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随风滴落。云在山头徘徊,偶尔淅淅沥沥一阵小雨,山中更觉清凉。

甘肃的美景大多隐藏在山沟里,云顶山也不例外。两山对峙,青翠欲滴。中间是一道幽深的山谷,植被茂密,把沟谷覆盖得严严实实,只听见流水淙淙,琴音不绝。山路在青山绿海中蜿蜒盘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沿着盘山公路前行,一路草长林茂,杂花生树,鸟语花香,好一处远离都市的森林氧吧。清晨的一场小雨,消褪了初秋的暑热,也迟滞了旅客的脚步。山中人迹罕至,幽静而清雅。一个人在这青绿山水中徜徉,感觉神清气爽,非常惬意。

山势起伏平缓,不觉陡峭和压抑。走了约四五里路,路边有许多农家乐掩映在绿树丛中。走近了,看到招牌上写着:苦苦菜,旺旺菜,大盘鸡,农家糟肉,手抓羊肉,自助烧烤等山肴野蔌。我不是美食家,对这些“美食”往往敬而远之。但是,对这些生活在绿水青山间的村民,心中充满了羡慕。他们坐拥仙境,居住环境此都市人强多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诗中的意境,在这里重现。

山路突然一转,看见了法显寺古色古香的山门和飞檐。山门题写“弥陀邨”三个大字。拾阶而上,迎面矗立着一块黑色的石碑,由题遍天下庙宇的赵朴初先生书写碑文:“东晋高僧法显法师住锡地”。石碑背面是法显生平简介。石碑后面有一高台,台基上有法显法师雕塑,手持锡杖,目光炯炯,白须飘飘,玉树临风,年高志坚。法显雕塑台基正面有领导人题写的一句话:中国和斯里兰卡有高僧法显开启的千年佛缘。

法显,俗姓龚,山西人,三岁出家为僧。东晋高僧,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65岁高龄的法显从长安启程西进天竺取经,行至西秦苑川郡(今兰州)时,在兰州云顶山进行夏坐,期间读经、讲经三个月,后历尽千难万险行至天竺,足迹遍布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20多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于东晋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冒着生命危险,从海路回到当时的青州牢山(今山东青岛崂山),前后历时14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直接从印度求得佛经带回东土的第一人,比后来的唐玄奘早了230年。归国后,法显在南京讲学、译经的同时,还撰写了具有很高文献价值的文化地理和旅游方面的世界名著《佛国记》。

法显寺位于云顶山半山腰,这里四面环山,古木参天,流泉飞瀑,环境幽僻,好一处清修之地。大概此处正在开发修建法显文化景区吧,一切只具备了一个粗略的雏形,尚不够完善。法显雕塑周围残垣断壁,一片狼藉。野草疯长,与人齐高,游客拨开被野草湮没的路径,艰难前行,寻找得道高僧的踪迹。“观缘成正觉,闻法悟无生”。几尊坐禅听经的雕像别出心裁,人的身躯,动物头像,表情丰富,栩栩如生。可惜荒草疯长,差点埋没了这些“虔诚的弟子”。

沿着幽径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处高大的寺院门前。两座铁塔矗立,直插青天。正门上书“静业塔院”四个大字,落款是“颜真卿”。字是颜体无疑,是否颜本人亲自题写是个疑问。

大门紧闭,扣门无人应答。左侧小门开着,于是信步进入。院内寂静无人,花开花落,顺其自然。野草疯长,遍布旮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的这首诗,倒也符合眼前的景观。

我在禅院里转了片刻,看不到一个人影。沿着屋后狭窄的台阶一步步迈上二层。台阶年久失修,到处裂缝剥落,野草从缝隙中钻出来,更显得败落陈旧。二层有许多砖塔,塔林参差,分布在后山一线。听说每座佛塔下,都埋葬着一个得道高僧。远山苍翠处隐隐有两亭,一曰“摄心亭”,一曰“孝心亭”。二层平台地势较高,风吹发散,寒凉袭人,我只好从二层沿台阶下到一层。荒草齐腰,湮没了路径,我从屋后慢慢返回。

从“静业塔院”出来,沿老路返回法显文化景区门口。坐在离法显法师雕像很近的一处名叫“菩提泉”的小亭中休息。亭临河边,流水潺潺,佛缘不绝。

法显法师65岁高龄,尤其在东晋乱世,居然能立志西去印度取经,其志向可谓高远。想想现在的年青人,30多岁了还不想上班,刚过40岁就暮气深重等着退休。

法显法师65岁高龄,栉风沐雨,几经磨难,涉足20多个国家,学习梵文,钻研佛法,历时14年。后从海路搭船回国,一边译经,一边宏扬佛法,直到86岁才圆寂。可见法显有一个好身体,健康长寿。想想我们,平时养尊处优,缺乏锻炼,一有风吹草动,身体先垮了,只能嗟呀叹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垮了,一切都是空谈。

法显法师去印度取经,时间上比玄奘早230年,所处的时代又是东晋乱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尚处于起步阶段,法显法师以一人之力,以坚韧不拔之精神,有信仰,敢拼搏,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我辈只要心无旁骛,笃定前行,全心投入,全神贯注,经年累月,必有所成。从今天起,做一个有信仰,有目标,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正如东坡居士所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在法显法师榜样的作用下,230年后,另一个年青僧人从长安出发,从兰州白马浪渡过黄河西去西域,历尽千辛万苦抵达印度拜佛求经,终成佛学集大成者。这个人就是大唐玄奘法师。

这大概是法显法师给我们的启迪吧。

“言之凿凿,不如行之切切”。在法显法师的激励下,我在云顶山上走了一个来回,行程约20公里。

2020年8月31日作于兰州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