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兆平的头像

陈兆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24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沂蒙小调里的那个沂蒙

陈兆平

去临沂之前,我对临沂最初的想象源于那些水。临沂因水得名,“三河交汇,八水绕城。”我的眼前顿时出现一副画面:蛟龙卧波,飞虹横贯。有水就得有帆,有帆就得有风,风是力量的源泉。千年风雨,见证帆的方向,见证一切事物的成长。

其实,对山东的想象源于泰山,但又不仅仅是泰山,还有沂蒙山。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渺的大海,西依源远流长的黄河。泰山又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泰山的巍峨、雄奇一度令我神往,泰山日出成为我心中最美的图景。但我更关注的是,泰山的千年银杏贴金黄。

小时候看过电影《南征北战》,我在遥远的记忆里已经对沂蒙山多少有了点印象;然而,那印象也实在太遥远了,仅仅是从炮火连天的画面中看见过神秘的摩天岭,而对于沂蒙山的飞瀑与流泉、森林与深谷、草地与溪流却一无所知。至于那首《沂蒙山小调》,早已连同整个民族的气韵留在了这美妙的人间,宛转悠扬、蜚声海内外。沂蒙山就这样被一首歌唱响了,青山不老,万物不尽。

我就是在这首歌的韵味里飞向沂蒙山的,而我这次的飞行目的地是临沂。在我最初的想象里,古称琅琊的临沂应该位于大海边,有座座岛礁,有嶙峋怪石,有白浪滔天,有海市蜃楼……抑或是黄土高坡以及无边无垠的青纱帐。然而,她却座落在沂蒙山腹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临沂都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

当天飞机晚点两个小时,直到傍晚时分才飞抵临沂机场。坐上接机的汽车,径直开往临沂市区的报到处。车窗外,我看见了那开阔的水域以及绵延的河流、如织的车流和高高的大楼,浓郁的现代气息扑面而来。入住下来,这座水城已是灯火辉煌。后来我才从当地的朋友那里得知,汉武帝曾亲临沂山祭祀,祈求祥瑞;清康熙皇帝御题“灵气所钟”,乾隆皇帝巡游山东时曾留下“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的名句,说的就是临沂这个好地方。

到了临沂,就得去听有关红嫂的故事。

“山东的中心在沂蒙,沂蒙的中心在沂南,沂南的中心在常山。”所以,要听红嫂的故事自然要先去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时值九月,这座仿古村落里枇杷树正绿。

很难得的是,常山庄村还保留着沂蒙古村的风貌:一条条石板巷依山势曲折延伸,一座座石头屋错落有致;石板路、石板桥、石头墙、石头屋……清一色的石头建筑,古朴沧桑。据说,沂蒙山石头屋用的是一种名为“干插墙”工艺,不用石灰或水泥,而是用石块整齐垒砌,靠石块之间的错缝勾连,让每一堵墙连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不过,眼前的这些石头屋看起来还算比较新,也过于整齐,看来是重新修葺过的。村子里的居民都搬到不远处的新地方,常山庄村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一座座有几十年历史的老石屋,修复后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我轻轻地走过那幽深的石板巷,走过那石板桥,那些残破的老石屋和那些茅草屋一一从眼前掠过。突然,天上下起了小雨,濛濛细雨中,我听到了乳汁喂伤员的动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明德英。

这个故事发生在1941年冬天。那时候,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有一天,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 “反扫荡”中负了伤,冲出敌人包围圈后,他跑到村落的西河岸边,在坟茔、树木间不停地躲闪、奔跑,敌人在后面不停地追赶、寻找。见此情景,明德英迎上前去将小战士拉进自家低矮的窝棚里,将他藏在自家的床上,并盖上一床破烂不堪的被子。不一会儿,两个日本兵追了过来,窝棚的门矮得低下头都难走进去。日本兵发现明德英是个哑巴,就比划着战士的身高,问她见到那个小战士没有。明德英毫不犹豫地朝西山指了指,两个日本兵急忙朝西山追去。日本兵离开后,明德英发现小战士因伤口流血过多,已昏迷过去。怎么办?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来不及多想,毅然将乳头塞进小战士的嘴里,乳汁一滴一滴滴进战士的嘴里……小战士终于得救了。随后,她又和丈夫杀了家中仅有的两只鸡,做成鸡汤,一口一口地喂给小战士……半个多月后,小战士伤愈归队,重返战场。

解说员告诉我们,在沂蒙山区,像明德英这样的红嫂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是“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当年的八路军以及后来的人民解放军怎么也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当地老百姓的理解与热情、关怀与慰问,都说军民一家亲,早已远离战争的我们,并不懂得那是一种怎样的相爱相惜与深情似海。

“红嫂”,是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妇女共同的光荣。在常山庄村流连的时候,更多有关红嫂的动人故事接踵而至——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期,在八路军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她们毫不犹豫地拆下自家的门板做担架,扒下房屋上的干草喂军马,找出珍爱的陪嫁布做军鞋,拿出仅有的粮食献给子弟兵,将最后一个亲人送到了前线,甚至,她们可以为保护党的孩子而献出自己的骨肉,可以为保存一封烈士的遗书而毁家无悔,可以为一句诺言而坚守终生……

就是这些红嫂们,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毅然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担,把慷慨无私的崇高情怀展现到了极致。当我在一间展览室看见这样的字眼:“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我的眼眶很快湿润了,这种大爱情怀,不就是红嫂精神的本质所在么?

天上的小雨仍然在下,内心却大雨磅礴,耳边顿时响起那首余音绕梁的《沂蒙颂》——

蒙山高

沂水长

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

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

情深意长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

……

“崮”,宛若世外桃源,恍若精灵居所。当等到“崮”这种奇崛的形态一个个如花朵般映入我的眼帘时,除了赞叹,更有惊奇……当地的朋友告诉我,到了秋冬时节,“崮”会带给人一种大漠荒凉之美,丘陵上一个个美丽的“花骨朵”——落叶、斜阳、山头尖角,处处给你以云漫之美。山东诗人桑恒昌给《崮》写了一首诗,诗句形象且诗意盎然:“什么是崮?/就是/大山的肩上/有一颗头颅。”

而山东的“崮”,主要分布在蒙阴、沂水、沂源等鲁中南山区,有“沂蒙72崮”之说,形成了美丽的沂蒙“崮”群,著名的孟良崮即为其中之一。孟良崮位于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相传宋朝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而得名。说起孟良崮,就得说说1947年那场闻名中外、震惊寰宇的惨烈战争,它使沂蒙山的孟良崮变成了一座人民战争的丰碑,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1947年的山东战场,国民党军以其精锐的整编第11师、第74师和第五军为骨干编成 3 个兵团,成弧形向鲁中山区推进,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与其决战或北渡黄河。这一年的5月,华东野战军奉命将主力部队后撤至莱芜、新泰以东地区隐蔽待机出击。得知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撤退后,国民党军3个兵团向博山、沂水一线急速推进 。5月15日,华东野战军对整编第74师形成了四面包围,激战到第二天上午,全歼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被击毙,葬于崮下。

为了纪念这场战役,于是有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我来到这座纪念馆的时候,当然首先得研究一下它的外形,纪念馆的外形是两个红色的三角形战旗,两个战旗形成孟良崮大崮顶山形。解说员告诉我,整个纪念馆高19.47米,建筑外墙上镶嵌着194700颗子弹壳,两者都象征着孟良崮战役于1947年打响。

特别让我震撼的是,纪念馆外面的建筑镶嵌着的子弹壳,似乎是在提醒人们,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当年经历着怎样的一场枪林弹雨,那些子弹壳,也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战役的惨烈与残酷。

伫立在纪念馆前,我注视着陈毅、粟裕侍马而立的大型花岗石塑雕,他俩是孟良崮战役的指挥者。来到纪念馆的后面,我看见了树林里一排排烈士的墓地,而墓地的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将军逝世后,他的部分骨灰埋葬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其中就有孟良崮,他要与他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而粟裕将军墓后为英烈亭,亭内耸立烈士英名塔,塔身镌刻着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2800多名烈士的姓名。

不知不觉间,我来到了纪念馆右面的“沂蒙情”雕塑园。雕塑园取“山”、“水”、“胜”的首个字母形态,设计成了一个S形的大峡谷形态。两边山崖象征蒙山,中间河谷象征沂水,诠释着“民兵是胜利之本”的主题寓意,而“党群血肉联系”“军民鱼水之深”“民兵团结胜利”三个展览的主要内容,是由35组240个人物组成的雕塑群。雕塑采用圆雕、半圆雕、浮雕等形式,艺术地再现出沂蒙气势恢宏的革命历程,真实地展示了兵民团结的巨大威力。

看着眼前的雕塑,我不由得想起了电影《沂蒙六姐妹》中的一个动人的细节:新娘月芬带领众姐妹扛起门板,跳进齐腰深的河水架起“人桥”等场景。后来我才知道,真实的“女子火线桥”故事也发生在马牧池乡,地点就在万粮庄与崔家庄一带的汶河上。

据相关史料记载,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打响,红嫂李桂芳接到命令:“部队要急行军经过,命令你们5小时之内架一座桥。”齐腰深的河水,20多米宽的河面,没有建桥的材料,并且只有女人在家,这一下可难住了李桂芳。经过群策群力,大家决定拆自家的门板做桥板,用人当桥墩。当晚9时许,华东野战军的一支队伍急行军而来,随着李桂芳“架桥”的一声令下,妇女们肩扛门板跳进了冰冷的河水当中,霎那间,一座人桥奇迹般的出现了。看着眼前这一切,战士们不忍心从人桥上通过,李桂芳急了,大声喊道:“同志们,时间就是胜利,快过桥……”随后,整整40分钟内,一个团的战士从32名妇女柔弱肩膀架起的人桥上通过了。而这些妇女中,有的当时还怀有身孕,有的妇女因此落下终身残疾,一生未能生育……

沂蒙,真的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百万人民拥军支前,10万英烈血洒疆场”,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后来被概括为沂蒙精神,而沂蒙精神又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一提起沂蒙精神,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解放战争年代沂蒙人民推着独轮小车,带着煎饼、大葱支援前线的动人情景。

离开沂蒙山很久了,我仍然能想到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也能忆起那些摊煎饼的鏊子、做饭的大锅,风箱、土灶,磨面的石碾、石磨,还有纺线车、织布机、小推车等等。面对沂蒙山,我的四川老乡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说过:“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听了沂蒙山的故事,我才真正地理解了什么才是人民战争。“是的,人民,我一边写作,一边寻找和赞美这个久违的词。就是这个词,让我重新做人,长出了新的筋骨和关节。”作家李修文的这段话,恰好能契合我在沂蒙山参访时的心情。

离开临沂的头一天我们去了天蒙山。那里峰峦叠嶂、群山环抱、林木繁茂、溪洞纵横、山清水秀,更为重要的是,《沂蒙山小调》就诞生在那绵延的山中。

晴空万里,山中寂静。没想到的是,天蒙山东西绵延50余公里,南北跨距20多公里,用“逶迤”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我不想看山中的古遗迹,也没胆走过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我只为《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而来。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经典民歌,属于小调,它诞生于山东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而这个村就在天蒙山的山中。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曾是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勤机关经常活动、驻扎的地方。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印刷所都曾长期驻扎在这里,至今遗址犹存。究其来源,《沂蒙山小调》源于沂蒙山区的花鼓调, 1953年秋,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李广宗、王印泉、李锐云重新修改记谱,将原来歌词中的抗日主题,改为歌颂家乡的主题,后面又续写了两段歌词,定名为《沂蒙山小调》,从此《沂蒙山小调》正式版本诞生。后来,《沂蒙山小调》与《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民歌,“沂蒙好风光”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2020年9月14日,我们进入天蒙山中,一进山,就听见当地传唱人唱起了那动人的歌声——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高粱(那个)红(哎)豆花香,

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

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得好,

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越往山上走,就知道了更多蒙山的历史。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曾结伴游过蒙山,李白曾留下“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潀云汉来”的不朽之作,杜甫也写下了“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的佳句。我站在两位大诗人的塑像旁边留了影,便紧赶慢赶下山去,走得有些累了,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我一边喘气一边观赏“亚岱嶙峋奇万壑,晨钟暮鼓鸟鸣翩”的景致,这才感觉到齐鲁大地上的山虽然没有四川的高山那么高,却很是险峻。看得久了,不免眩晕。此时,再看一眼身边烂漫的不知名的山花,这才平复了有些紧张的心情。后来才明白,八路军115师指挥部当年在这里领导山东军民英勇作战,建立和扩大了山东各个抗日根据地,不就是靠的这山的险峻吗?

从天蒙山回来,已是夜晚。临沂的夜景很美,美到你不肯挪步。那一夜,当地的作家朋友陪我们去沂河边看夜景,黑幽幽的沂河水一浪接一浪向岸堤边打来,跳跃着欢唱着,河岸上,父母带着孩子在悠闲散步,相偎相依的情侣在絮絮低语,为静静的沂河平添了不少浪漫情怀。远处楼宇的霓虹灯与桥灯,星星般闪烁着并真切地倒映在河面,犹如串串珍珠……就连早已看惯了城市灯火的作家阿来也拿出手机,拍下了临沂夜晚的美丽景致。

在临沂的几天里,我尝过临沂炒鸡香嫩的美味,也品味了沂蒙煎饼的脆酥,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一只鸡能活着逃出临沂”,可见临沂人对于吃鸡的热爱。在品尝沂蒙美食的同时,我更了解了沂蒙山的巨大变迁。八百里沂蒙山水,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之地,而今已变成全国著名的商品交易市场,每天数十万客商进出沂蒙山,激活了沂蒙经济,临沂批发城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十大批发市场前三甲,仅次于浙江义乌,居全国第二,于是有了“南义乌,北临沂”之说。沂蒙山由“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到自强不息的沂蒙人“买天下、卖天下”,不能不说是沂蒙精神创造的又一大奇迹。

在临沂的几天里,参会的作家阿来给当地的不少作家朋友签名题词。在给当地一位散文作家题词时,我看见他这样写到:“沂蒙山高,但不是海拔,而是精神标高;沂水悠长,但不是地理,而是情感深远。”那一瞬间,我释然了,沂蒙小调里的那个沂蒙,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精准概括,直抵人心。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