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光巨的头像

董光巨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18
分享

乡路弯弯变坦途

乡路弯弯变坦途

董光巨(安徽肥西)

无论走到哪里,路途多远,家总是最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家是心灵的港湾,回家是每个游子的期盼。

我的老家属江淮丘陵,道路崎岖不平。上学时,走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游走于田间地头。那时候,学校在这头,家在那一头。每到周末,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和学校的“两点一线”上来回奔走,每趟十多里的土路,我要走两个多小时。沿途丘陵高低起伏,孤身一人,不免心有些孤单害怕。走在路上,我边走边哼唱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那活泼激昂的旋律减轻了路途的孤独与寂寞,不知不觉间,步履轻快了许多。

从家到学校的这条路,即使再难走,我也义无反顾。因为家中有父母的等待,食物的诱惑,亲情的召唤,回家成了我梦中的期盼。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从家通往单位的路,还要经过那条崎岖不平的弯弯小道,然后才转入大路。每到周末,我一如既往骑车往家赶,那时父亲刚刚过世,我要回家陪伴母亲,挑挑水、干点农活。

后来,当地政府为村里修筑了乡村公路,这下条件好多了,可还是泥土路,晴通雨阻。遇天晴时,车子可以勉强通行;天阴时,路面泥泞不堪,道路难行。有一次雨天,年迈的母亲夜间生病发高烧,需要到镇卫生院治疗,但雨天路不能行车,只好找乡亲用担架把母亲抬到3华里远的镇卫生院。

家乡的路啊,咋这么难走?

要想富,先修路。历史进入新千年,当地政府把解决群众出行难作为“头等大事”,积极申报道路硬化项目和“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对村级道路进行硬化,将原来的路面拓宽,修成三米五的水泥路,间隔几百米还修了错车道。后来,又将道路加宽到五米,变成了两车道。

进村水泥路的开通,解决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出行难问题,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现在不管天晴下雨,汽车都可以进出自由,再也不用担心了。

一晃离开家乡已多年。今年夏天回家,路上遇见本村的张大爷,我请他上车。汽车行驶在平坦的水泥路上,张大爷指着车窗外闪过一片水面,介绍说那是扶贫项目——小龙虾养殖基地;再往前经过一片山岗,那是葡萄、瓜蒌种植示范园……张大爷激动地说:“现在政策好了,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出门踩不到泥土,沿途安装太阳能路灯,晚上和白天一样亮,出行太方便了。”一路上,张大爷说不完党的好政策,说不完感恩的话。他家是贫困户,前年老伴生了一场大病,村干部和帮扶联系人及时将他老伴送到医院治疗,花去了上万元医药费。按照农村贫困人口“351、180”扶贫政策,报销后余下的费用分别由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和政府兜底承担,他本人分文未掏。与其他贫困户一样,张大爷还入股村里的白鹅养殖合作社,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每年打工加上分红收益有两万多元。“现在政策好了,生病也能报销,政府还帮助脱

贫致富。几千年来,人们的日子没有哪个朝代过得这样幸福。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张大爷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家乡百姓的心声。路是经济的命脉,路通财通。有了路,一通百通,一顺百顺。这儿的苗木、蔬菜、稻谷、水产、瓜蒌籽等农副产品都能源源不断地运出去,经济活了,农民的日子逐渐红火起来。

家乡的路从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变成砂石公路、水泥路、沥青路,将来还会有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打这儿经过。这些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其实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展之路、致富之路、复兴之路,也是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连心之路。

乡路弯弯变坦途,“四好”公路连万户。回家的路是一条亲情之路、希望之路、幸福之路,它见证了家乡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向更加繁荣、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