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烟峡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郑旗乡境内,即黑城至郑旗河谷地带,呈东西走向,全长约15公里,宽1至3公里不等,两面山峦重重,山顶一座座烽火台遥遥相对,十分醒目。登高瞰望,峡谷气势磅礴,大河蜿蜒东流,犹如巨蟒蠕动,黄昏西望更有长河落日之壮观。
公元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并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武威),宣扬政令,安抚百姓,察访军情,并访问附属国居延。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宋时期,现宁夏固原市境内有一个重要关口叫“三关口”即“萧关”,王维出使凉州经过萧关后,在今宁夏境内所写这首千古名诗《使至塞上》。这首描写塞外风光的边塞诗在当时以至后来都被人们津津乐道地吟诵,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更为千古绝唱。但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写于何处却颇受文学界争议。
诗中的“大漠”和“长河”是争论的焦点,“大漠”指哪里?“长河”又在哪里?文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并有若干个版本的说法。有些人认为王维诗中虽然提到萧关,这首诗描写的不是宁夏南部的情景,而描写的是宁夏北部的景色,他们的理由是宁夏南部既没有沙漠,也没有黄河,王维不可能在宁夏南部写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但有些人认为这首诗正是王维出萧关后,就在萧关附近所写,因为诗的末尾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句话点名了诗人立意作诗时所处的位置。另外,固原境内有一大河古时称“西洛水”,现称“清水河”,清水河是黄河宁夏段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向北流经原州区、海原县、同心县、中宁县等县后注入黄河。据称古时曾伐木水运,行船等等,“长河落日圆”就是描写清水河的落日情景。
但本人认为“大漠”未必专指沙漠,“长河”也未必专指黄河或者黄河一类的大河,“大漠”是一个广义的词,过去所谓“大漠”泛指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所以,那时出了萧关便是大漠地域。而引起诗人诗意的不一定就是黄河那样的大河,任何一条长河落日的美景都可能会引得诗人大发感慨。
出萧关北上去凉州(武威)最理想的路径应该在宁夏固原和海原境内,固原、海原境内当时就有唐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固原进海原的路径有两条,一条进石门关,另一条进没烟峡(苋麻河谷)。那时,这两条通往武威的道路是畅通的,直到“安史之乱”后,这一带被吐蕃占领,去武威只好向北绕道。
没烟峡位于著名的海原丝绸古道的东端,峡谷宽敞而途短,适宜庞大的车队和单车行进,故王维选择没烟峡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不排除描写没烟峡的情景。
原固原市地方志办公室副调研员,现宁夏文史研究馆馆员、宁夏师范学院固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佘贵孝在有关资料中撰文到:
“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从长安开始后,途经咸阳、彬县、长武及泾川、平凉进入宁夏固原境;过三关口,再由瓦亭折而向北,经青石嘴至开城抵达固原城;沿清水河向北行,再经三营、黑城,沿苋麻河谷至海原的郑旗、贾塘,过海原县城、西安州、干盐池,再次进入甘肃;从甘肃靖远县东北的石门附近渡黄河,经景泰县抵凉州(今甘肃武威)。”
据此文,王维出使凉州在宁夏境内过没烟峡(苋麻河谷)的可能性有了较为可靠的史料依据。
另外,有人认为这首诗是王维经过居延时所写,因为诗的开头所写“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后来才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句子。为此,诗中的几个字需要在这里解释一下,以便大家对作者作诗背景和诗意更贴切的理解。诗中“单车欲问边”中的“单”子不是一辆单车的意思,而是“轻车从简”的意思,作为一个朝廷官员出行,即便是轻车从简,也有数辆车跟随。“属国过居延”中的“过”字有些人理解为“经过”、“过境”之意。“过”虽然有这种解释,但在这首诗中“过”的意思应该为“访问”,这样解释才比较符合全诗的逻辑。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交待了诗人出行的目的,即慰问边关(武威)将士,也要访问附属国居延。居延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在武威东北部,距武威约820公里,如果经过居延再去武威实属南辕北辙。所以,王维的行程应该是先去武威慰问边关将士,而后访问附属国居延。因为慰问边关将士需要带大量的慰问品,这些物资需要多辆马车运送,绕道上千公里不符合常理。
王维后来是否去了居延只能在别的资料中寻找答案,而王维过萧关却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答案。
有人认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经过居延时所写,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对“过”字的不恰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