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首诗致敬故乡,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纷繁的意象。只想攀登在虎头山眺望,去看一场杏花烟雨,去看满坡红柿浸染山林。把语言植根乡村,摇曳生香,在岁月长河里深情回望,那些乡村风景蔓延成了一行行有温度的诗句。
走近杨老师的诗歌创作, 必然断不了对其故乡的探索,故乡曹村北山如他的根据地,在这里,以“柿子红了”、“杏花白梨花雪”为名,他可开怀吟诗,诚邀八方来客。虎头山上以文会友的杨老师,一如当年那个执著走出大山的少年,出走半生,历尽千帆,仍在追寻诗与远方。文品见人品,欣赏作品也应遵从于人格魅力,诗作即是人格涵养的焕发。写家乡题材同题诗时,那种热情约稿的呐喊声就像是淳朴的山里人家在推销乡野美味,用文化为家乡搭建了一座桥梁。曾和老师攀谈时,他提起文学,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从经典著作到陕西、渭北文学圈,朴实的言语里蕴含独特的创作思维,他不断地给年轻人创造向前发展的机会,而我就是其中一个幸运抓住机遇的人。
欣闻杨老师诗集付梓遂作此文,一是祝贺老师,每一位写作者或许都有铅字情节,网络上的作品图文并茂、排版精致,但总少了些许书香味儿,文字是生硬的,触摸立体的书时,能更好地推敲文字的温度、厚度与广度。捧起一本用心血凝结的诗集,幸福与惆怅交织,文字便成了流金岁月的调色板。二是致敬故乡,大多数人的创作起点都始于故乡,置身于故乡,做一个纯真的孩子,把喜怒哀乐言于表,既守童心又食烟火,乡土的滋养给予了情感的反刍。杨老师从大山走出,工作于城市,心却留在了一个名叫曹村的风情小镇,那里有白发的老娘亲,祖辈的老窑洞,土炕,柿子树等。那一个个鲜活的字眼从老家欢跳而来,赋予了大山的灵性,荟萃成一页页带泪的乡愁。关于乡愁,我们都不例外,敏感而又多情,只因根留在了那里。
纵笔抒情那城厚重
《捋不直的炊烟》一书中与故乡有关的诗篇,便是乡愁最深厚惬意的表达,掬一抔黄土洒落,心也跟着颤抖。所以,诗人发出了炽烈的呼唤,守城为王的人,带刀义士,蓝袍先生都走了。留下的只有衰颓的古城,暮色洇染的藏书楼,不见那玉带环流,不见那荷叶花红。独留削壁千仞的斩城在风中寒啸声声,尽显世事的苍凉与悲壮。
一首开篇之作《斩城,故乡的故乡》便是我最为欣赏的。诗意,在宏大的镜像里一点点蔓延,情感也在一点点表露,文字铺排不加修饰淬炼,将故乡的画面一一描摹。吟咏、回忆、思史,节奏感与音韵美同现,诗人已突破“小我”与“大我”的创作局限,斩城不是一个人的斩城,早已是长于这片土地的人们共同的精神原乡。故乡的模样在变幻,故乡的情感却是亘古不变的。诗人所阐述的情感不是煽情的,也没有刻意的突兀组词,但不断地注入思考的可读性,以一种审慎谦恭的态度深入解读故乡,历史在风化,岁月逐渐沧桑,那种为故乡而忧的情怀没有锐减反而更深邃,也许这就是文学的社会属性,在文字里找寻有关社会责任的使命感。
《我的家乡我的河》这首诗歌写于一场保护母亲河的大型公益活动,作为活动参与者之一,当时我负责“笔尖下的母亲河,文字里的故乡情”歌咏家乡河的诗歌征稿,收到了不同类型、不同角度的稿件,杨老师笔下的母亲河是一条传说久远、历史底蕴丰厚的河,着眼于河流的角度,立意独特,而不是“我”与河流的故事,母亲河从像极了祖辈皱纹的黄土沟壑里流出,包容万物丰沛润泽一方。以河流打通与读者、与社会的心脉,反思河流生态与社会经济这一社会问题,值得读者共鸣。
凝眸写意那景斑斓
最美的花事,等最懂的人。每一次回故乡,都是一场精神上的愉悦。三月天里,相约文朋诗友,盎然的春意融融在虎头山,粉嫩的杏花,带雨的梨花,妖娆的桃花,尽享田园山乡好风光。在这里,心情也随着风景舒展起来,在虎头山上拈花奔跑,做回孩子,伴着暮色入眠,故乡就是那个安放灵魂的地方。锈迹斑斑的老铁锁尘封了曾经的老屋,却锁不住深情的思念,用一口纯正的地方口音,托清风捎信,拽一拽山峰的衣角,生怕跟丢了故乡。
故乡原风景,盼望最亲的游子。《故乡的山》写道:“诗人啊,如果/你一定要给这座山命名/请你叫她——母乳峰/这是刚才那牧羊人给的一个建议”。牧羊人是谁?是一个个普通山民的化称,是祖祖辈辈最熟悉大山的人,他们靠山吃山,恣意地享受着大山的馈赠,度过那些饥馑的年月,大山母亲广纳苍生的气度,曾见证着一代代人吆羊、贩油、驮笼圈……
深情眷恋那人温暖
关于亲情篇,还一直回味着杨老师的一篇散文《母亲一样的大姐》,大姐在杨老师的人生选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看病求学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事情时时凸显着慈母般的爱,贫穷的生活埋葬了大姐的梦想,而她给杨老师的未来点亮了一盏灯塔。
这本诗集收录的《母亲的钱》、《母亲的事业》等,将一位勤劳慈善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她拥有大山的伟岸与胸怀,如千千万万农村妇女一般,操劳一生,勤俭持家,用柔弱的臂膀撑起小家里的琐碎温暖点滴爱,成就自己伟大的事业。《父亲的尊严》是献给他老师的赞歌,诗中这样描述:“父亲一身的中山装/一手的毛笔字/挥毫着墨/挺直腰杆/落笔就是/中国农民的清贫/一介书生的尊严”。多少辛酸,多少无奈,他是农民,却一直坚守着书生的风骨,迂回曲折的山路里见证着一名乡村教师的幸福。
“天生一,一生水,水生万物”,因了对水的敬畏,这位从事水利工作的文化人取笔名“关中水木”,以上善若水的情怀,以谦卑质朴的秉性,寻觅漂泊在城市里的乡愁,用文字点亮日子,风格可粗犷,可细腻,带着浓浓的泥土味,却不失雅韵。读罢此书,故乡的一切也于我渐渐熟稔,那缕捋不直的炊烟也在我脑海里盘桓,久久不能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