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有一首不为人熟知的诗歌,名字叫《春怨》。这首诗是金昌绪写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是一首思妇怀远的诗歌。她的夫君大概是在辽西前线作战。中国古代的边塞狼烟见诸于诗歌的,大多都是描写西域或者北漠的。写辽西的不多,我知道的只有这一首。隋唐时代,帝国曾数次东征高句丽,前线与辽西有关。所以我猜想诗歌中少妇牵挂的心上人,应该与东征高句丽有关。这让我想起了民间戏曲《薛仁贵与王宝钏》,薛仁贵征伐的正是高句丽。薛仁贵的老婆王宝钏不会写诗,她苦守寒窑度日,十几年矢志不渝等着老公归来。前年暑假我带孩子去西安,路过一处地方,司机说那就是王宝钏当年住过的寒窑。车子一晃而过,我在浮光掠影之中,看到的似乎是一处现代工艺的“寒窑景区”。这勾起了我对窑洞的思考……
窑洞是中国北方特有的民居。中国人对窑洞的熟悉,大概要归功于延安的窑洞。延安的窑洞在北方窑洞营造格局中,叫做靠崖院。就是倚靠着崖壁一字排开开凿出来的窑洞,然后,再用黄土泥巴垒起院墙,一座靠崖院就大致建成了。因为是倚山傍势而建,所以靠崖院大多数是坐西朝东或者坐北朝南,有利于采光。按照民间的说法大概是顺风顺水吧。(靠崖院的崖是个多音字,民间读nai,字典注音是ai)
在延安,我看过毛主席住过的三个地方,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在杨家岭和枣园,毛主席住的是靠崖院。在王家坪,则换成了土房子。毛主席在杨家岭住的窑洞毗邻朱总司令,各自都是一个独院,两个院子前面有一个哨所。哨所前面下一个斜坡,就是召开七大的中央大礼堂。周总理的院子离朱毛稍远一点,但在同一个崖下面。沿着朱毛院子前的小路走进一个山湾,有一处独院,这就是周总理和邓大姐的住的院子。
在延安,习近平总书记住过的窑洞也是游人如织。那个地方离延安城区稍远一点,在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那里现在已经是红色教育基地了,每天都有海内外的游客到这里参观、学习。
作家路遥也是在延安的窑洞中长大的。路遥有两个家,一个是清涧县王家堡(bǔ)的家,那是路遥出生的地方。据说当时的窑洞很破烂,不过现在修建成路遥故居了,比较气派。还有一处地方是路遥养父母的家,养父母也是路遥的伯父伯母。路遥本名叫王卫国,七岁那年,父亲把他从清涧县的破窑洞里带出来,一路步行,走到了延川县郭家沟伯父伯母家的窑洞里。伯父伯母没有儿女,路遥就给他们做了儿子。虽然伯父伯母一样很贫穷,但是他们忍饥挨饿,供路遥上学识字,这是路遥日后成为作家的最为关键的一步!路遥在这里的故居现在据说已经成为3A级景区了。仔细想来,这真是一个冷冷的幽默或者默默的讽刺!路遥活着时,在这里受苦。路遥死了,这里以路遥为名头赚钱。
跟延安的窑洞相比,北方的窑洞中还有另一种营造格局,就显得华丽和雍容多了!这就是被称为北方四合院的地坑院。地坑院又叫天井院。它是在坦荡的黄土地上,向下开挖一个巨大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天井,然后在天井的四壁开凿出很多孔窑洞。无论是营造技艺的繁复,还是装饰的华丽和文化寓意的深远,北方地坑院都不是延安的靠崖院可以比肩的!
根据院子里窑洞的数量,地坑院一般分为八数院(有八孔窑洞)、十数院、十二数院。十二数院是最大的院子了,一般都是一个家族几家人合住,或者是公家办公的地方。譬如大队部,小学校等。地坑院的建造除了有专门的营造艺人之外,首先要请的是风水先生方院子。风水先生根据地形,按照八卦原理,方出院子的建造蓝图。然后是下院子和凿窑洞的力工,按照蓝图开凿出院子的初步形状,挖凿出窑洞的毛胚,民间叫毛窑。接下来就是精细的地坑院营造工匠上场了,他们一般被尊称为大工,即大工匠的意思。他们箍窑旋、扎窑肩,搅泥窑洞的内壁。然后是木工上场,用北方山地的实木做门窗、家具,其雕刻手艺堪比木质剪纸。最后才剪纸手工大放光彩的时刻,一孔孔窑洞都被装扮得大气磅礴,秀丽天然。
这样的地坑院,这样的窑洞,岂能是倚山傍崖开凿而成的窑洞所能比的?
我是在地坑院长大的。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我们的教室就是窑洞。整个学校是两个地坑院通过地洞串联起来的。前院是初中部和全校老师、校长们办公的地方。后院很大,从幼儿班到五年级全部在后院,一个窑洞一个班级。院子里有一个很大的枣树,虬枝如铁,树枝上挂着半截铁轨,那是全校的指挥铃声。课间操全体老师学生200人左右,全部列队在后院跑步。你想想后院有多大?窑洞有多大?
我生长的地方现在是中国地坑院文化风景区。很多著名的文人都被邀请到那里去做客,然后在各级各类文学杂志上发表关于地坑院的各种作品。这些作品无疑都是锦绣华章,灿烂流畅。可是,因为写作者潜意识中还是旅客,所以,文章中不仅有知识点上的失误,还隐含有情感上的疏离与违和。让人读了,感觉到文章很美,但是这美说的是别人,或者是他们看到的地坑院风景区、窑洞,不是我们从小到大住过的窑洞,住过的地坑院。
“见树不见村,闻声不见人。烟从地上起,人在地下行。”这,就是地坑院窑洞最具经典意象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