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又到了——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
看到一个孩子给母亲买花买礼物,贺卡上写了一首温馨的诗:
天上的星星是无数的亲吻
窗外的寒风是不尽的叮咛
岁月啊 母亲汇聚的河流
流淌着天真
流淌着甜蜜
……
母亲节,记不清楚中国人是何年开始有的节日。记得有一年考试写作文,题目是《我的母校》。大概太紧张,没有仔细审题,通篇写的是《我的母亲》。离考试结束还有3分钟,才发现跑题了。于是又补了最后一段:我的母亲就是我的母校。我爱我的母校,更爱我的母亲!
作文获得高分。
顺应世界人民共同的呼声,每年五月份第二个星期日便成了母亲节。有了母亲节,母亲的地位空前提高,母亲无私的付出终于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有母亲节,也应该有父亲节。父亲节是哪一天?许多人真不知道。我也尴尬地百度了一下:每年六月份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节日快乐!”
“您知不知道,今天是您的节日?……”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候,大多数父亲一脸茫然懵懂,也许会脱口而出:我不快乐!我不知道!
相比母亲节,父亲节未能广而告之深入人心,这需要商家大力炒作给父亲一份礼物。想到此处,不仅仰天大笑:男子汉大丈夫也矫情地要礼物?
低头思父,记得很少和父亲坐在一起吃饭,也很少和父亲聊天(要钱要生活费时除外)。翻开过去的相册,父亲的照片极少。只有在家庭聚会或是祭祀祖先的时刻捕捉到父亲面无表情地站在人群的边缘。
猛然醒悟:父亲是被我们忽略了的一个人!父亲的生日,父亲的喜怒哀乐,父亲的节日,父亲的精神境界,我们所知甚少。也许中国的父亲太含蓄太木讷,不善于表白,不愿意展示自已脆弱的一面。父爱如山,坚毅又深沉。母爱如水,温柔又细腻。父亲的大大咧咧输掉了子女对他的留恋,思念感恩的天平更加倾斜于母亲。
“嫁汉嫁汉,吃饭穿衣!”如果说以前的女性经济上依赖于男性,那么现在的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则是超然而独立,大有“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气概。相比之下,父亲的角色更加尴尬。
母爱是一江温暖的春水,子女是幼稚的戏水的小鸭,父爱是江边巍峨守护的山峰。父亲虽然离得远一些,往往高瞻远瞩为子女计深远。既要防范母爱泛滥溺毙孩子,又要警惕孩子放飞天性成为断线风筝。
其实,父亲更需要关爱。父亲首先是一个男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在家庭和社会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尤其是中国的男人,不善于排遣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更不善于疏解精神心理上的痼疾,有病有事有压力往往独自承担含泪奔跑直到崩溃。君不见,多少家庭中,男人往往未尽天年而撒手人寰,这与男人长期从事危重工作身心受损缺乏关爱不无关系。
总之,一句话,父亲更需要关爱。父亲不要钱,也不要礼物,最喜欢子女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