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泽波
又是抖音传来的信息:老家村里的中老年男女参与村委锣鼓队,应邀到三十里远的庙会助兴表演。这是何等地令人兴奋啊!按理说,锣鼓队到庙会敲打助兴,是一件太平常不过的事了,不值得如此这般地高评。当然,如果是其他任何一个村的锣鼓队外出表演,那是不须论说,而我们村人参与其中可就要另当别论了。
我的故乡是全县的文化之乡,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涉及约三分之一的村,各有不同特色的热闹班底和表演项目。就锣鼓而言村村都有,谁家有个喜庆的事儿,村里人都要敲打一阵锣鼓喝彩助兴。因此,锣鼓已成为当地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锣鼓起源无须追朔,故乡的锣鼓是从清朝后期兴起的。那时除了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近在咫尺的泰山庙逢会,各村敲锣打鼓上会接神外,那就是正月十五各村举行的祭村活动中锣鼓必不可少,其目的也是为了祈求上苍佑护全村人安康度日,人寿年丰。年年如此,村村举行,无须套路,比较随意,所以锣鼓家具也不十分讲究。据说锣鼓论“架”,一架锣鼓要具备两个大鼓(一阴一阳)、两个铙钹、两个擦钹和十二面锣,一律由几十里远的襄汾师傅用响铜铸造。而大鼓却由就近的辛庄村樊师傅用桐木做鼓箱,用牛皮蒙鼓面而成。可是,我老家村里只有“半架锣鼓”。
打我记事起,爷爷辈们敲的锣鼓没有铙钹,只有一鼓、一擦钹和六面锣,说那叫半架锣鼓。距离铸造钹、锣和制作鼓的地方又不很远,村人集资也应该再置半架,不就成了一整架锣鼓吗?长辈们却摇摇头说:“没有必要。”
这就怪了,村里的老一辈们众口一词:没有必要,花那钱干啥?半架就半架,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就跟着大人用那半架锣鼓学着敲,时间一长也都学会了。那年又是泰山庙逢会,周边各村委(那时叫大队)都敲着锣鼓上会接神,好不威风。原先不会打锣鼓,也就不怎么在乎,后来学会了也想成为锣鼓队一员。然而,我们大队的锣鼓队里竟没有我村一个人。就这一问题,我十分认真地向爷爷提出后,这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清朝以来,经过民国到共和国建立初期,最基层的管理机构是“闾”和编村,区划则分为“社”。我老家一带分为东社、西社和南社,每个“社”都辖不少村子,有五六个、七八个不等,我村归东社。当时兴起锣鼓后,以“社”为单位统一确定鼓点锣谱,这样我村敲锣鼓自然与东社的几个村子的鼓点锣谱是同样的。因此,那时泰山庙上会,东社的锣鼓队必然有我村人参加。解放后,我村别了东社,和南社的几个村子划为一个大队。东社与南社的锣鼓点谱就不一样,所以几十年来我们大队或如今的村委锣鼓队就没有我村的人,因为敲不到一块。
去年年底,村民小组组建了新班子,购置了整架或者是全架锣鼓,并组织村里中青年按村委锣鼓队的鼓点锣谱敲打,村人的积极性很高,连几个中年妇女也踊跃加入其中,有的都成了锣鼓队的主角。今年五月村委包括我村十余名村民在内的百人锣鼓队代表乡政府,参加县上举行的锣鼓大赛还获了大奖。也就是参了一下子赛出了名气,这次应邀到庙会助兴表演不能不说是和参赛有很大关系。
我村人总算是和村委各村锣鼓融为一体了,庆幸之余。不远处5A景区的锻工,也就是铁匠,找我帮他填表写申请申报“非遗”。由此我突然想到,故乡的锣鼓不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我询问过父老乡亲,当年北京亚运会有临汾的威风锣鼓,那咱家乡的锣鼓叫什么名子?都说就没名字,就叫锣鼓。
没名字怎么申报“非遗”?这样的锣鼓全部都出现在农村,农民盼的是粮食丰收,起名丰收锣鼓最确切不过了。可是还有人持不同意见,说是叫“喜庆锣鼓”,最终还没定下来。不管起名什么,喜庆也行,丰收也罢,我反正对现在的锣谱鼓点没学会,只是念念不忘原先的那“半架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