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崔泽波的头像

崔泽波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2/03
分享

旱堡水缘

旱堡水缘(随笔)

崔泽波

久别故里,不时怀旧。父老乡亲群里一条微信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沉思,大意是说“老家有水了,并进了全村各家各户,从此结束了等水担水、出村寻水拉水的历史”。我并没有兴奋起来,短短的一则信息,我看了足足一个多小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微信,可信程度微乎其微,打电话落实?我还真没这胆量,但愿是真的。

水比油贵,这是我的故里章冠村的悠久写照。村子坐落在乡宁县双鹤乡东梁中部凸起的一峰丘上,虽然居高望远,却自古缺水。明知水往低处流,可是先人为何把村址选在这旱堡之上?据考,民间素有“清朝圪垯明朝凹”之说。说的是明朝时期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大部分村子选在离水源较近、较避风的向阳低洼处。而到了清朝社会治安混乱,时常有打家劫舍的刁民响马出现,于是人们便住到易守可防的高处。由此,证明章冠村是在清朝时才逐渐有人居住的。但是,村东1.5公里的大井,旱季水源下降难以供应全村人畜之用。然而,村子南面的瓦窑沟虽也有水量不太足的泉井,却是沟深坡陡路窄,最窄处担水不能换肩,且是坡道如果把水桶搁地上休息不仅水翻光,连水桶都要滚到坡底,只好扁担不动人转身换肩担着歇会再走,反正挑一趟水如行蜀道。

几百年来,尽管缺水,但章冠村户数还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反正由起先的堡寨上四座院落逐渐发展到,堡下南北东三面都住了家户。水是生命之源,尤其是人,没水也得用水。于是乎,全村七个打麦场各有一眼人工凿成的旱井,下雨时把场扫净用来蓄水供人补充饮用。一旦下了大雪,不少人家就用新雪水做饭。下雨时,家家屋檐下都摆着桶、锅、盆等器皿接水用。另外,堡的西边和南边人家院外各凿井一眼用来蓄储村院等地方的脏水,供牲畜之饮。当然,人们吃水首选泉水,尽管水泉很远,但除雨雪外,每天黎明时分就有人开始挑水,要是准备出远门半夜就起来连挑几回把水缸注满。由于取水路远,早上挑水的人成群结队,有时全天路上都有挑水人往返,你回我去也算是一道风景。章冠村的人挑水养成了与其他村人所不能具备的担水技能,那就是二三里的路程担着两桶水,无论快跑还是慢走,到家还是满满两桶。用水更是节约有加,洗漱时把脸盆斜放,盆里只盛一掬水,完了还要饮牛羊或者和泥用。即使走出章冠的人,在水源丰富的各地仍然沿袭着斜盆洗脸的习惯。总之,老家的人惜水如油啊!

从远古,村人挑水用的都是木匠打做的楸木桶,直到八十年代才一律换成了铁桶。七十年代时,县上也曾无偿投资搞过提水进村工程,但没有成功。那时用的是钢管与陶瓷管和三联水泵,只有极少量水勉强进了一次村,大多在陶瓷管水泥结合处漏掉,村人就近用水仅仅三天,而后又挑起了水桶。再后来,路途遥远的水源也遭到失管,人们开始用农用三轮车到外村拉水,也有外村人拉来水卖给村人的,这样一来水桶基本不出院了,只用来在自家院里的水窖提水。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村人逐步告别堡寨及其下方周围的土、石窑洞,建起一座座现代型的住宅院落,且分布在堡寨东面的足有约一公里战线的低洼处。新式住宅使父老乡亲们彻底告别了破窑危房,但并没有告别严重缺水的生活条件。

“村人告别了缺水的历史”。对父老乡亲微信群里的这条“破天荒”的信息,我还是斗胆予以落实,千真万确!我百感交集,早年举家进城,父母都已过世,回老家很少,除非村人婚丧嫁娶。这次没啥理由,我便速回了故乡。

据村人讲,三年前县水利局实施惠民工程以落实党的相关政策,派技术人员帮助章冠村解决缺水问题,将原先的两处水源并入一个库内,在村北最高处修建了蓄水池,再将自来水分流各家各户。村里人口不足三百,户数也不算多,但居住分散。有的两三户就离蓄水池达一公里远,通往各户的管道挖沟壕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但一户都没漏掉,家家自来水都进了院。丰富的泉水进村入院,从根本上解决了全村人的祖辈用水困难。有不少人在家辟设了电能热水洗澡房,但父老乡亲们洗脸仍然还是把脸盆斜放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