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匣位于章丘的东南部,离城区三十多公里,四面环山,绿植丰富,空气富氧,山清水秀,环境宜人。尽管进山的道路有些崎岖蜿蜒,但那种盘旋、爬顶、速降式的行车体验灰常刺激,惊险而又忍不住的惊叫。
8月4日来石匣之前,早就听客居小城的石匣同事和朋友说过那里有过半年的习俗,但是一直没有见过和参与过。每次看到他们谈起过半年时那眉飞色舞的样子,本来还算灵秀的一双大眼睛会眯起了一条细溜溜的缝儿,可爱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想到过半年,记得小时候有一个耳熟能详的顺口溜。“正月初一是新年,过了初二过初三;正月十五整半月,六月初一是半年。”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是举国欢庆的大好日子。正月十五整半月,又是元宵佳节,其浓浓地氛围自然也不必说。过完了十五,大多数人的年就算过完了。除了老人和孩童还沉浸在年的余热中外,该上班的上班,该外出打工的打工。一句话:该干啥干啥去。六月初一是半年,也是人们常说的鬼节,至今南北方一些地方仍保留着这项习俗。祈天福、供山神、请闺女、晒物品、铰鞋底等,不一而足。据民俗专家鲁海先生认为,这一节日之所以选在六月初一可能与收完小麦有关,秋收尚需时日,人们大多赋闲。据家乡沂蒙地区的刘欣贤先生博客中介绍:从字源方面印证,“年”字是被谷穗饱满压弯了腰的形象,与粮食瓜果丰收有关,过年其实是一种庆祝丰收的仪式,而“过半年”也是对这一观点的体现。五月有端午节,七月有中元节,六月却没有个节日,所以这或许是人们迫不及待地在六月过个“半年”了。过半年一般是在六月初一或初六,唯石匣过半年的时间定在每年的六月二十这一天。至于什么原因不知晓,据笔者猜测,可能与石匣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有关,“山中多清凉,季节驰来晚”,正确与否尚需以后再进一步的探讨。
过半年的习俗全国各地都有,但在济南地区少见,在章丘也唯独石匣独享。在石匣过半年的习俗沿袭了多年,也已经成为了村民们的习惯。在过半年的那天,不仅仅是村民们敲锣打鼓唱梆子戏、喝伏羊汤、山货交易等,就连客居城里或外地的故乡人也如蜂恋花般纷纷来凑个热闹。一时间,锣鼓震耳欲聋、梆子腔响彻天空、响水泉儿撒欢、枝头鸟儿鸣唱,还有房前屋后绿意盎然的枝枝叶叶都在肆意地随风摇曳,憋足了力气一个劲儿地助威,山村彻底地沸腾起来了。
一个不起眼的过半年习俗,让偏居章丘东南一隅的石匣名气大增。以前过半年都是村民及返回故乡人的自娱自乐,那料想在区政府有关部门及官庄街道的大力支持下,今年过半年却演变成了章丘全民性的一项娱乐活动。不仅搞得有声有色,一炮而红,而且深入人心,声名远播。过半年的时间虽然定的比以前晚了几天,但浓郁的民俗活动引得山南地北汇聚,人山人海喧嚣,脚步难移无怨,快快乐乐慢享。原来一天变三天的活动,天天皆如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石匣,顺势而为地掀起了羞答答的盖头,全村老少大大方方地笑迎客人来。
驾车拉着爱人来到石匣村头,顺位停稳,但离活动场地还有约一公里左右。眼望着长长的车“溜”,头顶着热辣辣的太阳神,匆匆往前赶。等站在了石匣大桥旁的戏台前时,一排排遮阳伞下的板凳上早已座无虚席。站在遮阳伞檐下,抹去额头的汗珠,瞅着戏台上演员们的花脸绿衣,听着清脆的梆腔调儿和观众席上时不时地发出的叫好声,旋即拿出手机拍了点影像,算是作个念想吧。听了一会曲儿,瞄了几眼挂在戏台前大红纸上的曲目,安排的梆子戏段真不少。看来石匣人这次也下大功夫了,得卯足了劲把最好的唱段和最美的声音献给远道而来的年客们喽。
戏台对面就是新建的章丘梆子博物馆,原址是座有一定知名度的寺庙,后来重修多次成为了石匣小学,但前些年并校后闲置了起来。不久前,经过再次修缮后便成了如今的博物馆。如同村里的房屋一样,博物馆所有房屋及墙体皆是石质结构,方方整整,立足村头颇显端庄大气。这座古朴的院落似乎命中注定就是为博物馆而生,再结合房子内的精藏书籍、饱满沧桑的行头、历代的传承脉络介绍,真可谓特别的混搭,奇妙的“结合”。墙上及柜内张贴和展示着章丘梆子的渊源、曲目谱系、传承人物、历代记载等,不乏细致而又板正。不由自主地翘起拇指赞美的同时又不得不惊叹于石匣人的聪慧无比。
出了博物馆,沿着汶河旁的半幅街道由东向西而行。这条道是村中的唯一主干路,总长度约一公里半,宽度适宜,来往车辆可以错开,应该说最初建设时是非常有眼光的。石匣如其它山峪农家一样呈狭长带状分布,两侧民居位于山脚下短小的缓坡处,沿河道而建,高低错落,矮矮挤挤,大小不一,朝向与街道走向契合。河道穿越村庄通向下游,总长度超过十公里。汶河的源头就是村西头的响水泉,泉水顺着河道缓缓东行而去。村中自来水管道与响水泉相连,并与河道相伴行,不但常用于农家洗涮果蔬衣物,而且也是户户饮用的重要水源。漫步街巷,移步异景,景静相连,常常令人叹为观止。河道中时不时地传来鹅鸭的叫声,游客脚步轻移趴扶护栏观望,一群鹅鸭浮水畅游,自由自在,遇客不惊。这样的场景记得儿时常有,但这些年来极少见到,如今在耳鬓斑白年纪再现童年景致,此番真是不白来。
石匣街道折弯处的树木非常高大,偌大的树冠遮阴蔽日。树下有石质的板凳和单腿小方桌,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和游客休憩与赏景。树的北面是层次分明的巨大山墙,上面布满了青翠的绿植,清流从石缝中溢出,顺着叶秧滴下,不用近前即觉清爽无比,堪比央妈广告语中说过的那种感觉———“滴滴亮,透心凉”。沿河两侧的石头院墙和河道石缝中常常见到“窜”出的粗壮如碗的槐树和簇簇的白色小花,看到它们歪斜着身子不屈不挠的向上而生,惊讶其生命之如此顽强。日后夜半未眠时思虑万千,石匣的花与树都能这么拼,这不正是石匣人厚积薄发和努力改变自我的真实写照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一点都没错。清澈灵秀的山水养育了一群质朴而又聪慧的男女老少。也正因了这群踏实肯干、稳健朴实的石匣人,才有了沿袭多代而至今生生不息的过半年活动。石匣人以前有攒只羊过半年的习俗,这所谓的“攒”都是源于过去的穷。以前家家生活都不富裕,不可能每家每户都杀羊来庆祝。村民们通过有商有量、攒凑共享。然而这种“攒”的方式和方法,不但慢慢地融合了邻里情分,而且辈辈和谐并延续至今。所以这个“攒”从最初的由头和形式,渐渐地转变成了今天独具一格的“攒”文化氛围。在推崇新时代文明和谐的今天,非常值得广大城乡民众借鉴与推广。
悠然自得地听完梆子戏,自然要来上一碗伏羊汤,热乎乎、白生生的汤汁加上一勺红红的辣椒油,那种热、辣、鲜、香的味道全都冒出来了。端着碗离大厨忙活的地儿还有一段距离呢,馋人的味道就已飘过来了。搓悠搓悠鼻子,干咽下几口空气。哈哈哈,忍不住了。来上一大碗伏羊汤,咬上一口软饼,吞下一块全羊,舀起一勺汤汁。抬起手抹把额头汗,张开嘴嘶嘶“醉”两声,感觉浑身的汗腾腾地往外冒。“伏天的羊汤,胜过仙的草,排腠理的邪,健康乐逍遥”。这就对了,汗出畅快淋漓,味尽沁人肺腑,只要来到石匣的客人由不得你不喜欢这一口。或许也可以这样说,来到石匣不喝碗伏羊汤就等于没过过过半年,此话一点不虚。
其实就个人来讲,笔者来过几次石匣,不过大多是路过而已,唯一的一次深入调查是为了一篇心愿文字的完成,这篇文字就是齐鲁晚报曾经刊登过的《最后的三寸金莲》。据笔者调查,石匣是济南乃至山东“三寸金莲”最多且年龄最偏小的地方,至今为止的幸存者仍在四十人左右。年龄最大者九十多岁,最小者八十五岁左右。说到这里,话题有点岔了,言归正传。石匣的山水美景看不够、玩不够,就算你多来几次,依然如此。可惜笔者是个景“痴”,一句话:最不擅长写美景,常常被人贻笑大方。不过笔者建议,如若大家喜欢石匣,真心挖掘石匣,那就亲来石匣。真心实意地融入其中,相信你绝不会白来,也相信你的慧眼和真心传播会给石匣以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