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赵善俭的头像

赵善俭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3/23
分享

上甘岭英雄步枪

军工历史题材

      上甘岭英雄步枪

作者 兵器淮海集团 赵善俭

《跨过鸭绿江》正在热播,看到我厂生产的大口径炮弹怒吼歼敌,想起我们光膀子拼命大干的场景,热血奔涌,已在前一集作了叙述。本集接着讲述军工英雄给自愿军造枪的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耗去当年我国GDP60%的财力。迫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我军战士手中的枪械也是五花八门:解放战场缴获、国内正在剿匪作战的“马克沁”重机枪全部调配给了志愿军,有购进苏军的冲锋枪、转盘枪以及半自动卡宾枪。

上甘岭反击前、我军开展“冷枪冷炮运动”,战士用中国兵工制造的狙击枪以及半自动步枪,冷不丁打过去“一枪毙命”,然后迅速钻进坑道,敌军连连丧命、很是头痛。但造枪非一日之功,“十年磨一枪”,研制初期的艰难,记录了中国军火英雄的奉献。

(一)

话说在1952年深秋兵器全国群英会上,我见到了朱德等中央领导,也见到了众多兵工英雄。我军“短突击步枪”、“半自动步枪”和“狙击枪”的发明人刘贵福、沈鸿、孙云龙获得“人民兵工英雄”荣誉称号。会上宣布:我军“狙击枪”及“半自动步枪”经朝鲜战场考验正式批准“定型”,通过量产认证。“解放”牌狙击枪和半自动步枪命名为“上甘岭英雄步枪”。

兵器系统,从八路军黄崖洞兵工传下来,同志们之间喜欢称谓“师傅”。刘贵福师傅,看上去四十出头的年龄,中等身材,有点驼背,偏瘦的脸稍长,面额稍稍凹些,沉默寡言,走路也爱低着头。会下,当我满怀敬意,喊一声“刘师傅”笑着和他握手时,他那双粗糙有力的大手握得我好疼,也让我随之一惊,他却没事一般,坦荡一笑。

群英会期间,刘贵福穿一身八路军旧军服,他胸前的口袋里,总别着两枝削得尖尖的铅笔,口袋里装一个小小的记事本,画着机械图片、方程公式、化学符号。

刘贵福在兵器行业,因造枪出名,人称“枪王刘”。从小崇拜英雄的我,出于对“枪王刘”的迷恋和崇尚,我很想知道他的经历、他的传奇。踏着他走过的足迹,寻觅他的军火英雄之路。听指导员说,他还是延安时期受到毛主席接见的造枪高手、射击神枪手。

(二)

刘贵福出身贫寒,生活磨练、性格倔强,记忆里老辈人告诉他祖籍山东。1904年山东大旱、颗粒无收,爷爷闯关东,一路乞讨、经历千辛万苦、落户在东北松花江北岸一个叫七里屯的村里,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到十三岁,后随父母入关谋生,来到太原。

早年刘贵福在太原胜利街军工厂枪械车间干维修钳工和枪械修理,车、铣、铇、磨、镗,各种机床操作手到拿来。他随身三件宝“榔头、钢錾和锉刀”。用他们的行话说“十年熬个好钳工,机器修理样样通”,他的师傅要求他极为严格,训导徒弟时总喜欢操着西山口音说:“钳工、钳工,除了不会生娃儿,什么都应当会”。

青年刘贵福深知为学到技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青年时他挨过师傅的打骂,也讨好“一支烟、一壶茶”侍候过他。为了练一身过硬的本领,学徒时,他的左手食指和母指交汇的“虎口”处总是被榔头反复砸得“鼻青脸肿”,光锉刀不知锉废了多少把。他右手握着镶有木把的锉刀,左手捏着锉刀的把尖,平平锉过去,半根头发的精度“丝缪”不差。因他在家里排行老三,果敢坚毅、又钻研技术,工友们称他是“拼命三郎”,在工友中很有威信。

“枪王刘”有个习惯,自己的工具柜从不让别人翻腾,大小工具各放各的位置,小型精密工具总是藏在小巧的金属盒子里、随手即取。别人和他借工具时,他总是十分吝啬,用后必须及时归还。每次用钝的钻头,他总要另收起来,工闲时修磨好,放置归位。这样,他干活时,实有“准备工时”极短,出活极快。六十年后,从日本传来《全面质量管理》的书本上称之为“定置管理”,在中国国防企业率先推广,这是后话。

“枪王刘”随手拿起一块黑色金属,在沙轮上一磨,就知道是铁、是钢、还是合金。他更有绝活:一段铁块往地上一扔,就会自信地告诉你:这是低碳钢(铁)、中碳钢(结构钢)还是高碳钢(工具钢)。接近他的人知道,他最喜欢称呼他“刘师傅”。他这样身怀绝技的人,如果在新中国新时代,堪当“大国工匠”。但在阎锡山的太原军工厂,他却是一块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废铁”,租住在一个叫“尖草坪”脏水横流、灰天扬尘、盗贼肆虐的贫民窑区。

(三)

刘贵福的青春,经历了狂风急雨战火的洗礼——

华夏蒙难,倭寇猖狂!1931年“9.18”日寇侵占东北六年后, 1937年注定是个灾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日寇全面侵华。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挺进山西。11月2日“忻口”战役结束、日军打开了南下的大门,太原危如朝露。11月5日太原沦陷,阎军溃逃,刘贵福所在的工厂遣散。

太原失陷,刘贵福一腔热血参加了我党实际控制下的山西抗日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1月初冬的那个夜晚,首长秘密找他谈话:“你在咱们决死队训练英勇无畏,是一条汉子。你的‘誓死打鬼子’决心书我也看过了。为了打鬼子,我军后方更需要你。”刘贵福呶呶嘴,带着上前线、杀敌寇的满腔仇恨刚想争辩,首长展手示意制止。

随后,首长扭头朝里屋喊了一声:“孙云龙同志出来!”,从隔壁低着头走出一位决死队的年轻战士。首长严肃地问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是什么?”,战士回答:“报告首长,一切行动听指挥!”大家无语,空气寂静的简直要凝固了,这话也是说给刘贵福听的。原来大学生孙云龙因不能随决死队上前线打鬼子,在闹情绪。他打量一眼身边的孙云龙:戴眼镜,瘦高个儿,睿智机警,笔直的身材,二十五六岁,沉稳自信、激情阳光。

半晌,首长缓缓地说:“同志们:毛主席确立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日本是岛国,资源贫乏、战线过长,侵略战争、失道寡助,持久抗战日军必败无疑。打仗靠军队,军队靠什么?‘武器是战士的第二生命’,战斗的胜利更需要有枪有炮!”

首长接着亲切地交待:“根据你俩的‘军械制造’专业特长,到后方有更重要的工作。你们回去后,再秘密联络一些政治可靠、矢志报国、有业务专长的工友,报过名单来。”显然,这是大胆且有远见卓识的决定,人民军工惜才爱才,从撤离的晋军兵工厂网罗人才、机不可失!

三天后,刘贵福秘密联络到十五名进步工友,经决死队初步政审,开出了介绍信函,首长并秘密指示:目前虽为国共合作,但反共顽固派总是百般阻挠共产党八路军壮大,阎锡山旧政权沿路层层设置路卡,严格盘查。现在同浦线交通瘫痪,你们要师徒相助、分散行动,以难民的身份和打扮,夹在逃难人群中,仨仨俩俩,各自赶路,于11月中旬到临汾八路军办事处报到。如果情况有变,月底前到西安七贤庄1号集中。

首长强调:“回去按交待的准备,记住地址并严格保密、严守纪律。”因临汾城是“阎老西”的临时首府,晋绥军重兵集结,国民党特务横行,八路军办事处只好秘密设在城西北十里外的乡村。为了保密起见,刘贵福和他联络的工友们约好“十天后在洪洞碰头”,暂且不表。

只说,这里首长布置了“更重要”的任务,刘贵福顿感矢志报国、千钧在肩。出发前,他把多年来陆续收集的机械制造“工夹量具”装进他巧手自制的白铁皮箱内。行话说:“三分手艺、七分工具”,他视工具、量具如生命,在他的眼里,一把游标卡尺、一具车刀、一付铣刀、一支钻头、一盘沙轮、一盒卷尺、一张研磨纸甚至一包枪械“表面磷化处理”溶液的配方都是视如宝贝,形影相随。

随后,细心的师徒俩进行了“食宿行”的筹划,并按首长嘱托,把早前秘密收罗的各种机械加工的工具量具、专业书籍带上。因为要一起上路,冰雪寒天,刘师傅还特意观察小孙御寒的衣物、脚码和布鞋。

师徒俩小炉匠衣着打扮,把介绍信缝在褴褛的棉衣里,跟随着“忻口战役”溃退下来的散兵、伤员以及哭天抹泪的流浪难民潮,由小店出发、一路西南,经祁县、平遥、介休、灵石向临汾方向的秘密征途。

“保证完成任务!”,他师徒临别时给首长肃立敬礼,一诺千钧、郑地有声的回音,时时荣绕在耳畔。乱世路险,匪祸横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四)

1937年的冬天特别冷,刚进入11月就是“立冬”,白雪皑皑,朔风裹着雪球“嘶嘶”地呼号,风雪吹在脸上像针扎一样的疼,三晋战乱、哀鸿遍野。寒流里,太原通往临汾的土公路上,汇聚成一望无际的人流车流,拥堵不堪。行进的挑夫、马车、独轮车夹杂着妇幼的哭喊声、车上的犬吠声以及笼子里鸡鸭的噗翅声。坐在大车上的人,像是殷实人家,一夜间沦为逃亡的难民。

战时乱态,铁路瘫痪。沿同浦路南行中,他师徒时而小站周转,时而马车捎脚,时而挑担徒步,野餐露宿。从忻口溃败和太原溃退的晋绥军有气无力、散散懒懒地南撤,刘贵福指着他们装备的不同枪械,时不时地悄悄介绍给小孙:

“看,这个长枪,那是日本造‘三八式’步枪,其原型仿制德国‘毛瑟步枪’,因枪机盖上有一防尘盖,这种枪又称‘三八大盖’,全长1275毫米,装上刺刀长度1663毫米,这种枪的口径6.5毫米,但瞄准基线长,精度好,有效射程可达600米,但1公里远外仍有杀伤力。”

“瞧,那些短步枪,是1904年清庭洋务运动引进的旧‘毛瑟枪’又称‘汉阳造’,因采用全长式枪管套筒,俗称‘老套筒’。‘中正式’是1935年才引进的德国改良后的‘毛瑟枪’。

刘师傅看一眼行进中的晋绥军,接着说:“‘老套筒’重量轻,全重也只有六斤多点,士兵中也有叫‘烧火棍’,枪长995毫米,弹药口径7.92毫米,弹径8.20毫米,枪管长442毫米,枪口初速640米/分,表尺射程可达1800米。老套筒刺刀长度和三八大盖一样长,都是400毫米。老套筒缺点是,装弹退弹困难、抽壳可靠性差,不能使用尖弹,又易炸膛,这是德国‘一战’的淘汰货给了中国,后来虽有改进,但装备年代久远,阎老西这里什么‘制式’都有。”

“再看那种最长的枪,那是法国夏塞波步枪,后膛装弹,早期使用打击雷管点火,太落后了。”刘师傅指点着穿得破烂的民团说。

看着穿灰军装的晋绥军和穿黄军装的中央军的车队向南急驰而去,刘贵福遥望北方的抗日前线,自言自语、叹息声声,口里喃喃:“跑的比兔子还快,奶奶的!”。

那个冬日的上午,路上又过来一队穿黄军装的卡车队伍,“看这个大家伙”,刘师傅指着车上拉的重机枪说:“那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名枪‘马克沁’重机枪,枪重54斤多点,口径11.43毫米、弹头大,每分钟射速子弹600发,射程可达1000米。更有意思的是,枪管靠水冷却,山地作战找不到水源时,靠战士集中尿液给机枪先‘喝’后打,你说有意思不?”小孙笑一笑,“那原理上应该是机枪连续速射产生高温,枪管就烧红了,把重机枪的枪管泡在水里,那是用水给枪管降温哩。将来如果枪管的材料用上特殊钢,那,那就不用水冷了。”小孙说完,又补充一句“打跑小鬼子,建立新中国,到那时我要用特殊钢造出重机枪。‘马克沁’找不到水了还得积士兵的尿液,机枪连续射击、尿煮沸了臭气熏天,这可苦了机枪手哟。”这些话题虽然狭义,却让师徒俩志趣相投,小孙的志向和理论功底,刘师傅顿感孺子可敬,对小孙刮目相看。

令孙云龙没有想到的是,刘贵福说到“枪”如数家珍,多种枪械性能特点、材质结构、原理数据都这么一清二楚。

让刘贵福更没有想到的是,孙云龙是个严谨细心、思维缜密、思路条理的人。白天路上他指指划划给小孙说的各种枪械的技术性能、战术指标,晚上住下旅店,无论多么劳累,他都要整齐抄写到本子上,还制成整齐的表格,左侧按序号排列枪械名称,右边依顺序在“口径、弹径、重量、长度、初速、表尺射程、瞄准基线”对应的一横表格下,填写相应的数据并不停地核实、注明相应的强项、缺陷。他还用铅笔画出白天看到的各种枪械立体草图。这让刘师傅赞叹不已!

路上,师徒俩从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建颐和园,到“甲戊”中日战争之痛,又回到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引进德国技术办“汉阳枪厂”的话题。刘师傅说:“清朝末年引进德国技术办‘汉阳造’,北伐军推翻清朝打出的第一枪也是用的‘汉阳造’。毛主席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就看枪杆子掌握在什么人手里。”小孙认真地点点头,突然小孙问:“师傅,咱们这次去延安,能见到毛主席吗?”,刘师傅满怀自信但不露声色,不再言语。小孙巴不得快点儿走。每当走累了的时候,这一闪念,又加快了脚步。

战乱年代,行路艰难。由于工具箱外观精致沉重,小孙的书提箱也是沉甸甸的,被外人误认为是金银财宝,沿途不断遭到车匪乡霸的跟踪眼盯。

一个中午,在介休地界的小饭馆里,三个恶霸觊觎箱子许久。师徒俩刚要了两碗刀削面要吃,俩贼伸手就抢,被小孙夺住。其中一个领头的,眼睛里冒着凶狠的绿光。“枪王刘”瞅一瞅四周,乡霸没有同伙。突然,他伸出粗壮的左手抓住对方手腕,捏得对方“嗷嗷”直叫。说时迟、那时快,猛不防他“嗖”地一下,掏出自制的精巧小手枪,大喊一声“蟊贼,奶奶的!”,吓得三个恶人瑟瑟发抖,屁滚尿流地跑了。

因为有任务在身,不便路途纠缠,师徒俩饭也不吃了,起身就走,混在逃难的人群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干渴难耐、饥肠辘辘,旷野里时不时抓起一把雪,喂到嘴边,他俩疲惫的身躯在饥寒交迫中被呼号的北风、卷着雪花驱赶着,艰难地向南跋涉。

沿途他师徒俩、用修锅补灶辛苦挣来的钱,买成当地的特产“西厢”白酒配以烧鸡,然后对着南撤的“晋绥军”零散溃兵晃悠,引得对方直流口水。晋地又逢国共合作、晋军放松了警惕,溃兵也饥饿难耐、见酒生瘾,一路上他竟换得二百多发子弹。

十天后那个滴水成冰的早晨,呼号的北风里,15名工友在洪洞汽车站外汇齐,由刘贵福带领,经甘亭村、屯里村南行,后秘密过汾河向刘村走去。

(五)

1937年底烽火燃眉的刘村,村北是八路军北方局首脑机关和驻临汾办事处所在地,村南是刚刚招幕的八路军“学兵大队”数百人正在冒着严寒集训,这里就是战时的军校。

北风里传来嘹亮的歌声“铁流两万五千里,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刘贵福、孙云龙等向八路军办事处报到后,生活起居暂住“学兵大队”,一起接受军训,等待去延安的车辆和队伍同行。全国有志青年一批又一批的到来,给这里带来了蓬勃朝气。

五天后,刘贵福带领来临汾的军工战士,乘一辆办事处安排的卡车,踏上了经风凌渡过潼关,西行280里入西安,再北进900里到达八路军秘密兵工厂的千里征程。

随同前往的另一辆卡车里满载从晋南收购的棉花,三个月前八路军三个师星夜挺进抗日前线,都没来得及换上冬装,我军服装厂原料告急。因路途游击区时有土匪出没,7名战士跟车武装押运警卫。

1937年11月“小雪”时节两天后的一个上午,卡车来到黄河北岸,等待过桥。刘贵福等军工战士第一次看到传唱中的黄河——中华的母亲河!激动不已,有的欢呼,有的歌唱。

刘贵福师徒们下车,来到风陵渡北岸一个叫“凤凰嘴”的黄土坡上,第一次看到河床宽阔的大黄河“凌汛”期、在此北下90度弯、向东拐去。遥望南面的潼关,孙云龙“抑扬顿拙”朗诵起北边不远处鹳雀楼上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章,激起“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诗兴,抒发对华夏文明的厚重情怀。

刘贵福心中欣赏小孙的才情横溢。举目黄河沿岸的风光和河面的冰凌,在眼中,仿佛看到黑土地上那迷人的山麓,松花江北岸那蜿蜒的河谷、七里屯旁那悠然的溪流、天空那美丽的云彩,还有树枝上那洁白如玉的冰晶“雾凇”,他思念亲人、江山如画。然而,这一切,却任由日寇的铁蹄蹂躏,他心中十分沮丧和愤怒,嘴里不停地自言自语“小日本,死去吧,奶奶的!”。

国土丢失,撕心裂肺。他红着眼圈,低头独坐在凤凰嘴的雪地上画圈圈,大圈里套着中圈圈,中圈里又有好多小圈圈。此刻他在遥望着沦陷的东北、遥望着沦陷的太原,思念着家乡七里屯、思念着他家里的亲人,任狂风“嘶嘶”地呼号、卷着地上的残雪吹进破套旧絮的衣洞里。此刻,枪王刘不停地自言自语:“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国,哪有家呀?”, 他泪湿衣襟。

冬日晴空无一毫,刘贵福站起来,向西眺望,云深处峰峦叠障。刘师傅告诉小孙:那可能就是古代无数英雄侠客豪士“论剑”的圣地华山,它耸入天庭、壁立千仞,正是秦汉的脊梁!小孙兴奋起来,面朝黄河,双手举肩,脱口而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激动中,小孙又想到民族英雄岳飞和他用“血书”写就的绝句,他摘去眼镜,口若悬河:“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听到这里,不善多言的刘师傅也激情奔涌,“喂,书生!”他第一次这样称呼小孙,“最后几句你给我再说打说打。”小孙认真地说:“在南宋风雨飘摇的年代,岳飞精忠报国英勇抗金,南北转战八千里,经历多少烽火战事、叱咤风云。岳飞蒙冤受刑,临死前咬破手指,写成血书,血书的大意是:想到国家的奇耻、尚未洗雪,百姓臣子的愤恨难消,直气得怒发冲冠。岳飞说,假如我的生命尚存,我要满怀壮志,驾驭战车踏平贺兰山远征敌寇。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收复失地,朝拜故都。‘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岳飞铁血英魂、多么壮怀激烈!国仇冤恨、怒火中烧,英雄千古!”

孙云龙接着说:“当年的金国,就好比现在的日寇,是侵略者。岳飞是宋朝抗倭名将,我们要像岳飞那样立下雄心壮志,誓死赶走小鬼子!”刘师傅骂一声“小鬼子去死吧!奶奶的!”,只见他两目圆睁、嘴唇发红,鼻孔颤动、咬牙切齿,一脸怒不可遏,双脚竟不停地蹭出了雪地下的冻土。他暗下决心:誓死赶出倭寇、强军报国!

师徒们处在极度的亢奋中,对抗战打鬼子是“秤砣铁了心”。小孙遥望着黄河壶口瀑布那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景象,又带头放声高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端起长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刘师傅和着小孙的节拍,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放声粗犷的歌喉,歌唱着,咆哮着……

师徒们放眼“凤凰嘴”的右侧,一队队八路军队伍斗志昂扬正渡过黄河向东开拔。眼前,那熟悉的长矛、大刀上的红丝带,那崇尚的镰刀斧头旗帜在风中飘扬,枪王刘瞅瞅队伍里的装备,总觉得少了些“真家伙”,一阵酸楚,一阵难过,一阵着急,一阵磨拳!

寒风中,同车的军工战友们唱起在学工大队学唱的歌曲:“铁流两万五千里,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钢刀插在敌胸膛!”雄壮的旋律荡气回肠!朦胧中山西青年决死队和学兵大队的战友们、向日寇冲锋陷阵的喊杀声跃然眼前。刘贵福顿感:脚下这片土地,面对熊熊烈焰,浴火重生,在灰烬中涅盘,留给华夏大地的是生命不灭的希望!

凤凰嘴小憩,刘师傅发现小孙的布鞋都磨得张开了口,给他从行李包中取出一双新鞋,要他换上,这让小孙意外惊喜,倍感温馨。其他战友们也忘却了疲劳、饥饿和寒冷,抖擞精神,乘卡车经华山北麗,一路颠簸,向北远行。

驱除敌寇的钢铁信念、首长的秘密重托、刘村镇八路抗敌的豪情壮志,给了他们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动力。刘贵福等一批早期的八路军军工战士千里迢迢、追逐梦想,心驰神往、激情万丈!向着英雄用武的战场,向着军工施展技能的厂房,向着令敌人胆寒、造枪造炮的八路军秘密兵工厂奔去。

(六)

1937年“小雪”后的第三天,天空飘起了雪花。两辆卡车一路过潼关、经渭南,北进铜川向陕甘宁解放区开去。

陕甘宁解放区南端边域旷野林密、沟壑纵横。战乱年代,这里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土匪活动猖獗。那个傍晚,当卡车行至“柳池山”一个叫二道沟的地方,突然,前面的货车被土匪设障拦截,前边枪声大作。坐在驾驶室里的八路军战士开枪还击。土匪也害怕红军,开始时,土匪围而不攻,喊话要求留下车上货物走人。

前后两车相距五六十米。欧班长是一位长征过来的红军老兵,作战勇猛且富有战斗经验,他和战士坐在后面车箱里,与前车保持距离,荷枪实弹,就是防备不测,随时投入战斗。听到枪响,班长一声唤,“啪”的一个箭步,带领后边车上的四名战士迅猛持枪跳下,像兔子一样疾跑,瞬间占领附近有利地形。

紧急关头,刘贵福安抚工友蹲在蓬布车箱内,也紧跟欧班长,迅捷猫腰向附近制高点奔去。欧班长向土匪喊话:“我们是八路军,车上是抗日物资,请你方清理路障放行!”,班长重复五六遍“车上是抗日物资!”、“车上是抗日物资!”对方无以应答。土匪发现八路人少,回应的只是零星的枪声和当地方言“留下买路钱,就滚!”的叫喊声。

一会儿,灰头土脸、衣衫不整的二十余名土匪从左右两边压过来,“打”欧班长喊了一声,挥枪撂倒一个敌人,战士紧跟着射击。快过年了,或许土匪为了囤积年货而贪婪一搏,或许土匪为了越冬棉装而急红了眼。他们仗着人多势众,看到八路军只有七八条枪,大声咋咋唬唬、骂骂咧咧,叫着嚷着,喊着冲着。战士们为节约子弹,稀稀落落瞄准了才打,土匪见状更加猖狂。

家国情怀和追逐信仰给刘贵福虎胆豪气,关键时刻勇往直前、无畏无惧。只见他爬在地上,迅速掏出自制的手枪、向敌人射击。杀红了眼的土匪又一次发起冲锋。“枪王刘”向身边一位新战士使个眼色,取过他的“汉阳造”,“叭”、“叭”、“叭”,一枪打一个准,弹无虚发。接着他就地一滚,换一个位置,又是两枪,两个敌人应声倒下。眼见抢劫财物不行,又赔了十来条性命,土匪打红了眼。“枪王刘”地上又一个翻滚,藏在干草丛里,骂了声“奶奶的!”,稳稳举枪“叭”的一声,瞄准那个指手划脚、端盒子枪的家伙撂倒在地。众土匪见势不妙,抬起那个领头的就跑,作鸟兽散。

直到土匪跑远了,欧班长命令战士和车上的工友们打扫战场。自己和刘贵福站在高处持枪警戒。班长看着眼前的神枪手发愣,问道:“喂,刘同志,你不是才参加‘学兵大队’集训吗?”,“枪王刘”神秘地说:“我先前参加的‘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就和‘学兵大队’一样,都是‘红心’哩!”欧班长会意地点点头,树起母指。

原来刘贵福在太原兵工厂是“修枪校准”、“靶试验收”的射手,早就是玩儿枪的行家,少说也打过几千发子弹。欧班长和刘贵福一路同行,英雄相惜、志向相投,崇高的信仰、让他俩话语滔滔。

第二天卡车进入陕甘宁最南端的“照金”解放区,经过正宁、太白、南梁等县,处处是抗战的气息。墙上的醒目标语随处可见:“保家卫国、抗战到底!”、“誓死不当亡国奴!”、“八路军游击战,打得日寇早滚蛋!”墙上这些标语让孙云龙等年轻战士很开心,也让刘贵福很激动、他眼睛闪着亮光。尽管旅途劳顿,师徒们那份如梦似幻、愉悦放松的心情,无以言表。

三天后到达吴起镇,土路行程、曲曲弯弯,石子铺路、千里颠簸。临别“枪王刘”和欧班长依依惜别,并赠给他一包从晋绥溃军那里换来的尖尖的礼品。红军勇士高山景行的形象,感染全体军工新战士,尊于心扉、敬予英雄,更坚定献身兵器的崇高事业。

(七)

军委军工局1厂就建在吴起镇东南人迹罕至、人少地荒的黄土山沟里,没有门牌,没有像样的厂房,连通向厂里的马路都是碎石或煤灰垫就。简陋的木板皮钉成的大门外以及周围的山梁上,由八路军战士值守。东边不起眼的沟底那片荒凉潮湿的杂草下,挖出一口深不见底的水井。这里的黄土,上亿年积沉、粘实少沙。为防范敌人的轰炸和偷袭,厂房全建在窑洞里。为确保火工品贮存、靶场试验的安全,工厂远离村落约五六里远。

刘贵福、孙云龙带领15名军工战士报到后的当晚,工厂“列宁俱乐部”女战士送来了被褥和服装。歇息两天后,由厂政治部组织对新来的同志进行了“入厂教育”、保密教育和欢迎仪式。

军工宿舍区集体住在窑洞里。早晨,军工战士身穿八路军制服,由八路军警卫战士组织操练,八路们的歌声在黄土坡的山谷中久久回荡。

夜晚的厂区,繁星点点,听不到豪言壮语,却通宵机声隆隆、作业有序。昏暗的蜡光或汽油灯下,工友们有条有序地加班加点,机加工房车床飞旋,冲压工房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厂区周围,八路军警卫排战士荷枪实弹牵引着两条陕北牧羊犬,警惕地巡逻在工厂四周和山路口。

战时的军工,时间总是匆匆。三天后,工厂李强政委和大家见面,李强是长征过来的红军干部,中等身材、声若洪钟,方脸颧高、胸宽背阔,沉稳机敏、气势不凡。

会上做形势报告,李政委从“9.18”讲到“7.7”事变,从“淞沪会战”讲到“忻口会战”,一腔热血、满腹悲愤,第一句就特别让人难忘。他说:“同志们,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稍作停顿,目视全场,他慷慨激昂“武器是战士第二生命,后方造枪炮,前方打鬼子。你们都是英雄的军工!”,李强进行思想政治动员后,还亲自过问、周到安排新来的军工战士的生活后勤,师徒们倍感亲切温馨,旅程的劳累顿消。

1937年那个冬阳白雪的日子里,刚刚上班的早晨,让刘贵福一群新来的军工战士心灵震撼:厂门口用松枝搭起了英雄门,绣有镰刀斧头的红旗猎猎,彩色横幅随处可见。“列宁俱乐部”招集工厂的女工们,排立两厢,给穿戴新军服的八路军军工战士捧上手制的大红花,并插在胸前,新战士激动地“立正”敬礼、红枣核桃土特产塞满了双手,欢声笑语里装满温馨和幸福。

欢迎仪式后,由苏厂长带领新进厂的军工整队参观了简陋而充满生机的厂区。当刘贵福等得知他们是从1931年10月创建的红军首座军工厂“苏维埃兴国县官田军工厂”一路长征走来时,师徒们肃然起敬。

据苏厂长介绍:军工局1厂的机器设备,一部分是长征带过来的,有车床、冲床、铸模等;一部分是1936年红军东征山西时,缴获的机器、工具、原料,一路用骡马翻山越岭驮运回来的;还有一部分设备材料靠地下兵站冒着生命危险搞到手的。

刘贵福师徒抚摸着他们长征带来的大锤、铁砧、风箱、虎钳、铁炉、台钻,心如潮涌、感慨万千!官田军工踏千山万水、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烽火铸剑,仿佛是神话中的传奇!

烽火岁月的红色军工,是血与火的灵魂铸就,每一件装备都是用心血和生命换来的,在“不可能”中,创造着可能!

在对军工局1厂参观时,厂区墙上的标语和横幅,令人耳目一新、眼界顿开、摩拳擦掌:“流血流汗,誓死抗战”、“军工多流汗,战士少流血”、“军工的质量、战士的生命”、“从无到有、创新创造,一切为了前线”!

在火工工房,深邃的窑洞里,木板条搭成的长长的一排桌子上,正在进行手榴弹火工装配。上班时还站立门口、笑容可掬的女工们正一字排坐,全神贯注、小心翼翼、无声操作着,仿佛没看见眼前有人轻轻走过。对面墙上“一丝不苟、无声操作”的警示语仿佛就是对参观者礼貌的回音。这让热爱创新的能工巧匠刘贵福思潮涌动、灵感奔发、摩拳擦掌,孙云龙跟在师傅的背后,细细观察着现场,他总爱从技术角度思谋产品的性能设计、工装构思、工艺改进、批量生产效率提升以及军工质量和可靠性保障的过程控制。

参观中,厂长不停地介绍着。初创的中央军委“军工局1厂”,规模不大,约三百人。旧中国工业化基础薄弱、国民政府的封锁、烽火连绵的战争,建造兵器举步维艰。资金、设备、材料采购和工业化协作是制约军工厂的瓶颈。给刘贵福师徒印象最深的,初创的军工局1厂,由于设备工艺落后,工厂只能拼人力、靠吃苦。管理干部吃苦耐劳、带头苦干已是时空见惯。走进窑洞的工房里,大家工作服都是脏兮兮的,分不清谁是工人,谁是车间主任。重要岗位24小时人停机不停、三班倒。

刘贵福初来乍到,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边区一切都很新鲜,一切都使人感动、激动!

军工局1厂创业三年来,以工人赵占魁为榜样,开展劳动竞赛,军工队伍朝气蓬勃,展现着一种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巨大能量。工厂“列宁俱乐部”的墙上,贴满了赵占魁的英雄事迹介绍。

在后来的岁月里,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发出《关于开展‘赵占魁运动’的通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向模范工人赵占魁学习”的社论。军工局1厂工人赵占魁爱厂如家、勤奋敬业、忘我奉献、一心为公的创业精神,被边区政府授予“特等劳动英雄”,代表了延安时代工人的精神魂魄,刘贵福决心像他那样,创新创造、追逐英雄梦想,无私奉献给党的军工事业。

刘贵福等十几位军工战士来到红色根据地,虽物资贫乏、生活艰苦,却处处欢声笑语、士气高昂。他们对工厂的“列宁俱乐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孙云龙笔直的身材、阳光帅男,参观中总是吸引着青春女性的矜持、微笑和主动答讪。

这里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俱乐部主任是一位长征过来的女工部长,她介绍说:“模仿苏联的管理模式‘列宁俱乐部’主要职能是提高军工战士文化素质、思想素养,充实和丰富业余生活,追求军工战士爱厂如家。”刘贵福翻看着俱乐部案上的培训教材,主要有《马列基础》、《群众路线》、《抗日时局和方针》、《政治工作游击战争》以及军工专业基础等课本。

孙云龙对边区经济流通“体系”产生兴趣。解放区建有四千多个经济“合作社”,是商品流通的重要支承。除合作社外,军工系统材料、设备、工具外购还有一条秘密通道——隐蔽战线的地下兵站。

更有意思的是:红军进入陕甘,打下长城边上的盐池,除满足自给还外销,这和南方根据地生存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可谓天若有情天亦泪,天助红军、天助八路!这和江西苏区生存环境有天壤之别。

“军工1厂”实行军服、被褥、伙食供给制。此外,每月每位军工的零花钱5元,可在合作社购买肥皂、牙膏、毛巾、衣物等日用品。

后来才知道,延安时期连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月零花钱是5元,足见烽火岁月军工战士在解放区的社会地位之高,这让刘贵福一行新来的军工战士热泪盈眶。走出国民党风雨飘摇、贪污腐败、政风浑浊的迷雾里,终于寻觅到解放区风清气正的朗朗乾坤。战场的节节胜利,更使同志们干劲冲天。

1937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全民抗战,也给解放区带来了暂时的安宁。1938年的春天,华夏战事频传:南京大屠杀、汪精卫公开投敌,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在早春中开打。华夏乌云密布、黑云压城,前方急需军火。

长江当年是战略物资入川“唯一通道”,为了毁掉中国抗战力量最后的一点血脉,日军对长江沿岸至宜昌接连狂轰滥炸。工厂停产和搬迁、设备损毁和丢失,使中国仅有的汉阳枪厂、巩县枪厂停产三年,中国抗日力量枪弹告急!军火告急!

春节前,军工局1厂政委李强就已经调离工厂,秘密进行军事工业策划和筹备工作。由于在一起工作时,刘贵福提出过许多合理化建议被采纳,身怀绝技的刘贵福,深深地印在李强政委的心里。

战时的岁月,急星如火,延安决策层的窑洞里总是灯火通明。一个月后,1938年3月10日,中央军委成立军事工业局,总参谋长腾代远兼任局长,李强任副局长,负责筹划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工业建设。

这年,八路军主力东进山西后,延安留守部队防空危在旦夕。

那个时代,由于飞机空投没有电子眼,靠地面特务发报才能确定首脑机关、军工厂、弹药库等重要设施的地理坐标位置。延安一方面全民皆兵、边区军民严把细查日本特务,另一方面紧急加强防空军事力量建设。

边区地里的庄稼熟了,人们看着一年的好收成喜在眉稍,然而,危险正在悄悄袭来。11月1日,兵工局李强一脸严肃,第一次来找刘贵福,带来不好的消息:日寇要空袭延安!

为防范日寇突然的袭击,李强把“改装高射机枪”的特急任务直接下达到“军工局1厂”和刘贵福师徒俩肩上:紧急改装重机枪、变高射防空武器!按“特急”任务执行!

枪打飞机?现代人谁信?红军确有先例。1932年7月,红军用一支法国步枪,击中了一架飞机油箱,起火坠毁爆炸。1934年8月,红军长征途中,敌军飞机俯冲,红6团用轻机枪和步枪射击,飞机机身被打出许多窟窿。那个时代的飞机没有重装甲,也怕地面的枪弹。

1938年11月20日注定是个黑暗的日子。黑云压城,日军欺侮八路军没有防空武器,飞机首次在白天轰炸延安,首批十五架飞机由东向西直扑过来。紧急关头,也正是在这一天的黎明,经刘贵福师徒们在工房昼夜奋战,及时将“马克沁”机枪改装成高射机枪,天亮前迅速布置在延安各重要高地。

20日、21日,鬼子的飞机连续偷袭延安两天,在我军高射机枪的猛烈扫射中,鬼子的飞机不敢低飞、更不敢俯冲,无目标投弹159枚,空手而返,敌机二十天内,没敢再来。

当晚延安《新华电台》高调播报:“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从这一天起,我军有了高射武器”!刘贵福连续苦战,腰酸背驼、满眼血丝,脸色怠倦。军工局1厂的工友们把刘贵福举在头上,大家激动的热泪滚滚,有的在厂门外放起了鞭炮,列宁俱乐部女工扭起了秧歌,为军工骄傲、为军工喝彩!

(八)

转眼已是1939年的元旦,为了给八路军各根据地迅速培养技术骨干,军工局决定成立“延安工艺实习厂”,由刘贵福、孙云龙等人负责筹建,抗战的紧迫性,常常让刘贵福身兼数职、夜不能寐,像前线战士一样拼命鏖战,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小寒”的第二天,军工局李强副局长第二次来了,给刘贵福所在的“工艺实习厂”下达了“短突击步枪”研制任务!

李强副局长这次来,很特别,也令刘贵福等人紧张。李强还带来了延安大名鼎鼎的军械专家沈鸿教授。沈鸿不到四十岁,头发稀松见顶,带一副眼镜,和蔼可亲,他可是我军“军械”学术领域的权威人物。足见延安军工局当时对研制“短突击步枪”非一般的重视,可以说是军委深谋远虑,装备八路军“枪骑兵”急在眉梢。

李强穿八路军军服,一身戎装、一脸严肃,首先在相关人员参加的会议上进行政治动员:西北地区土地广袤,利于骑兵狂飙突进,纵横冲杀。据说“二马”把“阿訇”建在连上,称“军中阿訇”。以前红军西路军由于兵器火力弱,难以阻挡“二马”(笔者注:反动的封建军阀“青(海)马”马步芳与“宁(夏)马”马鸿魁,俗称“二马”)剽悍勇武的骑兵近战格斗和死命冲锋,吃了不少亏。

李强接着说:“目前,前线日军依仗其骑兵机敏、迅速、强悍等特点,对我八路军残暴、凶悍和血腥进攻,对根据地造成极大的困扰和威胁。为此,八路军东进的三个师目前都建立了骑兵团。延安军委骑兵团、边区留守骑兵团、绥蒙骑兵游击师也急需性能优越的‘短突击步枪’”。

李强指着案上的几支“样品枪”说:“我这里有老‘汉阳造’、有‘三八大盖’有‘中正式步骑枪’,这个‘中正式’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制式枪,只因为老蒋提了个建议,把枪改短了点、刺刀加长了点,就命名成了‘中正式’了,其实完全是引进德国技术。”

稍作停顿,李强提出研制时间要求:“咱们要结合现有的工艺技术条件,取它山之石为我所用,尽快测绘出图、研制工艺、抠出样品,通过技术鉴定、向‘五一’献礼。咱们军工的口号是‘一切为了前线的胜利!’我们的骑兵着急啊,同志们。长征千难万险我们都过来了,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拿出我们的决心来,拿出我们的信心来!”只见鼓动力极强的李强副局长左手摘下军帽,右手挥出粗壮的拳头,大吼一声“是英雄是好汉,造出短步枪,‘五一’把礼献!”,会场一片掌声!不经易间,小孙看一眼不善激动的刘贵福师傅,他含着满眼的泪花,手掌拍个不停,也擦个不停。

李强讲话后,沈鸿教授进行了指导:“枪械时代咱们八路军骑兵战士虽然勇敢,但仅靠挥刀砍杀也给自己造成大量伤亡。现在日军骑兵都是‘枪骑兵’,日军用的‘马步枪’又称‘短突击步枪’,其特点是既能下马步战也能骑乘作战。‘骑乘作战’即边打边走,在野战追击和包抄时能乘马冲锋、持枪扫射,也能跳下马打阵地战。”

沈鸿对“短突击步枪”战术环境作了发言:“枪骑兵作战有‘战场环境射程较近,弹头初速低、瞄准迅速、火力压制狠’等特点,‘短步枪’马上射击,要容易控制、要求枪的‘后坐力’小,要紧凑化、轻型化。马上射击要携带方便,瞄准轴线和枪托可以缩短。射人射马近距离威力不能低于同口径步枪。”

沈教授阐述“短突击步枪”的战技指标,他说:“枪机工作原理目前有‘短行程活塞导气式’和‘回转闭锁式’两种,前者要求设备精度高,我们现有条件只可以采用后者。下一步,创造条件,推进‘短行程活塞导气式’枪机研究”。

沈教授接着讲:“短突击步枪”要求射击迅捷、枪机运动件要灵活可靠、质量轻便且全天候适用。

沈鸿教授目视会场,接着忧虑地说:“同志们,枪是热兵器,造枪不是打马刀,枪机运动件缝隙小会卡死,缝隙大会使弹壳变形甚至喷出烈焰、发生膛炸,危及战士生命。”

一堂专业传授,彰显造枪之严谨。沈鸿生怕影响了大家情绪,接着幽默地说:“枪械设计定型时间可能很长,武器要接受实战的检验。以‘马克沁’机枪为例,1883年一个叫马克沁的美国工程师发明,经鉴定通过、实弹打靶,五年后才服役,服役17年后‘经实战检验’才定型,认证量产、固化工艺,列装部队”。沈教授环视会场,接着说:“这个发明重机枪的马克沁,你们说,是不是抵得上几个军甚至几个兵团呀!同志们。”会场寂静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饱藏着一种磅礴欲喷、强大无比的“兵工自我价值”的肯定和荣耀!

沈鸿最后强调:“同志们,现在虽然是国共合作时期,但关键原材料采购困难重重。要列出材料规格、型号、材质等明细。这‘材料明细’是不能有任何差错的,根据地无法解决的材料,我们要交地下兵站通过香港面向国际采购。战斗在隐蔽战线的同志们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办,要严谨细快。”沈鸿助手、孙云龙以及其他技术、管理人员详细做了笔记和记录。

会议之后,李强副局长特意组织“短突击步枪”产品研制、工艺技术、生产组织等相关人员参观了附近骑兵连的马上冲锋及射击训练演习。八路骑兵威武敏捷的身影、银弧挥舞的马刀和冲锋陷阵、杀声振天、无畏无惧的战神形象,在刘贵福、孙云龙等人的心中久久回荡。“武器是战士的第二生命!武器是胜利的保障!”,这是血与火的呼唤!这是生命和胜利的呐喊!军工的使命就是向前线战士奉献最好的兵器,参观的刘贵福、孙云龙等军工战士顿感身上的千钧负重和使命的召唤。

(九)

1939年的元旦刚过,刘贵福、孙云龙等人就忙得不可开交,厂里哪还有过年的气氛?思路清楚以后,大家都在围绕着开发研制“短突击步枪”系统策划、方案论证和生产准备。

在沈鸿带领下,经分解“中正式”94个零件、性能研究并考虑现有损毁枪械的零件利用,研制组确定设计方案:枪机采用“回转闭锁式”机构,装弹方便、卸弹迅即、弹壳不卡,安全轻便,射击距离以300米内优选标尺设计,枪长设计以1100毫米为基础数据,设计寿命6000发。形成图纸后、方案上报军工局批准。

厂外喜庆翻身的乡民们身穿羊皮袄、头扎毛巾,唱民歌、闹红火。厂内却忙得不可开交。孙云龙的技术室灯火通明,送来的饭都顾不上吃。窝窝头、糊糊、豆渣、咸菜,冷汤冷饭吃得小孙直闹胃疼。刘贵福除安排完厂里的事,就一头扎进技术室和小孙不停地研究图纸、琢磨工艺、选择公差与配合,他带来的游标卡尺起了大作用。

这个初春,沈鸿带着助手常住在厂里。他工作起来是一个不要命的主。他强调:只有设计阶段的“一次成功”,才能少走弯路,也才能快出成果。他要求千头万绪“抓关键、抓重点”并要求在图纸上注明“关键件”G为标识、“重要件”Z 为标识,生产全过程对“关键尺寸”、“关键环节”、“关键性能”实施重点控制。

沈鸿建议生产组织实行精细管理,对生产流程长的作业,做计划时要按“特急”、“急”安排调度进度。他给刘贵福说:厂长要抓“关重”工序、不能芝麻西瓜一起抓,质量要以数据说话、要用心去做、责任到人。他经常劳累至深夜,他端着饭碗还与管理人员商讨制度修订,把苏联的工业基础管理知识介绍给大家,让人耳目一新。小孙和刘师傅感叹:“沈教授把现代工业化经验带给咱,和他在一起的时光,虽然短暂,却是胜读十年书啊!”

沈鸿极其细心,他强调:研制枪械,开始只有吃透关键件“枪机”的设计质量,才能迎难而破。他总是不停地精心指导、审核图纸和工艺规范、指导精度试验,提出改进机具、工装和“二类工具”(注:指工艺过程中的临时夹具工装,在行业称“二类工具”)、帮助设计模具和检测专用量具、提出质量验收工艺规范、试验大纲等。绘图版前沈教授思路系统、思维敏捷、一丝不苟、孤心苦诣的工作习惯,让刘贵福、孙云龙受益匪浅。

二月春风似剪刀,转眼延安工艺厂承担的“短突击步枪”项目进入实物试制阶段。不说当年的设备是何等的简陋、也不说当年的制造枪械材料的奇缺,且测量器具就让人头疼。有点工业常识的人知道,1毫米=10丝米=100忽米=1000微米,枪机精密机械配合离不开“忽米”一级的精度制造,而延安的工厂里就根本找不到对应的测量器具“千分尺”。精密枪械“枪机”制造谈何容易!

当小孙面对拆卸的枪械精密零件一筹莫展的时候,刘贵福提出测量凹槽用“凸卡板”,测量凸面用“凹卡板”,刻字编号。喜欢创新的刘贵福想出用“卡板量规”解决了这一关键难题,卡板的精密制作正是他的强项。

这天,刘贵福憋了一个多月后,走出工房,猛然发现山上的玉兰花开了,青青柳丝向他招手,而他却累得有气无力、手都抬不起来。这个春天,“短突击步枪”就是他的全部至爱和心血。“结构钢”材料的收集鉴别,枪机体毛坯的锻造,“麻花钻”手工开刃变“铣刀”的改进,凹槽盲孔的仿形铣削、钳工剃槽抛光,枪机近百个零件的手工打制,枪管、枪托的组装完成,这一系列工作让刘贵福消瘦了二十多斤,眼睛凹陷,充满血丝,脸色苍白。

十几天后,装配出的3支“短突击步枪”进入山沟打靶试验环节。漫山的桃花开了,映红了厂区,也映红了军工战士的笑脸。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1939年4月25日《新华日报》头版:“中央军委军工局工艺实习厂刘贵福、孙云龙等军工战士研制成功陕甘宁边区第一支‘无名式短突击步枪’。”

1939年“五一”的延安,在松柏枝搭成的英雄门前,在载歌载舞的人流中,陕甘宁边区政府举办了第一届工业展览会。“五一”这天,刘师傅和小孙穿一身整齐的八路军军服站在‘无名式短突击步枪’的展台旁边,只见李强、沈鸿陪着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走来,李强给毛主席介绍了短步枪的研制和功臣,刘贵福、孙云龙握着毛主席的手,那份久盼的喜悦,心儿简直要蹦出喉稍,小孙在凤凰坡留下的宿愿,终于实现了,只见他满眼泪花,握着主席的手,激情涌动,像孩子一样。《新华日报》这样作了报道:“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参观了展览,‘无名式短突击步枪’获特等奖,刘贵福、孙云龙获‘劳动英雄’”。

之后,由孙云龙绘制、沈鸿审签、李强批准的“无名式短突击步枪”图纸存档并秘密发给有条件生产的八路军兵工厂,作为我军轻骑兵用枪的主力武器制式,因口径与“ 中正式”相同,子弹通用,也装备了部分军分区、县中队用枪。

科技总是有许多巧合,1943年《新华日报》载:“ 世界上第一支卡宾枪是1888年式7.92毫米毛瑟步枪其枪管被截短后的变型枪,称为毛瑟98k式7.92毫米卡宾枪,又称‘毛瑟’马枪,枪长1100毫米。日本三八式短突击步枪口径6.5毫米、苏联短突击卡宾枪口径7.62毫米,但枪长均是1100毫米”。

李强、沈鸿、刘贵福、孙云龙等军工战士在延安研制成功的“无名式短突击步枪”枪长1100毫米,口径7.92毫米,战斗力竟与世界名枪相当!

(十)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蒋介石一边调兵遣将发动内战,一边假惺惺做出样子,邀请毛主席赴重庆谈判。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在“保卫毛主席!”高昂的士气中,上党战役8月27日开打、10月8日结束,长达40天。在战役总结会上,刘邓首长特邀兵工局李强副局长参会。129师李达参谋长讲到我军31500人参战,歼敌35000人,整体上我军士气高昂、不怕牺牲、英勇作战,取得完胜。但讲到三件事,让李强坐不住了:

一是上党战役,我军以少胜多、打得非常艰苦,不得不急调冀南纵队千里急行军入晋。一路上背着长矛大刀的新战士,用弹弓打敌人脑袋百发百中,边急行军、边检山沟河谷的石子,当弹弓子弹;二是刘伯承司令员战前亲自检查14团战士弹药,有的只有两三颗子弹、老兵也只有五颗。刘司令亲自要求把回收弹壳作为基层“政治责任”考核,他亲自叮嘱:“千万节用弹药,不得丝毫浪费”;三是李达讲到我军弹药非常缺乏,把敌军包围后,我军意外抓到俘虏,发现敌情有变,敌军平均一个士兵身上携带300颗子弹,是我军的100倍,于是我军一线部队悄悄抓俘虏、搜子弹,刘司令员发现后幽默地说:“嘿,油水还不小哩!”。

李达悲壮地讲到一件事:“在局部战场上,我军夜间抓俘虏搜子弹屡屡得手,引起了敌人的恐慌和警惕。冀南纵队几名新战士没有枪、没有子弹,为抓俘虏和缴获枪支,用弹弓袭击岗哨,谁知是个假人,假人身上的铃声惊动了狡猾的敌人,遭到埋伏扫射和包围,战士们高喊着:‘誓死保卫毛主席!’的口号,和敌人拼死在阵地上,血染黄土,那位在河沟里捡石子的冀南小战士才17岁。”

李强听到这里,眼圈都红了。万里长征走来的李强深知:保卫抗战果实,只有靠拳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已经预感到全国大战的来临。他连夜到我军弹药枪炮厂,一家挨一家要求立“军火生产”军令状。10月13日,兵工局首长李强急匆匆地又来找刘贵福了,小孙说:“李局长亲自来,保准又有特急任务,躲脚哩!”。

长治率先解放,成为全国解放的大后方,但蒋匪特务尚未肃清。我军主要机关已经陆续撤出延安。自然科学院“枪械研究所”已秘密来到上党。沈鸿任所长兼总工程师,孙云龙任副总师,刘贵福任“步枪所”副所长,试制车间秘密挂靠在太行厂工具模具车间,零件加工只写1#号件、2#件等数字代号。零件生产见缝插针,优先安排,太行厂里三班倒,人停机不停,这里暂且不表。

话说这个秋天,李强首长果然是要“收成”来了。一进门,直人直性的老红军干部李强跺着脚,高声骂道:“妈的,这老蒋言而无信,和毛主席签的‘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就策划半年时间消灭中共,太可恶了!”,接着他对着沈鸿和刘贵福说:“大战在即,老子不管过程,只要结果——枪!”他伸出右手掌,神情严肃、双目圆瞪,声若洪钟、如雷贯耳,一副不容置疑、坚定的派头。

孙云龙副总师条理清晰,向首长汇报研制进展:目前两种“短行程活塞导气式”型号研制定型:一是新型半自动步枪 ,二是狙击枪。机枪预研立项、冲锋枪进入方案设计、手枪进入方案论证。枪械研究所上百人的科研团队,不分昼夜,从材料优选、数理计算分析、图纸设计、标准化及工艺过程以及实物试制进行攻坚克难。

沈鸿所长在样品台前,着重介绍了狙击枪的设计和改进情况。他说:“经机件运动分析,枪机内‘自动机’的开锁、闭锁会直接影响点射精度。围绕枪机设计,撞击面尽量接近枪管中心并左右对称,使自动机运动平稳,我们从综合措施上,使运动件质心降低,尽量减小运动件撞击和动力偶作用,防止射击时全枪振动。”并就枪机最薄弱环节,设计中的弥补措施作了汇报。

接着沈鸿回答了狙击枪在恶劣环境下,如何保证射击精度,他说:“在严酷的环境下射击,设计满足了枪机有足够的能量,会克服风沙、严寒、污垢造成的过大阻力,保证自动机可靠工作。采用结构简单、装卸简便、有调节功能的导气系统和动作可靠的“调节塞”位置变换装置。

刘贵福端着样品枪,给首长介绍了“短行程活塞导气式”半自动步枪设计参数:“口径7.62毫米,初速735米/s,有效射程400米,射速35~40发/分,弹匣冲铆结构、容量10发,枪机运动行程为100毫米、全枪长(刺刀打开)1260毫米,刺刀折叠1020毫米,全枪重3.85kg,寿命10000发”。

听完介绍,李强紧绷的脸终于有了笑容。接着他强调“武器是战士的第二生命”要确保可靠性质量和制造过程管理并落实后续的流程,要求抓紧试验鉴定和打靶试验。经过李强对进度的“砍价”,最后敲定“定型”出图日期限定在次年的一月底,向“春节”献礼。经李强这一咋唬,刘贵福等“黾勉从事,不敢告劳”,和李强随行工作人员当面签署“枪械研制进度合同书”和“质量承诺保证书”。

李强粗中有细,安全检查、质量过程检查、火工品存放检查过了一遍,并嘱托身边工作人员立即给太行厂金书记和厂长打电话,为枪械零件加工进行设备、材料、工装网络化策划“生产准备”。

领导走后,刘贵福等如泰山压背,内部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没明没黑加班加点,迎来的又是一个没有年味的烽火春节。

战火中的春光时间如飞,军工战士繁忙中迎来1946年的春季兵器“群英会”,会上,李强、沈鸿、刘贵福被军委评为“特等劳动英雄”,毛泽东亲自为李强题词“坚持到底!”、为沈鸿题词“无限忠诚!”,领袖的题词成为军工战士永恒的丰碑和骄傲,载入史册。刘贵福从此在军工界有了“枪王刘”的雅号和美称。

后记:抗战中我军研制的“无名式短突击步枪”以及在此基础上我军研制的“解放”牌半自动步枪和狙击枪,经过淮海战役、海南战役、上甘岭战役的洗礼,被上级命名为“上甘岭英雄步枪”,成为战士喜爱、鼓舞士气的名枪。(字数19033)

(感谢92岁老兵工李宗先的回忆和口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