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那几天,只要有河的地方,就能听到划龙舟的声音,告诉人们端午节快到了。其实,端午节的英语就是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直译过来就是龙舟节。
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和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和半娱乐性的节目。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的人们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
家乡在平阳鳌江,也有赛龙舟的习俗。小时候经常在端午节拉着母亲的手去看划龙舟比赛。比赛快开始了,选手整齐地走上船,坐在了自己的位置。打鼓的人也坐到了前面,他们都紧紧地握着桨,脸上变得严肃起来。突然,口哨声响起,三四条龙舟向前滑去,像离弦的箭一般,选手们手臂上的肌肉都鼓了起来,汗珠顺着脸颊流下来,船桨溅起来的水花像亮晶晶的珍珠。快要到终点时,蓝队的口号声变大了,速度也变快了,仿佛一颗离膛的子弹快速地冲向终点。突然广播站传来声音:“蓝队获胜!”观众们都欢呼起来。其中数小孩子最激动了。
除了看龙舟,端午节要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和“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粽子的米一般是糯米,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红枣的叫枣粽,蛋黄的叫蛋黄粽,统称糯米粽。当然还有用其他的米包的。小时候母亲每年端午都会包粽子,我手痒了也想包,可是学了十几年就是学不起来。幸好在新社会,要是在古代肯定会被婆家嫌弃的。现在到处有粽子卖,想吃就买呗。
端午节小孩要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母亲是做香囊的高手,我和弟弟的香囊总会招来不少羡慕的目光。香囊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和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我家也不例外。母亲还用各种中药草煮蛋,蛋煮好后放在早已打好的五彩蛋袋里。我和弟弟便会玩“撞蛋”的游戏。两个人玩腻了,就去找邻居小朋友玩。煮过蛋的草药水母亲通常会亲自给我和弟弟洗个澡。据说这个澡洗了后就不会生皮肤病了。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白蛇传》中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原形吓死许仙的故事可是家喻户晓。所以在端午节时,母亲总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我和弟弟的脑门处抹上一点。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和蜘蛛等不上身。
另外,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炒“端午盐”。母亲总会去药店买一些中草药,选择在端午那天的正午时刻将这些中草药和食盐一起炒。然后把端午盐放到罐子里密封。往后日子里要是肚子不舒服,只要泡一点这个盐水喝,包你痊愈。可惜现在母亲嫌麻烦,不炒了,因为药店很多,买一大包备着就是。
记忆中最隆重的一个端午节是1991年的端午节。那年端午我在鳌江一中参加中考。那时候孩子们基本上没那么娇贵,没有像现在一样全家出动送到考场,然后在考场外等着孩子考好一起回家。我们通常是单枪匹马去参加考试的。
记得那天早上,父亲叮咛了一句:“准考证放好,考好就回家吃排场。”我点点头,就从镇上的新家骑上自行车去考场了。考场上我伴着阵阵龙舟声胸有成竹地完成所有的考题,并急急忙忙往新家赶。
小学我是在鳌江乡下读的,住在父亲单位的宿舍里。镇上这个新家是父母东拼西凑借钱建起来的,为的是让我能安心在鳌江镇上读初中。今天是全家第一次在新家过端午。见我笑吟吟地进门,父母就知道我考得不错。桌上摆了满满的一桌菜肴,在龙舟声中,我觉得那年的杨梅特别甜。
转眼我已经到了知命之年,龙舟声依旧响亮,我问父母,今年的端午怎么过,父母说:到一鸣买几个粽子吧,其他也没什么好吃的。
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气氛却淡了许多。但依然有老父母陪着过端午节,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