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孔平的头像在微信里闪了一下,一条信息跳了出来:“彦儒,我办画展了,有空来看看。”
李孔平,一位特立独行的书画家,他多年来深居简出,平时几乎很少能收到他的信息。
至今,我依旧还记得二十年前,赵善然老师带我去采访他的场景,他在课堂上戴着一顶牛仔帽,口若悬河讲着课,讲到激情处,摆出稍显夸张的手势,下面的学生老老实实坐着。
▲李孔平和他的画
课后,我们进了李老师的工作室,拍摄他花费了五年心血创作的木简浮雕《孙子兵法》,这件大型木简浮雕入选世界吉尼斯纪录,央视新闻及专题节目曾有报道。
2011年我进中新社工作,一天接到李老师电话,他告诉我自己在888街置了个创作室,邀请我过去喝茶。
一进门,我就被他的墙上挂着的一幅画给吸引住了。
“这是我母亲,”李孔平忙介绍说,“在母亲仙逝30年后,才为她画像,很不孝!”
“你的线条非常有特点,面部棕褐色变化带来的视觉效果很特别,”我仔细盯着画面,一字一顿点评:“充分表现了老人面对压力的倔强、忧患和希望……”
李老师告诉我,他母亲从未拍过照片,他下笔仅凭30年前的记忆:“曾多次创作,均未成功,此次灵感来了,倒是一挥而就。”
1957年生于广东阳江农村的李孔平家境贫寒,他靠在课余和假期时间上山采药卖钱解决自己的学费,返乡务农时,曾因写大字报揭露了当时乡官克扣五保户救济粮等丑事被关押批斗。上世纪70年代末期恢复高考,他考进了华南师范大学,后凭优异成绩分配在珠海一中任教,其后又因在浙江举办书画展出了风头,被学校认为“不务正业”开除,最后一帮热心的浙江书友打抱不平,联名上书珠海市教育局,经各方努力和帮助,他才得以在珠海一职中谋得“书法老师”一职并干到退休。
李老师向我出示了他的一批新作,画作整体风格突出:潇洒而不受拘束的构图,用幽默而不失含蓄的神情、夸张的笔触讽剌假恶丑,弘扬真善美。
接受采访时,李孔平引用叔本华的话说:“模仿别人的风格,就如戴上一只假面具。”他以“夸父逐日”般的热情,去追寻线条生命力:“线是形之骨,它是有生命的,高手之线形神气力具足又变化多端。”
不久之后,新加坡万得画廊老板、著名的收藏家苏星山来珠海,我跟他见了一面。年近七旬的苏星山认为,李孔平的作品给自己第一印象就是创造力:“灵感和激情一旦产生,他立马可以把想象和记忆中的文化内容挥写到宣纸上去,他有很强的造型和传神达意的能力。”
▲李孔平笔下的《母亲》
一晃眼,潜心创作的李孔平又失联了好几年。再度联系之际,我已从干了七年的中新社离职了,与一些世故的熟人不同,李孔平没有因为我“失去了利用价值”而疏远我,或者装做不认识我,反而与我联络得比以往更加紧密。他为我写了一幅题字:“肝胆即文胆,人头即笔头,你的文章和你的为人是一致的,我认了。”
收到李老师的短信,我立即赶到珠海画廊,参观他的画展。此时,他的画册《心灵的表现》正在英国各大书店和亚马逊网上售卖。画册还被大英图书馆和大英国会图书馆收藏,这是亚洲画家不易取得的成就。
此次李孔平在珠海举办的画展,展出的正是英国米拉出版社出版的《心灵的表现》画集中的三十一件原作,包含了他从艺四十多年各个阶段的创作。从事东西方文艺交流与推广的英国博士梁秀晶教授写了评语:“落笔如苍鹰扑食,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李孔平善于将多种颜色同施于纸上,用水墨调染,以达到理想的视觉。这种色调是不可重复的。”
梁秀晶教授还提到李孔平“活灵活现的讲故事能力”:“他通过抽象的、近乎神话般的镜头,将既富有情感又充满神秘的意象表达,与重要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主题的描叙相互交融,透过这些叙事般的绘画,从而实现一种极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正是这种具体主题和抽象表现的结合,构建了李孔平作品那独特视角与叙事风格的核心。”
李老师专门介绍了他早在2017年创作的《东方不败》两幅画:“这是我在中美贸易战爆发前期创作的,画面以意象的表现手法展现双方的文化背景和特征。这画主题是面对繁复的世界,我们既要有菩萨的慈悲,也要有金刚的勇武。”
与众多传承传统的画家不同,李孔平讲究创新和突破,他指着《大哥时代》对我说:“这幅画用了水墨、铅笔、口红、丙烯与油彩相结合,将记忆中的物象有意识地组合起来:这两个人头,一个是失意的,一个是获得天使亲吻的大哥,他们背后是烂尾楼图案,一边的树枝长着金钱、黑心和苹果,旁边的脖子道具上长着螺丝,喻指随时根据需要改头换脸,把私欲表现得含蓄、深刻……”
▲李孔平的《大哥时代》
日本“醒墨会”会社掌门人、书画家金醒石写道:“孔平先生的书画里有着自己特别的造型意识和色彩的运用,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有着一个故事。通过这些表现,在视觉上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境,通过画面把观众带进无限的想象空间……”
与梁秀晶、金醒石观点相近,早在三十多年前捧红石虎的新加坡收藏家苏星山曾认为:“李孔平没有重复前人,也没有重复自己,每一件作品都是唯一的……因为具有创造力,才有穿越时空的力量,一百年以后,后人查阅二十世纪后几十年、及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场景,从他的画作里就能得到感官的印象。”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此次为画展也发来贺信:“二十年来,我会与你友好交集,对你的艺术行踪与发展深有感触……你通过抽象近乎神话般的、富有情感又充满神秘的意象去探索对世界的认知,将当代艺术推到一个他人无法复制的高度,让收藏界面对纷繁的艺术世界中看到了希望。”
夸父逐日,留下的是童话、是神话,深居简出埋头读书、创作的李孔平,用“夸父逐日”的热情去追寻线条生命力,留下的却是实话和佳话,是海内外收藏家和鉴赏家由衷说出的公道话……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贺信
(本文发表在2020年10月10日《中山日报》文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