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孙梦秋的头像

孙梦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07
分享

在最远处,我最虔诚……

早春里,带着满满的期待,去做一次充满清欢和欣喜的旅行。

最好是一个人,一只包,一双眼睛,一颗心,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想……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吧!

立春才过,一切看上去都还是冬天的模样,却又不是冬天的感觉。风,没有那么生硬和凛冽了,天空也多了些飞翔的鸟儿。大地沉沉,地气蠢蠢欲动。远远望去,树梢上似乎有了些微的生机,凝眸却不见绿色。这样的感觉实在奇特。于是就明白了,早春最先不是用眼睛看到用耳朵听到用嘴巴尝到甚至不是用鼻子闻到的,早春最先是用感觉感觉到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说的就是感觉。

在最远处,我最虔诚。昆德拉的意思是生活在远方,而文青们的说法是遥远的地方才有诗歌和梦想。诗人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我不太同意也不反对他们的说法,我有我自己的感觉,自己的看法。我的感觉是离开了熟悉到厌烦的环境之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我虔诚地感觉到我的存在,感觉到我思想的脉络和情感的色彩,感觉到在世俗的烦闷和生活重压的痛楚之下,其实还埋藏着一种无言的渴望,就像这早春里的景色一样,虽然看不见柳暗花明啼莺舞燕,但依然能够感觉到春天呼之欲出的气息。

远方是和故乡对应存在的,有些人早早就离开了故乡,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了自己的家,于是他就有了第二故乡。在家和故乡之外,依然有一个关于远方的梦想。我就是这样。20岁出头离开故乡的小村独身飘零、各处打拚,然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可是,在老家和我家之外,依然有一个陌生的远方吸引着我,只有在那个地方,我才能够回眸走过的路,看清楚我走过的一个一个足迹。曾经,在腾冲的一家客栈里,我一个人住了一个星期,每天的生活就是回忆和思考。不是我要去回忆和思考,而是在那个地方,谁也不认识我,谁也不搭理我,谁跟我也没有任何的利益纠葛,人情困扰,这时候回忆和思考就会自然而然在我的心田萌芽,我在这里自然而然看清了平日里困扰着我的很多事情。后来跟人聊起这个体验,结论是一句老生常谈:环境和距离能够改变人的思想和心态。

在远方,我曾经想清楚了我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段还债的旅程。那是在8月的西宁,从青海湖回来,我在宾馆里无法入睡,很可笑地思考起人生和诗歌。思考诗歌是因为在青海我想起了海子。思考人生呢,我想不起来是因为什么,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那种虔诚的心情。我的大半生其实只干了两件事情,一件是活着,一件是还债。活着自然不用多说,小时候跟着父母在偏远的农村生活,父母老实本分,他们拚尽全力只为了我们不饿肚子,待到稍稍能够自食其力,兄弟姊妹就开始自我生存的道路。而还债,却是我与生俱来的恐惧的“事业”。小时候是忧愁几毛钱的学费缴不上,被老师一遍一遍点名催讨,及至借钱缴了,又忧心怎么还。借钱当然是父母出面,但钱是我花的我自然会忧愁怎么还钱。那时候穷得真像路遥小说里写的那样,最担心的事情是在学校里穿着破了口子的裤子——打着补丁的旧衣服最容易破。

上大学的时候也是借了一身的债,那时候没有助学贷款,借的自然是亲戚的钱。这些钱一直到参加工作好几年才陆续还完。多年前跟同事聊起这些,她惊讶地说:你们上学没有助学金吗?我看了看她,问了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过拿着饭票在校园商店里买牙膏肥皂等生活必需品的经历呢?她说没有,我们都用钱。我沉默了。学生时代,穷学生的饭票是可以在校园以及周边的商店里当现金使用的,甚至比现金还受欢迎,因为那时候学校有很多干部班、进修班、短训班等名堂很多的特殊学生,他们去食堂吃饭必须买饭票,而商店是他们买饭票的交易所。穷学生的饭票就这样很快用完了,然后是借债度过月末的几天,有借就有还,还债依然是学业之外的一项必须思考的任务。再后来就是还房贷,还各种人情债……还债,似乎成了生活的压力动力目标价值和意义。债主有个人也有单位和银行,有态度好的也有态度恶劣的。譬如银行,银行的嘴脸永远都不人民。而朋友,永远都是那么贴心。

现在,早春的远方依然清寂,周遭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又恢复到从前的状态。三年疫情,人困马乏。很多人从一个还清了债务的人变成了一个要还债务的人,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对中国人生存状态的论断:要么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状态,要么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状态。当下的我,也成了这些浩荡草芥中的一粒灰尘,从一个暂时不用还债的人变成了一个有债要还的人,还债的宿命如影随形……

此刻,在遥远的地方,我阅读我的心情,回眸我的过往,坦然而欣然。坦然的是我认识到人生的旅程其实就是一段还债的体验,即便你是含金衔玉而生,钟鼎玉食而养,你也有还不完的人间债务,你毕竟要还父母的养育之恩,同胞的手足之情,夫妻的相濡之爱,朋友的襄助之谊……这些,不到末日来临你是还不完的。普罗大众们除了这些天然的“债务”之外,还有更多、更沉重、更具体的坚硬的债务压在肩上……如此看来,人生不就是一段俗世还债的历程吗?人世间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究其根柢无外乎过客还债而已。写《忏悔录》的卢梭说:当末日审判的号角吹响的时候,有谁能够说我比这个人强?我不信基督,可我相信末日审判——这是一个完善自我的人来自内心的审判。我期待的完美人生就是在末日来临的时候能够对自己说:我不欠谁的!我没害过谁,没赖过谁,没坑过谁……我不欠谁的钱,也不欠谁的情,我坦坦荡荡走完了人生的旅程,看过了该看的风景,会过了该会的朋友,爱过了该爱的人,吃过了想吃的美食,流过了想流的泪,唱爽了想唱的歌,骂过了想骂的糙话和鸟人……人生无债亦无憾,功德到此即圆满。

大部分人怀念故乡,其实是惦记故乡的老宅和曾经生活过的那些地方,以及留存在这些地方的成长记忆。记忆是虚幻的,只有地方是真实的,于是就有了各种需要加以特别保护的遗址。普通人的故乡和故居是不需要特别保护的,因此就多了各种沧桑变迁和湮没消逝。我的故乡对我已然陌生了,30多年的的疏离,两三代人的的间隔,还有什么你熟悉的物事呢?物不是,人亦非,故乡渐渐地徒有虚名罢了。而我生长的老宅,如今也被掩埋在厚厚的黄土之下,我只有记忆和惆怅仅供慰籍而已。

此刻,我在远方。此刻,我虔诚而清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