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金灿灿的稻粒一车车,一框框,一袋袋登场,种地人也露出了丰收的笑脸,“今年的稻谷比往年都强,”隔壁幺叔说。是啊,看见这些饱满的谷粒,金黄金黄的,在中午阳光璀璨的照耀下,让人眼花缭乱,喜不自禁。
目睹眼前的景象,我不禁忆起小时候和大哥一起到其岳母家拖秧的情形来,那两年我正上初中,十三四岁的样子,大哥已是青壮劳力,大哥岳母家是种稻谷地区,我们家则是以棉花旱作物为主,兼种一点稻田,我家每年的稻秧就由他岳母家负责下好秧苗,到要插秧的时候,我们只负责拖秧回来插,这拖秧的任务,就由大哥负责。
我那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毕竟十三四的人了,那时农村运输工具只有木制的板车,就是木制的有两个把手,然后架子下面安装一副轮胎,到五一前,我们家犁好地,大哥就带着我到他岳母家拖秧,岳母家离我们家约十四五里地,那时不比现在有水泥道路,全是土路,光拖空板车就有点气亏,何况拖秧有上千斤的重量。农村插秧在我们这个地区,那时一年种两季,叫不插五一秧,不插八一秧。
拖秧由大哥掌把手,我则在把手旁边系上边绳辅助往前助理拉,记得一次插八一秧,拖秧到一个渠道边,深有丈许,板车需要沿渠道坡边下去,然后再上坡,才能过去,那一次拖的秧苗太沉,大哥在前面慢慢地顶着把手,一步一步慢慢往下挪,让我把边绳往后用力拉着,结果板车下到坡的中央,突然板车翻了,把手直往小下冲,到了沟底,秧苗被撒满渠道,幸亏的是大哥没有被板车碾压住,不然的话早就没命了,我当时吓得六神无主,无奈好在一个湾子旁边,湾子里的人,看着眼前的惨状,同情地帮忙把板车抬上渠道,好在大哥当时翻车的时候躲闪得快,没有受伤,后来我们以感激的神态向湾子里的人道谢,然后再一兜秧一兜秧从渠道沟底往上装板车,这样的耗时两个多小时才终于装完。
本来大哥就精疲力尽,我说哥,你让我掌把手,你拉边绳,大哥说,你肩膀窄,两只手驾驭不了把手,还是由我来,你拉边绳,这样的走走停停,又过了两个多小时才拖回家,家里的人,还有请的插秧人都在家等待着秧苗,可他们那里知道路上发生了什么,那时没有电话什么信息都传达不了。
一到家,我们把秧拖到田边,母亲和插秧的人说你们吃亏了,赶快吃饭,再由我们插就是了,累了的人,哪里吃得进饭,天气又热,只顾得喝水,喝饱以后,躺在竹床上就呼呼大睡起来,醒来后,大致睡了大半天时间。
那时母亲一提起拖秧,我就后怕起来,因为家里那时没有劳力,比不了其他家庭劳动力人手多,可以自己做在家下秧苗,只能指望大哥岳母家。
再后来各种原因,稻田改作旱地了,这是我最庆幸的事,这样就免除了我拉边绳的苦差。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的交通,信息,种地作业的现代化早已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我慨叹着这一变迁真正带给我们的是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