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戴益民的头像

戴益民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4/28
分享

话说龙坪“木屐”武穴“伞”

话说龙坪“木屐”武穴“伞”

在武穴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龙坪的木屐,武穴的伞,兰杰的姐儿不用拣(gan)。”

“木屐”和“油布伞”是武穴的文化遗产,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原广济老县城梅川之外的重要商埠和集镇,古镇龙坪和武穴的手工业相当发达,手工所制作的木屐和油布伞声名遐迩,而地处太白湖畔的兰杰,则是个盛产美女的地方。

先说龙坪“木屐”。龙坪“木屐”历史悠久,据说日本的木屐就源自龙坪。龙坪“木屐”穿脱自如,美观实用,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深受国学大师黄侃的喜爱。有一次下雨天,他当着学校师生的面,穿着龙坪木屐,“吱咯”“吱咯”走进教室,给学生们上课,引来无数人惊羡的目光。龙坪“木屐”由木板、铁脚钉、布套组合而成,布套是由粗布加厚密纳而成,需经过三道桐油沁面和一道清油光面,每做一道工序要经过凉晒、打磨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木板是选用上等的硬木镂空做成,与屐面吻合的屐底,则钉有四角钉,由4颗铁钉组成,大约有一寸高,屐面屐底用包铁钉牢。最后一道工序是,对屐板和交合处再做三次桐油沁染,直至木屐盛水不漏方可大功告成。

“龙腾五湖四海,坪联四面八方。”龙坪古镇面临长江,一年四季雨水较多,在当时还没有橡胶雨鞋的年代,木屐在人们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雨雪天,依江五里的狭长街道,街道两旁的房子,都是青砖黑瓦,或一层或两层,大多是板皮门面,卸下门板即为商铺。不用脱布鞋棉鞋,穿上龙坪木屐行走,叩叩有声,清脆入耳,但听“叭哧”“叭哧”声,别有一番情趣,令人恍若进入诗人戴望舒笔下的雨巷。

再说武穴“伞”。伞,相传由鲁班之妻云氏发明。“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对于伞的历史,古人只是留下这几个字给我们。但初期的伞多以羽毛、丝绸等物料制作,发明纸之后,纸代替了丝,制成纸伞。宋时称绿油纸伞,以后历代均有改进,油纸伞、油伞、蝙式伞,最后演变成今天人们的雨伞。

武穴油布伞是以毛竹为伞骨、皮纸等为原料做伞布,再刷上桐油做成的伞,主要用于避雨、遮阳。当时由于棉布的发明,出现了棉布上刷油的油布伞,并成为当时民间主要的雨具。后来,油布伞的制作工艺和原材料有所改进,皮纸成为做伞布的主要原料。明清时期,油布伞在广济民间使用十分广泛。油布伞整个工艺流程共有十二道工序,分别为选材、量尺寸、刨竹节,然后是分片、打孔、排竹、套伞头,接下来是连接伞骨与伞头、制伞面、上布、刷油,最后是盖章或署名、晾晒。油布伞的制作均为手工艺,工具主要有斧子、锯子、钳子,后来延伸到手电钻、缝纫机等。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曾留下一把外婆的油布伞。这是一把祖传的老旧油布伞,黄黄的帆布伞面,内面一根粗壮的竹枝,支起八节细嫩小竹,折叠自如、光滑灵巧。当雨季来临,撑开后,伞下可供两个人遮风避雨,温暖而沉静。在通往学堂的路上,它呵护着我,伴随着我,如影随形。

多少年过去了,外婆的油布伞渐渐被我们遗忘在时间的角落。终于某一天,随着老屋的坍塌,它彻底被掩埋了。今天,手工油布伞作为日常雨具,早就没有人使用了。流传千年的广济油布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轻巧的钢架伞的普及被逐渐被取代,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油布伞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如同大多数手工艺品一样,龙坪“木屐”,武穴“油布伞”,只留下一道美丽而深奥的背影,消失在青砖黑瓦的民居里,消失在古朴幽深的小巷尽头,消失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中……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