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贺兰山山脉,已失去了秋末仅存的绿,从草地到岩石,进入了一片土黄色和金黄色,从春天走到冬天,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巍巍贺兰山的一年四季。
今天队长吴哥带队来到鹿盘寺。贺兰山插旗口向南不远有一个小山沟叫鹿盘沟,沟的南侧山坡现存一处西夏离宫古遗址,临沟的另一面就是依山而建的鹿盘寺,东距沿山公路13公里,据史料记载,它始建于清朝时期,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曾有百十平米的平整地面,建成前、中、后三座佛殿,塑佛像,置钟鼎,一应俱全,它依山傍水,松柏参天,风景怡人。
今天就是沿着鹿盘寺旁边的鹿盘沟向深山进发。经过近一年的磨炼,数次攀登过了贺兰山的各个山顶,如今的我已不在是步履蹒跚的初学者了,我适应了贺兰山上的岩石,山涧的杂草,我像一只岩羊轻巧的奔跑在乱石中,又像一只麋鹿跳跃在密林间,那种欢快使我忘却了登山的辛苦和天气的寒冷,我仔细搜索着贺兰山初冬的美丽。
贺兰山上的杂树很多,春天人们只注意枝繁叶茂的树枝树叶,如今,枝干枯了,树叶落了,人们的视线不知不觉落到了裸露的树根上,好一个个顽强的树根啊,繁杂交错的树根全部都是扎在岩石的缝隙里,原来它们用最强大的力量深深的穿过岩石伸向泥土,拼命的把养分和水分吸上来,使这棵大树才有了生命的延续。有的树根中部被山洪冲掉了支撑的岩石和泥土,它们就用仅存的几根枝干继续向四周伸展,它们盘根错节的在岩石中生存,艰难的挨过严冬,顽强的坚持着,就是为了让生命继续延续下去,让来年更好的发芽。
要说枝繁叶茂撑起了贺兰山的春天,那么是这些顽强的生命之根支撑住了贺兰山的冬天。
两个小时的登山,最后在一处山洼中安营扎寨。忽然,发现脚边一条细细的溪流,沿着溪流走过,尽然有一个小泉眼,没想到,那样的一种严寒,那样的一种枯冷,却有着这样一股暖暖的山泉,清澈透明,给初冬的贺兰山增添了不少灵动的气息。忽然感觉那流动的不是溪水,而是山的血液,它给了凄冷苍凉的贺兰山无限延伸的生命。
此时三十多个登山的队员已忘记了登山的疲惫,在这样的溪流边,在这样的深山里,欢笑着,跳跃着,嬉戏着,有的已经支开锅灶,阿雪煮了一锅香甜的元宵、鞠东煮了美味的炸酱面、梅姐姐煮了一锅浓郁的咖啡,红牛、啤酒、饮料一应俱全,山林间顿时欢腾热闹起来。午餐过后,只见花花绿绿的人们有的在忙着拍照,有的在阳光下磕着瓜子聊着天,有的在溪水边一边洗着锅一边撩拨着溪水玩耍。
忽然看到不远处晃动的两个身影,原来是吴哥和鞠东在比试弹弓,久违了很多年的弹弓如今换了一幅更现代的新面孔,进入了成年人的游戏中。鞠东的弹弓精准的叫人佩服,远处吴哥费劲挂在树上的一个饮料瓶,自己还没打着一次,就被鞠东两三下打了下来,吴哥不服气,继续挂,结果还是水平有限,饮料瓶终于还是被鞠东打成了两半。吴哥再次挂上,推搡着不让鞠东再打,两个人互相的推搡、打闹、嬉笑,使我看到了两个成年人的那份童真和活力。
站在高处,看到三五成群游动在山谷里的队员,五颜六色的衣服像一面面彩旗飘在山间,又像是星星之火给枯冷的深山带来热气,使沉睡的深山有了呼吸,有了活力,有了生命。
接近傍晚,队伍沿着鹿盘寺的边缘小路走出深山,小路地势低洼,树上的落叶被聚集在小路上,满地的枯叶被游人反复的踩踏碾碎,和泥土揉在一起,有的深深的陷入泥土中。我忽然想起一个真实而伤感的故事:
那年汶川地震,受灾最重的小学房屋坍塌,一个年轻的女教师为了救自己的学生,被埋在了废墟里,她仅仅三岁的女儿,天天嚷着找妈妈,孩子的奶奶每天抱着孩子来到废墟等候,一天一天过去了,孩子再也没能见到妈妈,她天真地问奶奶:“妈妈什么时候出来啊?”奶奶强忍住泪水:“妈妈就在这片土地里,你要记得浇水,到了春天,妈妈还会发芽的!”孩子欢呼着:“奶奶,你要给我买一把漂亮的水壶……”
有根的支撑,岩石中的枯树会发芽;有溪流的孕育,荒芜的土地会发芽;有孩子的爱心,妈妈会发芽;有西夏磨房的登山队员,沉睡的贺兰山会发芽。
是啊,只要有爱,生命都会发芽。
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笑语,我们对人类的祝福,我们对大自然无尽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