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曰章的头像

刘曰章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2/27
分享

百年老字号辛寨高家馆饭店

   高家馆饭店地处济南市章丘区北部刁镇(原辛寨镇)地域的辛寨村,与邹平县相邻,也就是原济南商会会长、著名的开明人士辛铸九的家乡

辛寨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是方圆百里且闻名已久的农村商贸集市---辛寨大集所在地。解放前的辛寨称镇,后随着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变迁而先后称呼为公社为乡为镇等,于2017年又再次被撤镇并新隶属于刁镇管理。

   清末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辛寨是县域内及周边地区盛产棉花和籽棉加工交易的集散地,白花花的棉花和五颜六色的老粗布吸引了各地的客商云集于此、逢五迎十的辛寨集贸市场繁荣、农业作物经济发达、主干街道店铺林立。当时的银号、当铺、杂货铺、饭庄、布庄、赌场和小手工业布满辛寨的南北大街及两侧宽阔的巷道内。

   在众多的店铺中,坐落在南北大街路东中段的高家馆堪称一枝独秀,以其独特的舌尖魅力吸引了八方来客,高朋满座。

   高家馆的创业人是高学珠先生,创建于1893年的农历正月十八日。

   高学珠先生生于1868年,卒于1941年,享年73岁。身体高大、聪明好学、能吃苦耐劳他自幼跟着父亲给富裕人家打工维持生活。他身体高大,聪明好学,尽管父子俩能吃苦耐劳、心地善良,但一年下来却积攒不下几个钱,家境依然非常贫困。由于当时的辛寨及周边棉花连年丰收,再加上棉布纺织等加工贸易成为了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更重要的是带动了本地区域的经济发展,百里方圆来客纷纷前来进行买卖交易。离辛寨不远的旧军儒商孟洛川及其父就是从辛寨贩布而起家的。因而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金旧军、银回村、铁打的刁家庄(刁镇)、跟不上辛寨一时辰(指棉花丰收时)由此可见当时的辛寨农业商贸经济是如何的发达。

   随着市场的不断活跃,客流量显著增加,特别是每逢五排十辛寨大集,更是人山人海、一派繁荣。

   高学珠先生清楚地看到,由于当时交通和运输条件有限,来往客商的生活服务是个大事,于是与父亲商定好放弃打工,用家中仅有的银两购置了部分炊具,做起了蒸包生意,这样高家蒸包就在仅有的两间小屋里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随着买卖的开展,一年后又新添了油煎包。忙活了两年下来家中总算有了节余。20多岁的高学珠在经营中发现油煎包虽然倍受群众与商客欢迎,但放凉了后人们就不愿吃了。父子俩决定在大街上扎起大棚,改为现场观摩性制作,并根据顾客的需求增加了酱菜、炸菜等小吃,生意越来越红火。高先生在几年的经营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金,显得比较成熟了,也具备了开大饭庄的条件。经当时的社头(镇负责人)牵线搭桥,租赁了辛寨南北大街路东的一处房子开始了较大规模的经营。找了2名帮工,在蒸包、油煎包的基础上增加了面条、炒菜、馍头等,做到了饭菜多样化并提供送菜上门服务。由于饭菜味美可口、价格合理、服务态度好、质量高,对富人不卑不亢、对穷人不欺诈,因而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贏得了顾客的赞扬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饭馆。1893年农历正月十八在当地镇长的支持下正式挂起了高家馆饭庄的牌子。当时到场祝贺的当地显贵及外地达商100多人,场面非凡壮观。

   挂牌后的高家馆店铺门面大了,又兼经营得法,买卖越来越红火。一年一个新台阶,高家馆渐渐在辛寨及周边地区有了较大的影响。随后辛寨大街上又出现了几家饭馆,高家馆收益多少受到影响。正当而立之年的高学珠以他特有的聪明、练达和敏锐的警觉,着手研究独特的饭菜和在花样制作上下功夫。于是他从肘子、清丸、扒鸡、炸鲤鱼等四大鲁菜的经典名菜下手,亲自选料与烹制,天天如此,不惜烦扰缠身。特别是四大菜之首之肘子不到火候,达不到口味要求等他宁可让家人吃掉也坚决不外卖。由于他的精益求精、严格管理和对顾客负责的态度,使得高家馆及其独家秘制肘子成为了方圆百里独树一帜的名吃。

   高学珠性情耿直、为人较好;在经营上更是贫富不分、童叟无欺。只要顾客所要求的他都尽量满足,不论什么情况下及发生什么样的问题,顾客都是第一位的。因此,高家馆生意愈来愈好,并受到了顾客的广泛好评。

   正值年富力强的高学珠先生于民国初年将高家馆饭庄交由大儿子高汝昌经营管理,生意依然是红红火火,用现在一句时髦话那简直就叫爆棚

   19547月,召开了中华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修改了社章,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195492日,政务院 通过《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1956年初,全国范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高家馆饭庄随着国家政策形势的调整并入公私合营的供销社饭店。在19587月中央确定成立农业和工业联合成立人民公社后,高家馆饭庄隐形辛寨人民公社供销社饭店之中。所幸的是供销社的当家人就是高学珠先生的大孙高书森,饭店厨师有高主任安排进行了传统菜肴和高家馆特色菜肴的培训,由此高家馆的舌尖美味肘子得以持续传承下来。

   1979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计划经济手段逐渐被打破,市场经济崭露头角。到上世纪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了,乡镇企业兴起了,经济特区建立了。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在此形势下计划体制下的公私合营面临解体,供销社饭店从此一蹶不振。

   19879月,从莱芜南冶煤矿病退回家的高学珠先生重孙高茂坤(19491120日生人,19683月当兵入伍19711月复员,同年5月莱芜南冶煤矿参加工作,于19879月因病回乡。)受族人重托同年在家经营起饭店,饭店名字仍然承继了祖上创下的名号高家馆饭店。直到其子高岩19966月份毕业后接手经营至今。

   现在来饭店吃饭的人点菜时,肘子是必点的菜肴之一。其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唇香久留、香飘四溢的独特美味而堪称舌尖美食之最。

   20188月,辛寨高家馆肘子正式南下杭州入住国大城市广场旗舰店,由此习惯了南方口味的杭州人吃上了北方的肘子,真正品尝和满足了舌尖上的美味。国大店目前销量不错,也彻底改变了南方人对北方美食的爱好与习惯。

   百多年过去了,高家馆饭店及其秘制肘子的制作工艺不但没有失传,而且一直在发扬光大,并以优质的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也为齐鲁大地及南北美食文化交流锦上添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