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人,都会变老的。就连飞禽走兽,也会变老的。例如,天上飞的雄鹰、天鹅、飞雁等;地上走的牛、羊、猪、狗、猫等,概莫能外。如果人和飞禽走兽都能万年不变老,那么,很难想象,这个世界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子。
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已经逾越了2.41亿人。我,就是这个庞大队伍中的一员。只是,我已经早早地站在了古稀老人的队列中。
七十岁以前,我仍然感觉到自己还像是一个老兵,身板比较硬朗,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上,基本上还是维持着年轻在部队当兵时的那一套。例如,只要是天老爷不捣乱,我每天至少要在篮球场上泡上两个小时以上,而且还倔犟得很,非要与年轻人比个高低不可。我在骨子里从未服过输,你投进10分,我就要弄进12分;你投进三个球,我就要搞进四个。
刚过完七十岁生日的第二天,打完九十分钟的篮球后,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我轰的一声栽倒在地上。顿时,我只觉得天昏地暗,好像是整个天全都掉下来、砸在了我的身上一样。我的全身瞬间失去了知觉,浑身麻木,想翻身也动弹不得,只能是处在那种最要命的“嘴啃泥”姿态中,口、鼻已经插在了泥土里,呼吸受到了严重的障碍。
如果摔倒的时间不是处在较为“适当的时候”,也许我早就去天堂“享福”去了。当时正好是黄昏,路人较多,幸得好心人的及时救助,将我送到了医院。
出院后仅过了三天,我又一次地彻底瘫倒了。接连两次倒下的原因是:左脑急性梗塞。
两年后,我又第三次摔倒,原因是:小脑梗塞。
第二次脑梗后,我就将身份证拿了出来,放在我平时读书、写字的地方,并告诉了家人。家人只要拿到了我的身份证,我存折上仅有的二三千元的存款,家人就可以用到。
第三次脑梗后,我写了一张小纸条: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尸体火化后,就近、就便将骨灰撒在树下或杂草上,让它们长肥、长绿。
我在脑梗后与去天堂前的这段时间里,已经被疾病折磨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其具体体验,我不想花费笔墨,不想让别人读着伤感。因此,我在去天堂时,没必要去享受那种高规格的待遇:遗体告别、追悼会等,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丝毫减轻不了我活着时候的痛苦。我只想:“正如我悄悄地来到人间,又悄悄地离开它”,这样做,更为合适一些。
在我还可以思考的时候,我要交待的事,思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么两件。前者是微微的回报家人;后者是为了避免他人借此闲言碎语:“去天堂时不搞任何仪式”,这是我的本意,并非家人初心。
我不会考虑去写什么遗嘱,在世时混得非常的糟糕,从未有过活得像个人样的时候。尤其是那次从部队转业的重大人生转折,年龄大了,职位归零了——回到原点了,工作岗位变来变去,几乎每隔几个月就要被变一次,找不到房子栖身,等等。人生处在无所适从中,导致我将人生中所有的努力、奋进的初衷,化为了殇逝,消磨了殆尽。
如果我还要在去天堂时写那么多的废话,有这个必要吗?
人们常说:“天堂美,天堂没有疾病!”天堂美不美、有没有疾病,谁知道?有没有人去过天堂逛了一圈后又返回到人间、将那里的情景告诉过别人??这,只不过是一种想象而已,纯属扯淡,一点也不靠谱!我才不相信这些鬼话,也不乐意那么早就跑到天堂去。
尤其是在当下,有了一个xx部,让我这个穿了二十多年戎装的老兵,从夹缝中看到了一丁点儿微弱的光。无论如何,我也要坚持再活个一二年,期待能分享到一些利好。
这并不意味着我就可以不去天堂。我说不去就能不去?事实上是,谁都会变老,谁都会去天堂。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逆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多少英雄,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去、而消逝,更何况我这无名之辈、区区草民。
经历了三次脑梗之后,我现在还活着,一直没有抵达天堂。我没有忘记到处找寻着去天堂的天梯,但一直难以找到。有时疑似找到了,而且还踏上了几级,但是,自己又站在原地犹犹豫豫、不肯再往上攀登;有时还会被医生、妻子、亲朋好友死死地拽着我的衣袖,不让我再往上爬。所以,我迟迟还没有上到天堂。
2
读过《天黑得很慢》一书之后,它告诉我,去天堂的路,有点长;而且,“变老并不是悲惨的事,那像是夏季天黑得很慢。”
我今年已经七十三岁了,与书中的主人公萧成杉同年。萧成杉自七十三岁开始后的十余年间的生存和生命状态,我比他提前三年就已经体验到了。例如,人生在最后的路途中所要面临的“两少两多”的风景:陪伴的人越来越少了,只有空荡荡的日子和孤寂,如影相随;关注老人的人愈来愈少了,参加聚会、喜庆、采风等活动的机会愈来愈接近于零,只能是一个人呆痴地坐在板凳上,与书桌、书和报纸等为伴。险情一天比一天多,脑梗塞、脑萎缩、痛风、便秘、心梗塞、胸闷、气喘、四肢无力、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疼痛、麻木、摔跤,等等,接踵而来;骗子、骗术越来越多,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保健、养生、试吃、试用、试穿、试戴,等等,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尽管天黑得很慢,但是,它最终还是会完全黑下来的。老人,“从牙齿脱落、听力和运动能力衰退再到失去记忆力”,最后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像婴儿一样的回归到床上。生命,从婴儿,经过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再到老年,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上。正如著名作家史铁生所说:“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有一种预感,我距离“天完全黑下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也即是说,距离天堂的路已经不远了。
天完全黑下来之前,人生最后一段路途上的光线会逐渐变暗且越来越暗,自然增加了难走的程度。无论是多么的难走,也得一直走下去,直至走到尽头。
老人群体,殷切期待全社会能给予老人多一些人性的关怀,以向善的心给予他们以关爱和宽容,为人生最后的一段路途铺上温暖的底色。这或许能帮助老人顺利的走到生命的终点,再无怨无悔地踏上天梯,无憾地进入到天堂。
但是,目前养老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却远远没有形成,十之八九不尽如人意。例如,在公共场合中,可供老人休息的座椅少之又少,也没有可供老人使用的坐便器或专设卫生间等。还有,所有的书刊杂志上的微小文字,都是为年轻人所设置的,老人没法看,等等。
前不久,我花了36元,网购了一本正版的《天黑得很慢》,原计划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将它读完,结果用了两个星期也没读完。
字那么小,戴着350度的老花镜,看着看着就模糊一片了,什么也看不清了。在读《小说课》《情节与人物》《冲突与悬念》《观生》等书时,也有同样的感觉。实在是看不清,但我又舍不得不去看。
尤其是,在“南京徐老太摔倒”“电梯里劝老汉禁烟”等事件发生后,在社会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给人造成了一种磨灭不掉的印象:变坏的全是老人!
从此后,明显的效果是,老人摔倒了再没人敢去帮扶!对老人偶然发生的一点小过失横加指责、老人气死了活该!!等等。
谁都知道,老人最怕的:一个是摔倒,一个是生气。可偏偏就在这两个最“要命”的事情上,出了问题!导致老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逼仄!!
《天黑得很慢》一书,共计21.1万字。在这本书里,我没有看到前言、后记。我所看到的目录,有点别开生面,只有“万寿公园的黄昏纳凉”、本周主要活动安排,共分七章。全书是用仿纪实性的文体展开叙述的:周一黄昏,陪护机器人薇薇小姐推介会;周二黄昏,灵奇长寿丸发售;周三黄昏,返老还青虚拟世界体验;周四黄昏,“人类未来的寿限”讲座。从周五黄昏开始,则是一个保姆叙述她所照顾的老人萧成杉十余年间老人的生命历程。
这期间,老人面临女儿移民、相亲未果、后丧女、病痛、直到最后失忆等,详尽的讲述了老人在生命最后阶段的一些情景,例如,身体逐渐衰老、慢慢接近死亡、最终进入天堂的过程。
尽管该书的字号与其它的书一样,又细又小,但这丝毫也影响不了我在认真地去读它。它的结构安排得十分独特,所叙述的内容大部份我已有所经历或者熟悉,写作的语句十分精美、收放自如、弥漫着超强的艺术性,太有诱惑力了。
我会反反复复的去读它,还会写下更多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