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层财政文秘工作者的人生感悟
戴益民
今年10月,是我们伟大祖国母亲七十华诞的生日。在历史的长河中,七十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在人的一生中,七十年几乎是人的一辈子。而我,也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却已与财政文秘工作打了半辈子交道。此时此刻,抚今追昔,万千感慨不禁油然而生。
小时候,曾听过一位教书先生说起这样一则故事,说是大凡用带字的纸张揩过屁股的人,等他死去过奈何桥的时候,孟婆会专门拷问他揩屁股用的纸张上的字,说错一个字就会被打入地狱而进不了天堂。教书先生再三叮嘱说,凡是带有墨的字或画,都不能玷污。因为,墨是人的前世印记,其间藏着无尽的玄机和奥秘。
与文字结缘,还要追溯到30年前那场不堪回首的高考。作为武穴第一中学文科班的尖子生,高考前的一场重感冒,让我的武大梦和作家梦同时破灭了,这成为多年以来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和疼痛。带着高考的失意和破碎的作家梦,我从湖北省财政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山区财政所工作。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我没有放弃挑灯夜读、锤炼文笔的习惯。在那个没有手机电脑和网络的年代,阅读和书写是纯粹的手工劳动,书籍、卡片、书信,日记本、摘抄本、剪贴本,伴随我度过了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
在基层艰苦磨炼的时光里,我常常回首读到自己处女作的情景: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正午,我躺在空旷的草地上,把杂志翻到印有我名字的页码,然后把它覆盖在自己的脸上,那油墨的芳香给予心灵莫大的安慰,让人感到一种晕眩的幸福。虽然那只是一篇短文,稿费只有区区3元钱,但却足以坚定我写作的信念。后来陆陆续续发表于报刊的文章,虽然没有当初的兴奋与激动,却更让我对写作执着而痴迷。
参加工作后的那段日子里,我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和变故。父亲离去的打击,工作环境的恶劣,家庭婚姻的压力,让我的内心充满无法排遣的苦闷。那段孤寂无奈的日子,如同煎熬的药味,诠释着生命的艰辛与坚韧。庆幸有文字作伴,她让身心俱疲的我得以休生养息,让心灵如同火花电石,播种快乐,点亮心灯,点燃起片片散落的思想花瓣。文字给予我的馈赠,就像那一缕阳光,虽然微弱,但已经让人难以离开,无论走多远,她的炽热和亮光会一直温暖着我踯躅前行的路。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将这一切诉诸笔端,用书信的方式向局党组敞开心扉。局长将书信在班子会上进行了传阅,爱才惜才的他最后一锤定音:人才难得,局机关需要这样的笔杆子!于是,在事先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我从基层财政所调到了局机关。不久,市财政学会成立,并创办了会刊《武穴财苑》,我担任学会秘书长,同时兼任会刊责任编辑,从此与文字材料结下了不解之缘。
著名作家路遥说过,写作不仅是一种脑力劳动,而且是一种体力劳动。如果要评选世界上最苦最累的工薪阶层职业,我想熬夜班写材料大概可以名列其中吧。有人总结爬格子是“一支钢笔、两袖清风、三更不寐、四季受累”的苦差事,更有诗为证:“搞材料,被人笑;手起泡,头发掉;耗烟草,费灯泡。”虽是戏谑之言,却道出了提高文字水平需要付出艰辛代价的道理。由于不是科班出生,加之起步晚,天赋低,我只能笨鸟先飞,狠下苦功,首先从训练写作基本功做起,练习各种适用体裁的写作,经常自我加压,自设命题,刻苦练习。我曾自订了一份练笔的“自逼计划”:即要求自己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周写一篇短文,每月写一篇调研文章,持之以恒,练笔不止,我先后积累了百余万字的学习资料,大大小小的笔记本、日记本摞成了数十本,阅读了大量财经类书籍,并拿回了大学本科文凭。每次出差总是以书为伴,逛书店成为我的一大嗜好,家中藏书数千册。某些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无尽的苦役。可是,当每一个早晨和黄昏来临,依然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在我眼里,每一个标点,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每一行文字,就是一串鲜活的足迹;每一篇文章,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每当看到自己所写的报告、建议被领导采纳,论文、课题被上级褒奖,散文、随笔被报刊发表的时候,心中的苦闷和积怨便一扫而空。
一年一度的省、地、市三级财政学会研讨会、省科研联系点课题会、全国友好县市财会交流研讨会,既是我与外界学习交流的平台,也是我展示自己内在价值的舞台。那一年,在省、黄冈市财政学会年度论文评选中,我先后有两篇文章分获一、二等奖,并入选了当年全国友好县市财会交流研讨会,在会上进行了重点交流。1996年,我参加全省财政系统“青春岁月”征文、全市爱岗敬业征文比赛获均获得一等奖;1999年,我撰写的《地方可用财力增长途径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省社科联和省财政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2010-2011年,我撰写的《关于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思考》、《武穴市重点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分别入选《当代经济》和《全国财政金融改革文选》。2009-2011年,我连续三届加入省财政科研人才库,牵头或参与的多篇财政专业论文和课题,先后在《财政与发展》、《湖北经济》、《经济研究参考》、《中国财政》、《财政研究资料》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撰写的各类调研文章与专题材料超过数百篇。与此同时,我几乎全程参与了武穴市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事项,从税费改革、部门预算到国库直达、政府采购,从惠农补贴、农业开发到合作医疗、农村财务……在向省厅、黄冈市局和武穴市委、市政府的建言献策活动中,我提出的财政创新发展建言涉及财源建设、惠农政策、制度创新、招商引资等若干项达14条;参与起草的《武穴市惠农资金市级统发实施方案》、《武穴市市财源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得到了市领导的批示,并被验收批准实施,受到广泛好评。在武穴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我为武穴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中,我提交的《当前财政面临的困难、挑战及对策思考》、《落实惠农政策资金的几点建议》分别获得一、二等奖。与此同时,我还积极利用调查中掌握的情况,借助财政简报、报刊杂志等载体,宣传财政改革进展情况,分析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理解财政工作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先后有1000多篇信息被上级和报刊媒体采用。
作为一名基层财政文秘工作者,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我由衷地感到满足与坦然,我没有因虚度年华而羞愧,没有因碌碌无为而叹息,没有因投机钻营而苦恼,没有因追名逐利、贪图钱财而悔恨。30多个春去冬来,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与文字相伴相随,虽然不免平淡、繁琐、劳顿、失落,但更多的是充实、兴奋、快乐和满足。粗略统计,我先后在全国省地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计100多万字,财经论文、调研课题多次获奖,累计获得各种优秀等级奖100余篇(次),并加入了省作家协会,先后出版了三本个人作品专集,多次受到省、黄冈和武穴各级各部门的肯定与表彰,先后被评为财政系统“先进个人”、“岗位能手”、“优秀党员”,“十佳标兵”等荣誉称号,并受到国家财政部的通报表彰。
“静听风吟赏墨韵,醉落笔意闻书香。”清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来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定要经历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是: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比喻在开始阶段,要站得高,看得远,耐得住寂寞愁苦。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比喻在治学过程中,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下苦功夫。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喻经过艰苦的探索和追求,终于获得成功,体验到无比的喜悦和快慰。写作也是这样,只有经过前两种境界的煎熬,才能有第三种境界的愉悦和惊喜。当你倾注心血去完成一篇文稿时,你就会沉浸其中,忘了时间,忘了劳累。这时,你的热情会如流水般的涌出,你的创意将来自四面八方。当这份工作完成时,你会感到心灵的宁静和安详,感到一种辛勤劳动之后获得丰收的喜悦。
此时此刻,迎接祖国70华诞的礼炮即将鸣响,让我们满怀信心和期待。回眸过去,展望未来,心潮涌动,我敲下这些文字,愿与祖国、与亲人、与朋友、与自己共勉——在新的日子里,奔跑的中国,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让我们携手同行,把爱与温暖洒满新时代的每一个温暖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