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渭北旱塬,可能是缺水的缘故,从小,我便对水有了独特的情愫,一种无法言说的喜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水流滋养着我们的生命,某种程度上也是故乡风物的象征。水以其至柔、至刚的品性存在于自然,孕育大江大河之磅礴,泠泠溪水之娟秀。
我始终信仰水是有思想,有灵魂的。譬如《老子》中的经典成语“上善若水”,就是写水的至柔至善,泽被万物,以其刚柔并济的气度与胸襟包容天下。初识这个成语时,是在八九岁时观看陕西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档媒体公益节目“朝阳行动”,是为干旱贫困地区建水窖的福利事业,其中宣传语用到了“上善若水,大爱若水”,那时候知识面匮乏,并不懂它的意思,只明白它带有褒义色彩。直到后来接触到公益宣传时,不断地去挖掘公益背后的感动,也逐渐读懂了水的秉性。从爱心水窖活动里看到干旱地区因缺水而生活艰难的场景,电视专题片里那些个沉重的画面一直延续在今天的记忆中,盼了多年,爱心水窖里终于涌出了汩汩清泉,山民们落泪了,水给了他们生活的保障及人生的希望。
提到家乡风物,提笔静思乡愁表达,文人笔下的篇章总是渗透着山川形胜、江海河流的影子,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总是徜徉山水间,寄情山水,水就这样在文字中赋予了文化的内涵。《诗经》的风雅颂吟唱了两千多年,在水一方的伊人于蒹葭苍苍里寻觅等待,烟水迷离的河畔与苍凉凄婉的意境相映成趣,虽说是爱情诗歌,但众说纷纭,诗人借水沉思,以此明志。又如汪曾祺笔下的文字,家乡水流进了他的心田,记忆中的人和事带有泱泱的水汽,也塑造了作者的性格与文风,水的轻柔,丰盈着作者的行文节奏感,即所谓的行文流水。萧红笔下充满童心与诗意的《呼兰河传》,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童年的疼痛感一直在作者生活里蔓延,虽是为小城呼兰而写,也少不了河水的因素,明灭可现的河灯隐喻着人生的悲凉与不可莫测。提起水,就想起了沈从文的《边城》,想起了湘西小城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翠翠。可见,故乡的水也哺育着一方文化。
故乡的水,故乡的河是我生命的源泉,我是石川河畔长大的孩子,我的乡愁从石川河流过秦淮线,跨过奔涌的长江,到达岭南,在邕江畔闪烁着青春的浪花。锦绣南国,迷醉眼眸,邕江的歌声陪伴着我的大学时代,看那过往的舟船,几多欢喜,几多惆怅,两条河就这样维系着我的故园心,成为我笔下文字的行板。
记忆中那时的石川河,是我从荆山塬去往县城的必经之地,它经常干涸,偶尔咆哮,汛期分明,几乎断流,只有在夏季暴雨泄洪时才会蓄水,流沙侵蚀的河道与南部的荆山塬造就了明显的高度差。作为富平人民的母亲河及渭河最大的支流,漆沮二水合石川,以宽广仁厚的胸怀接纳着温泉河、赵氏河等支流,蜿蜒曲折,宛如一条飘带静静地悬浮在关中名邑,悠悠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对以农业为支柱的县城来说,发挥着灌溉利民的价值,滋润良田万顷,用甘甜醇厚的乳汁哺育着频阳儿女。可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昔日的母亲河屏息着羸弱的呼吸,河道采石残蚀着母亲河的身躯,各种废水、垃圾、粉尘等污染物进入河道,在儿时的记忆中,石川河附近有个造纸厂,排出褐红色浓稠的污水,每每经过都会掩鼻快进,母亲河拖着疲惫的身躯在苟延残喘,发出一声声无助的叹息。
终于有一天,人类幡然醒悟了,保护生态环境,还大地一片蓝天刻不容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一发展理念给石川河迎来了新的契机,不能让母亲河再哭泣,重新把石川河打造成集旅游、休闲、生态、宜居为一体的民生工程。离家四五载,只有寒暑假才能回乡,石川河便是我常去的地方,夏天看那璀璨的音乐喷泉舞动着发展的跫音,冬天去欣赏那一池的残荷在冰凌里诠释另一种极致的美,不论是夏季的绿草茵茵还是冬季的芳草萋萋,她都展现着质朴的自然之美。新的治理工程落实到位,发展也是极其迅速,每次回家,石川河都会出现新的变化。对家乡河的表达也具体化为一篇篇文章,因为只有沉醉文字里,才能更好地聆听母亲河的心跳,我的心跳也随之悸动。
石川河绽放着新的风采,也吸引着其他各项活动来滨河湿地公园举行,在富平首届健步行大型公益活动中,看见那么多的团体组织用行走的方式为石川河鼓而呼,遗憾身在异乡只能在心底由衷地祝贺故乡,实验学子在大会上朗诵我的诗作,算是对故乡情的一种感怀敬畏吧。等到第二届健步行活动时,终于盼来了暑假,在回家的火车上,我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承担了活动的宣传任务,前期负责“笔尖下的母亲河,文字里的故乡情”的征稿,编辑整理一篇篇来稿,我看到了母亲河承载着文字爱好者的希冀,水就这样流进了文学的乡愁。之后回家前几天一直为走近母亲河公益行活动忙碌着,经过活动承办方一行人的努力,即使活动那天受暴雨影响,也丝毫不改我们对母亲河的热爱。活动时,因暴雨刚出发的队伍被困在河堤大桥,雨淋湿了我的衣服,站在高桥下避雨,置身旷野,只有此刻才能感受到母亲河的雄浑厚重,骤风急雨似银河倒泻,河道间瞬时积满雨水,清亮没有浑浊,如若不是治理工程,河道的颜色肯定是灰黄泥泞的。活动结束,在后期的长效护河方案中,作为“2017江河卫士——我的家乡我的河”大型公益活动的收官项目,我以组织的名义撰写了“绿林清水计划”,作为长期保护母亲河的长效机制,开展“弘扬生态文明、植树造林、清洁家园、绿色出行”四大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省上评比中入围前三甲,获得了公益基金。这一刻,我对母亲河充满了感佩,对石川河的热爱早已是深入骨髓,与生俱来的。
一个人是有两个故乡的,不论世界如何荒芜,一个故园用来怀念,另一个故乡叫远方。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思归客,心安亦吾乡。高考的一纸通知书,我从秦时明月的长安启程,来到岭南绿城,一晃快五年了,沉重的行囊安放不了那颗飘零的心,唯有心中对水的那份情愫能悄然抚慰我的乡愁,带着一丝旱塬孩子对水乡的渴盼来到自治区首府南宁求学。南宁古称“邕城”,邕江就像一条环绕的玉带划分着城市建设,因了邕江母亲河的滋养庇护,这颗西南边陲上的绿意明珠迸发着耀眼的光芒。对水的喜爱也使我逐渐适应这里,以一个异乡人的视角接纳这里。
因为水,给了我探索求知的兴趣,多次到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两种物件让我深深着迷,一是花山岩画复制图,二是迷你版灵渠结构图。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这项惠民灌溉工程,在浩浩历史长河中普惠南越百姓,千年美谈依然在这里传唱,其政治、经济、文化价值都不可估量。浩荡的大秦军队从中原出发,开凿运河,统一岭南。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灵渠作为水上通道的功能已逐渐减弱,但依旧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泄洪的作用,千古灵渠,泽被后世,沉寂落寞的现状湮没在了朝代更迭的世事变迁中,一声唏嘘,也掩盖不了舟楫往来的岁月繁华。
灵渠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北长城,南灵渠”的历史地位中,经历千年风雨而不衰,沟通起湘江和漓江,这样的大工程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观灵渠思历史,于古今中连缀起与家乡有关的记忆。想起了我们家的水利工程,极其微小,甚至谈不上“工程”二字,却那样鲜活地保留在我的记忆中,对我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两孔水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故乡老井,也犹如一位沧桑的长者,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也时刻用“穷则变,变则通”的人生启示警醒我们。
两孔水井,承载了太多的故事,有敢与天争的气魄与胆识,有开拓基业之艰苦。黄土高原降水量少,农作物生长期容易干旱,特别是我家常年种西瓜,遇上缺水天气,势必减少产量。烈日的暴晒下,地里玉米苗焉了,拧成一股股绳。我们村没有水井,隔壁村有井,到处都缺水,自然将外村人排在了后面,眼睁睁看着庄稼枯死。第二年,爷爷便正式开始了打井计划,而且是一南一北两个井同时动工。机器不分昼夜地转着,轰隆隆的声音掷地有声,村子好多人都去帮忙干活,都盼着井出水,这两口井承载了全村的希望。机器一天天地深入地下,抽上来的依然是绵绵黄沙,一天不见水,心就一直悬着,这可是全家家当和到处借钱贷款凑齐的打井费。虽说之前考察了最优的地理位置,但在黄土台塬区出水难度还是相当大。继续往地下开凿了十几米时,终于流出了汩汩清泉,正式下管后,便承担起井的使命,养育一方人家。下管是一大件喜事,那天,家里摆了酒席,共同庆祝着有盼头的日子。
至今,十几年过去了,那两口井依然迸发着顽强的活力,守候着一茬又一茬的农作物,在土地流转的今天,也哺育着园林苗木的生长。在有井的日子里,我家里种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为了方便,又购置了农业机械,全家人都投入在了土地上。
我是旱塬长大的孩子,水成了我生命中纯真的向往,青春时代于水乡求索,北国的粗犷与南国的柔美都是我生命中温暖的格调,故乡与第二故乡支撑起人生中的某段旅程,这些,都是水给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