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喜欢吃榆钱,于是,每年春天就惦记着摘榆钱,榆钱是榆树花谢后结出的小果实,也是榆树的种子,榆钱的果实期特别短,遇上不刮风,可能保持一周的时间,遇上刮风,三四天就落光了。因为“榆钱”还谐音“余钱”,每年春天吃榆钱,也就有了一种年年有余钱的好彩头,绝不能错过。
对于北方人来说榆钱儿不只是野菜那么简单,老一辈的人对它都有着特殊的情感,小的时候,供应的粮食不够,大人们总会指派孩子们去摘榆钱,于是,榆钱饭、榆钱粥,榆钱饼,就是那个年代餐桌上的主食了。
如今,摘榆钱不再是为了填饱肚子了,就是喜好那一口味道,味道总会唤醒人的记忆,想起那个年代的穷日子和伴随的童年的快乐时光。
单位的院子里有一棵老榆树,每年都会密密麻麻的挂满榆钱, 虽然从小就摘榆钱,但总不记得榆钱的具体生长期,听人家说清明前后,于是待清明节放假过来便忙跑到那棵老榆树下,站在树下,有点傻眼,榆钱儿被风吹落了一地,挂在树上的稀稀落落的已经干黄了,清明节连休了三天,就这样错过了摘榆钱的时机。
为了不再迟到,今年从三月就开始时刻惦记着,随时就会跑到那棵老榆树下,观察着它的长势,生怕一不小心就错过了,到了三月末,榆钱终于长出来了,稀稀疏疏,像压扁的绿豆般大小,有经验的同事说,周一过来,一定就长好了。
北方的天就是这样变幻无常,周六还是阳光明媚,周天骤然降温,还下起了中雨,望着马路两边高大的榆树,已经结好的榆钱被打得稀稀落落,骤然想起单位那棵老榆树,长出的榆钱不知道经不经得起这场降温和雨打,心里默默祈祷。
周一上班的时候已经进入4月3号,再有两天就是清明节放假了,这次再也不能等到节后了,于是顾不上雨过天寒,直奔早已端详好的那几颗老榆树,一场春雨,地上还是打落了很多,挂在树上的榆钱还是没有长大,悻悻的回到办公室,望着窗外阴沉沉的天空,盼着明天风和日丽,艳阳高照,榆钱长大。
“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
第二天,太阳出来,天气晴朗,不能再错过了,因为明天又是清明节放假了,很担心一个假期过来,榆钱又随风飘散了,如坐针毡的待到10点钟,找了个不透明的塑料袋,约了同事一溜烟的跑到那颗老榆树下,不负期望,长大的榆钱刚刚好,一朵一朵的挂满在枝条上,一撸一大把,很快,塑料袋就装满了。
蒸榆钱饭是母亲的最爱,和上面粉蒸上一锅,松松散散的装进几个小碗里,冻在冰箱里,就是母亲每天的午餐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都是付出全部而无私的大爱,而对孩子回馈的要求却很低,一碗榆钱饭,一个小礼物,甚至一顿饭时间的陪伴,都会让他们感到满足。
“子欲养而亲不待”“百善孝为先”,算算今后还有多少时间,还能拿出多少爱来回报我们的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