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难中成长的战士
——记余川供销社离休老干周金火
杨绛先生有言:“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经历磨难对人们来说是一种考验,但重要的是我们怎样认识磨难,怎样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周金火,男,汉族,高小文化,生于1925年4月,湖北黄梅人,1942年3月入伍,1942年9月入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地委机关管理员,罗县田一区、二区供销社主任,广济县万丈湖农场供销科长、一分场场长,广济县余川区供销社主任等职,1986年10月离休,2012年因病去世。
周金火回忆说:“我的一生,是跟着党为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生入死的一生。在那次战斗中,有多少战友长眠在祖国的大地上,如果不是胸前的4块银元挡住了敌人的子弹,幸运地挽救了我的性命,我今天的幸福晚年就提前在战场上完成了。”
苦难的童年
周金火一家7口人生活在旧社会,他的童年充满了苦难和不幸。他打比方说,他的家好比一条破船,船上没有桅杆,船底有漏洞,一年四季漂泊在风浪中,挣扎在死亡线上。
1931年,周金火的父亲因病无钱救治而去世,破船失去了舵手,随时有倾覆的危险。眼见生活实在无法维持,母亲只好把周金火的两个姐姐送给大户人家当童养媳,两个姐姐刚送走,他的哥哥和小妹因病无钱救治,又先后离开了他们。不久,两个当童养媳的姐姐也被折磨致死……一家7口人因贫穷和疾病的折磨,一下子失去了5个,只剩下周金火和母亲二人相依为命。母亲为了养活周金火,一边帮人做饭洗衣,一边沿门乞讨要饭,勉强将周金火养到14岁,实在没办法维持下去。为了活命,懂事的周金火只好到富人家干活,放牛、捡粪、做家务,什么都干,只为混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1942年,抗日的烽火燃遍大江南北。周金火17岁了,开始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这一年3月5日,衣衫褴褛的周金火在放牛的路上,碰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队伍,他找到连长干鹄同志,再三要求参加革命。干鹄同志了解了周金火苦难的童年和不幸遭遇,见他态度坚决,于是便对他讲了一些革命道理,同意他参加新四军。
很快,周金火换上了新四军军服,手握长枪身背子弹袋,正式成为新四军第五师蕲黄广边区部队的一名战士。后经干鹄连长介绍,周金火在团长向拱手下警卫班当警卫员。从此,周金火离开了苦难的家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浴血的奋战
1942年9月18日,是周金火永生难忘的日子。作为团部警卫班战士,周金火打仗勇敢,不怕苦不怕死,领导和战友们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周金火在黄梅县段窑,经柳生同志介绍火线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更加坚定了他跟党走,消灭日本鬼子、打垮国民党战斗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1942年8月某日,60个日本鬼子带着抓来的50个民夫,闯入广济县花桥畈上李垸抢粮,在抢粮中日本鬼子强奸妇女、枪杀群众,激起了老百姓的极大愤慨。得知这一消息后,团长向拱抽调100余名新四军战士,将日本鬼子包围了起来,结果打死3个,打伤了2个,日本鬼子丢下抢来的粮食,狼狈不堪地跑回据点,群众拿回了自己的粮食,对新四军竖起大拇指,都说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好样的。
1943年9月某日,团政委黄道平和团长向拱带领一个连的新四军,在黄梅县蔡山胡四房垸与敌人不期而遇,遭到100余名日本鬼子和1000余名伪军的前后夹击,战斗打了4个小时,战况十分激烈。战斗中,黄道平政委严重受伤,周金火和警卫班长郭太喜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不顾个人的生死安危,将黄道平政委抢下火线,充分显示了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1944年11月间,组织上交给周金火100块银元让他保管。为了防止失落,他用布袋将银元绑在胸前,没想到这些银元成了他的救命恩人,幸运地救了他一命。1944年11月的一天,老红军政委岳朝胜带领团警卫班及部队共1000余人,在黄梅县独山与国民党顽军激战。当时敌人兵力3000余人,面敌强敌,我军毫不畏惧,敌我双方伤亡严重。血战中,周金火的衣服被敌人的子弹打穿了好几个洞,扣子都被打飞了。忽然,一颗子弹飞来,狠狠击中了他的胸前,他当即被震昏倒地……岳朝胜政委见状,急忙派人将他救下火线。待他苏醒后,才知道是胸前的那4块银元挡住敌人的子弹。打开布袋一看,只见那4块银元被打成了蜂窝形状,4块银元救了周金火一命……这场难忘的一夜血战,我军终于取得了胜利,俘虏敌人一千余人,碉堡全部被打掉了。
突生的变故
1945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后,新四军五师边区部队奉命集中北上,与师部会合整编。1945年12月间,蕲黄广边区部队在黄梅五祖寺集中,与前来追堵的国民党大部队激战了两天两夜,终于把敌人打痛了,甩掉了敌人的追击。
1946年1月间,当部队行军至红安县途中,团长孙学山突然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说是接到上级命令,指示他带领一个警卫排转回蕲黄广边区,执行紧急任务。谁知第二天,他将警卫排带到团风敌人防区,突然叛变投敌。周金火等30多个警卫战士猝不及防,先是糊里糊涂地跟着走,后来见势不对,知道他叛变投敌,都抱成一团大哭。敌人当即把孙学山送到汉口去了,而将周金火等30余人关押在一个大院里,整整囚禁了两个多月。
1946年3月某日,周金火与黄梅县的梅银龙、陈安仁两同志,经过密谋后,终于趁机逃了出来。由于未能找到部队,就各自潜回老家了。回家后,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迫害,周金火跟着本垸乡亲董承先出走上海学徒,依靠打丝棉絮维持生活。
1947年6月间,黄梅县长蔡琼和区长周利松知道周金火的住址后,当即去信上海,通知他回家归队工作。周金火收信后高兴地回家了,立即跑到当时黄梅县委活动所在地大牯岭,找到了蔡县长和周区长,详细汇报了这次突生的变故,将孙学山叛变投敌和自己逃跑脱险后在上海当学徒的经历向组织一五一十作了交待。党组织通过了解后,又将他安排在马齐春团长警卫班当警卫员。这样,周金火又重新回到了革命大家庭,与战友们共同战斗。
1948年8月中秋节之夜,军分区司令员张正权带领三个团共计3000余人的兵力,与浠水、罗田、英山三县敌人自卫队和国民党正规军共计4000余敌人,集结在浠水洗马畈进行决战。经过一夜血战,敌我双方伤亡严重,但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俘虏敌人2000余人,缴获枪支大炮等武器无数,这是周金火归队后一次最大的战斗和胜利。
奉献的余热
1948年11月,周金火转入地方工作,担任蔡琼县长的警卫员。虽然离开了部队,但地方工作生活环境生活更加艰苦险恶。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几乎天天与敌人打游击战,落脚在深山老林,缺吃少穿,有时不能烧火,只能扒红薯充饥。寒冬腊月,冰天雪地,风吹雨淋,但他们没有叫苦叫累,而是任劳任怨,不图名利,坚决完成党组织交给他们的各项工作任务。
1949年元月,全国就要解放了,但敌人仍在垂死挣扎。淮海战役被我军打败的2000余敌人逃窜至黄梅县,在路过大山林时突然包围了县委的驻地,当时县政府只有100余人,战斗力量十分薄弱。在这紧要关头,周金火发挥自己的才智,向蔡县长建议集中部队力量,抓住敌人弱点强行突围。在突围中,敌人的一颗炮弹落在他和蔡县长身边。说时迟那时快,周金火来不及多想,将蔡县长扑倒在地,虽然他受了伤,但保护了蔡县长的安全,终于突出了敌人的重围……
全国解放后,周金火转到黄冈地委机关担任管理员工作,1953年调黄冈专署供销社任副股长职务,1954年调罗田一区、二区供销社任主任职务。1955年3月,黄冈地委组织部恢复了周金火的党籍,他又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1959年8月,他调广济县万丈湖农场任供销科长职务,1963年调余川供销社任主任职务,直至离休。
不管在什么地方工作,周金火干一行爱一行,继承和发扬在部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献着此生的余热。
“苦难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漫漫人生路,困难和挫折总会遇到,因为成长的道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磨难是一种财富,倘若没有经历磨难和困苦,便无法积累起更加丰富的人生经验,也很难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有着战士般品格的鲁迅曾说过:“愈艰难,就愈要做。”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战士周金火,用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懂得感恩苦难的人,才能够在苦难中战斗、发奋、成长,并逐渐走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