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随缘梦语的头像

随缘梦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5/19
分享

母亲天国安好

 

清明总是相思日,

游子哀深祭奠时。

遥望娘亲安憩处,

轻风暮雨两不知。

母亲辞世已四月有余。这段时日我是万万不能提及母亲的,未能在母亲走之前和老人家见上一面,至今我依旧深深自责。在母亲辞世前不久,我本计划回家看望她老人家的,却由于一件不太重要的事未能成行,不曾想这次错过,竟错过了今生。

接到母亲辞世的电话,我没有哭,心却刀剜般的痛。母亲总是为别人着想的太多,哪怕是自己最思念的儿子,也生怕耽误了我的工作。这次老人家未能再创奇迹,匆匆离去。赶到家,跪在母亲遗体前,用脸颊紧紧贴住老人家已经冰凉的面颊,我已泣不成声。

送走母亲,晚上与父亲躺在床上,相对无言。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减轻父亲心中那种失去至爱的痛,只能紧紧握住父亲那双尚在轻微颤抖的手,也是这双手二十四小时前刚刚握别了朝夕相伴七十多年的母亲。夜很静,那只母亲喜欢的公鸡低头食米的老式闹钟依旧走得匆忙。恍惚间有人轻轻推我,好像是母亲,“娘啊,你咋就不等儿子回来就走了呢?”我心中满是委屈,就想用手抓住她……

醒了,已是泪枕巾。

母亲七岁就来到我们家。那时爷爷是村长,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嗜酒如命的姥爷把母亲送到这儿,也算是为母亲找了个安稳的落脚之地,不曾想这却是母亲受苦受难生活的开始。爷爷要在国军、八路、土匪、毛子几股势力间斡旋,又要维护乡里乡亲的利益,无暇顾及家里;奶奶是个懦弱的家庭妇女,在那个拥有二十多人的大家庭里,能让三个姑姑和父亲吃上饭已实属不易;只有九岁的父亲那时还不懂得这个外来的小女孩就是将来要陪伴自己一生的妻子。

就这样,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无人关爱的母亲更似一个不受待见的弃儿,干着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儿,却还是无法得到最基本的温饱,经常是饿的实在不行了,偷偷吃块咸菜充饥。饥饿与劳累给母亲尚在发育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就是从那时起,母亲患上了一种一生都无法治愈的顽疾-气管炎。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晚上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我经常在睡梦中被母亲剧烈的咳嗽声惊醒。在母亲的床前,总会放着一块红薯,那是母亲咳嗽时怕吵醒别人,吃上几口用来压住咳嗽的。后来为了不吵醒别人,干脆晚上趴着睡,甚至是跪着睡。母亲跪着睡的身影,我一生都无法从脑海中忘掉。

父亲二十三岁那年,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卫国。在当了三年兵后,由于爷爷的突然病逝,父亲作为当时家里唯一的男人,不得已提前复员回到了家乡。爷爷的突然离去,使得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父母亲的肩上,这可愁坏了心比天高却不屑农活与家务的父亲,是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赡养奶奶,照顾子女。

那时如果父亲外出几天家里并无大碍,但母亲要是一两天不在家,那家里可就真的要乱翻天了。那年舅舅结婚,母亲作为舅舅唯一的亲人(姥爷由于酗酒成瘾,脾气暴躁,迫使姥姥在舅舅尚在幼年时就改嫁远走他乡,后来姥爷也死于醉酒),在舅舅家待了不到三天,就被父亲“抢”了回来,为此,舅舅到死也不能在此事上原谅父亲。

艰难的生活,使父亲的脾气变得极为暴躁,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几乎总是紧锁眉头,不苟言笑。当兵的经历使他有军人的正值与刚毅,爱打抱不平,却也斤斤计较,不爱占任何小便宜,却也吃不得一点小亏,经常为了一些小事与邻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母亲就像一剂灭火良药,以她的真诚与和善平息着他人的怨气,维系着与邻里和睦的关系。

父亲有个习惯,每次买东西回家必亲自再称量一下,多了送回去,少了也定要找回来。那次买东西由于斤两不足,和卖主吵了起来,话不投机一脚踹折了秤杆。卖主让父亲等着,他回去找帮手,父亲也赶回家磨起他那把复员时带回来的尖刀。母亲知道,以父亲的脾气,他肯定会赴约的。母亲一边让姐姐缠住父亲拖延时间,一边偷偷拿着钱找到卖主,赶紧给人家赔钱道歉,以求谅解。父亲也许不知道,为了与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母亲忍辱负重,付出了太多。

母亲没有文化,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在子女教育上,母亲却完全支持父亲,“只要孩子想上学,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供。”那时大部分家庭都选择让孩子弃学,进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以减轻家庭的负担。为了让我们上学,父母亲起早贪黑,特别是母亲几乎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一天到晚总有干不完的活儿。

除了大姐外,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全部上了学,大哥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为了给大哥凑齐上学费用,母亲一有时间就带着我们用从地里弄来晒好的蔓草编制手工艺品,交到公社换钱。

老姐考初中的那年,母亲的气管炎发作的特别严重,为此,作为村里唯一考上镇中学的老姐被迫放弃了学业,她哭了两天,母亲也跟着落了两天的泪。母亲说,这是她一生中做的最愧疚的一件事,至死都在自责。

在我九岁那年,对母亲来说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姥姥后找的姥爷去世了,后姥爷的儿子转天就给姥姥下了逐客令,三天之内必须搬走。姥姥找到了舅舅,而从来没有见过姥姥的舅母死活不同意姥姥搬回来。年老多病的姥姥已无路可走,怎么办?母亲一筹莫展。

在农村有儿子在,父母绝对不会住到闺女家的,再说奶奶还活着,根本无法在一起生活啊。关键时刻一向脾气暴躁的父亲主动说服奶奶和我们,把姥姥接了过来,这是母亲一生中最感激父亲的地方。

姥姥过来了,如何协调姥姥和奶奶以及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母亲费尽了心血,受的苦、累和委屈常人难以想象。也就是从那时起,母亲由气管炎发作时吃药变成了每天离不了药,且越吃越多,直至辞世。等先后送走了两位老人,母亲的身体也已损害的相当严重。

母亲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苦太多的痛,病痛一直折磨了老人家多半生。但母亲面对生活的艰辛与病痛的折磨,始终积极面对、乐观向上,对人热情、真诚、和善,一生与人无争。她的美好品性不但维系了与邻里之间的和睦,更重要的是维护了这个不太富裕的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母亲天性聪明爱钻研,不但做家务做女工出色,地里的农活儿也是样样精通,并且经常带着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耳濡目染,我们这些子女在母亲的熏陶下,学到了很多东西,变得自强自立,这让我们一生都受益匪浅。

每当想起母亲,心中便即刻升起一股难以割舍的思恋。十七岁出来求学的我,二十多年来,每次回家都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母亲诉说,躺在母亲怀里诉说的日子是我今生最幸福的时光!

母亲走了,今后我再也不能躺在母亲怀里诉说了。

今生苦短情未了,来世再续母子情。

别了母亲!

天国安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