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正义真的头像

正义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5/27
分享

时光似水

喜欢杨绛先生所说的“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也欣赏林清玄在《境明,千里皆明》所写的“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或许,我暂且不能达到林先生所说的完全做到“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的境界,人到中年的我们,也潜意识地每每回想起那些生离死别、那些花非花雾非雾的岁月,听《滴答》《当你老了》这类歌,我会不由得想起感叹时光飞逝及逝去的亲人、朋友。都市的繁华喧嚣,挡不住无数飘泊在外的游子们内心的寂寞,也挥不去《百年孤独》对心灵的影响。我有时会坐在书房、林间、河畔,静静地思索,默默地回首岁月,在夜深人静时,我会不时有些淡淡的忧伤。经年的读书与生活,让人内心不会慌乱,面对岁月的考验,我们在任何人生的经历与遭遇中,便不再荣辱不惊,笑看花开花落。

人生旅途,我们去无穷的远方与陌生人邂逅的最终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被遇到的真诚、善良的人,无数次深深地感动内心、改变自我、完善自己,我们每一天坚定前行,就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始终坚信,每一个热爱生活并为人生目标奋斗过的人,最后都不会被生活辜负。2000年,我在北京某外语培训基地学习,经历了沙尘暴,经历了与同学们起早摸黑的强化学习,挤时间记词汇、听CRI、新概念英语磁带。20年后,我再次来京,经历过疫情,经历过雨雪风霜,经历过昼夜坚守……在这里,我再次阅读完《平凡的世界》,也喜欢听《北京北京》、《北京一夜》……在这里,承载着太多历史的记忆,沉淀太多的深入骨子里的灵魂级的故事,也成为许多人“北漂”之地,历史的天空,成为今天的蓝天白云,远古的钟声,回荡在心灵的深处。沙尘随风扬起飞舞,又潇潇洒洒飘落,尘埃落定,在这里,我们漫步在各种胡同寻找历史的踪迹,聆听那一段段岁月的故事。《北京一夜》这首歌的内里故事是怎样的呢?据说,《北京一夜》是记叙着以爱情、战争为背景的故事,歌曲在2002年被知名乐团“信乐团”翻唱而再度火红了一段时间。《北京一夜》的歌词中蕴涵的意境凄美,背后的故事令人黯然神伤,据说明代万历年间,一对年轻张氏夫妇,勤俭刻苦,在北京新街口买下20余亩土地,种菜为业。数年后,又在园中种牡丹芍药荷藕,春夏两季,香随风来,菊黄之秋,梅花映雪之日,也别具风光,可谓四时得宜。当时文人墨客纷纷来赏花,于是这个地方被称为“百花深处”。张氏夫妇死后,花园荒芜,遗迹无处可寻,“百花深处”的故事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

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走到了地安门

不想再问你

你到底在何方

不想再思量

你能否归来嘛

想着你的心

想着你的脸

想捧在胸口

能不放就不放

One Night in 北京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人已逝,百花深处依然还在。有人说,爱上一座城,爱上一个人;有人说,爱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在深夜里,我却总会时而想起那遥远的故乡。每当想起祖辈,每当想起故乡的父老乡亲,每当想起一路走来经历的点点滴滴,尤其是遇到的那些至今令人心存温暖的人,我不由得会想起村上春树说过的一句话,“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

 每一个用心对待时光的人,时光便不会过早地衰老,人生仅活一次,值得我们用心品尝,酸甜苦辣写满芳华与沧桑,依然要有阳光的心态,惟有如此,才会收获更多的快乐。用心生活,生命便更有内涵。我们都是一个内心温暖的人,风轻云淡,繁花朵朵,我们从春天出发,又回到春天。你遇到的,或者面对的,也许都与心情有关,与“流浪的地球”无关。人们许多时候总在不知不觉中用情感超越自己的理智,而历经数年,风吹草地,陌上芊芊,最终却在仰望星空中释然,用理智理性来笑看风云。

人,无论经历了什么,总得学会取舍,总得有点读书的情怀。那天接到一个朋友电话,说是他身边的一个朋友为生活、工作拼尽全力,无奈才四十出头,却累出重病,被现实的重重困境、压力击垮了身体,他曾经冲锋陷阵、豪情满怀,如今无奈只好静静的治疗休养,他试着做人生的减法,学会了放下该放下的,把自己的身心放在享受阅读每一本书中,他在医院静守一段独处的时光。他终于发现,读书,其实是人生中不需要宽大的场所,不需要过高的经济条件,却能给自己带来无限思索无限快乐的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如果您在医院隔离不能有人陪伴,那么静心阅读,便令你收获最多的快乐 。“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庄子说过,“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是极致的美。古人说:“淡极始知花更艳,花到无艳始称绝。”朴素,也是一种大道。当光阴成为故事,会告诉我们许多道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故事,都有无尽的想象,都说:“心有多大,格局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所以,人的可贵之处就是用心、专注、真诚。尝遍天下美食,才知晓人间最有味的,是清淡的欢愉。历尽世间喧闹浮华,才明白细水长流的平凡生活的可贵;大道至简,三千繁华,终归朴素。杨绛先生曾有经典之语“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人有说,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中现,人情淡始长。复杂的世界,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书中寻找美好的情怀,累积成光阴里的菩提,根植于心间,与世界温柔相处。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一壶浊酒,一盏灯油,一席草帘,一杯清茶,或青梅煮酒,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每年清明,恰是人间芳菲时节。我会想起祖父等先人在世时的点点滴滴。我记得多年前的一天凌晨六点许,我接到家人急电,说是爷爷过世了。挂上电话,我背上行囊,立刻往农村老家赶路。当我抵达家乡时,透过车窗,远远地就见到老家祖屋外,亮着几盏灯,其中一个灯炮光线特强,在寒冷的夜里,从这束光芒,我感觉到一丝温暖。当我回到农村老家祖屋,黑漆漆的棺材早已摆在那老屋的中间,爷爷的遗体被安放在被两条大木板凳支撑着的棺材。当我见棺材时,早已伤痛欲绝,顾不及想什么,整个身子扑倒在棺材上,摸着黑漆漆的棺材,痛哭不已。这样的生离死别,与至亲的长辈以这样的方式告别,我无法接受,更无法相信。但人生无常,这就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当时,主持丧事仪式的是村里一位长者,按着他们办此类仪式的程序,说了几句话,大意是说爷爷虽安放在棺材内,但并没有将棺材封死,必须得等逝者的子孙与遗体见上最后一面,才可以将棺材用纸和米糊封死,并用钉子钉紧。随着仪式主持人的吩咐,村里几位体格健壮的大汉将棺材盖板打开,我见到爷爷安详地躺在里面,我轻轻地抚摸爷爷的脸,仔细端详他的遗容。可亲可敬的爷爷,再也不能教我练书法了,也不能给我讲东坡的故事了,我再也听不到电话的另一端爷爷问寒问暖了,再也不能……那几天,我与父亲、伯父、叔叔以及其他亲人们,披麻戴孝,在祖屋里为爷爷守灵。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守在爷爷的棺材旁,我不时地盯着爷爷的遗像,思绪万千。我记得按家乡风俗,爷爷的棺材下放点着一盏油灯,作为逝者的“守灵人”,我们必须每隔一个时辰,就得往油灯里加少许油,以使油灯得以继续燃着,且不得熄灭。夜晚,我久久盯着那盏长明灯发愣,不时地发现屋外的夜风来袭,那灯火中先前形成的一条火柱,被风微微吹弯了腰,但很快又恢复原状,我惊奇地发现,灯火被风吹一次,那灯的油烧得更旺一次。爷爷走了,我至今时常想起他生前的神态,笑容可掬,乐善好施,总是热心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正如同那盏灯,虽出身贫寒,从未上过私塾,我记得他说起曾经搬了几块砖头垫高,爬在私塾先生授课的房间窗台“旁听“,如此断断续续地听了一两年,算是识字启蒙教育,此后多年,他一直坚持学习,居然成了乡里小有学问的”文化人“,他自谦地说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太多传奇,但我从他的经历中,似乎读懂了他平凡一生中的生命的意义。八十余载的人生风雨,他一步一步艰难地生活,努力地前行。

爷爷过世后,我数次去过他的墓地祭奠,每次都会有一种心被掏空的感觉。想到他生前的点滴,心中难免有种酸楚的感觉。一年一度,物是人非。当我祭拜在他的坟头,待一柱香燃尽,一边噙着眼泪,望着坟头长满各色各样的植物,蒲公英、狗尾草以及各种叫不上名的野花野草,它们看似杂乱无章却有井然有序,无论我来与不来,它们都似乎总是陪伴在爷爷的坟上,好几次清明节时我见到他坟上嫩绿嫩绿的植物,一枝一叶,一花一世界。或许,这一切正是爷爷所喜好的环境。我记得爷爷曾说过,自然回归,回归自然,凡事自然就好。既如此,我又何必狠下心来拔掉这里的一草一花呢?在他的墓前,我思绪无限,看长空万里,望碧云悠悠,愿天地同心,愿爷爷在九泉之下安息。想着爷爷生前讲述其个人的经历,我能想象他们那一代人生活的艰难,联系我当下所过的生活,我无法不感恩于生命,无法不珍惜今天的生活。

前几年,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当你老了》,“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这首歌让人感叹时间匆匆而过,但心中的爱,总能在最平凡的生活中,给我抒写最真挚的感情。对祖辈的爱,对父老乡亲的爱,这份爱那么深沉。爱,就抽象的,又是具象的存在,似乎和广漠的自然、天宇融为一体了,一种超越性的净化效果由此产生。诗与歌的抒情力量,融化在场景、意象的安排之中。我一直寄希望用笨拙的手,写出来自我心灵深处的作品。我害怕听《当你老了》这类歌,可我又偏偏欣赏这种触动人心的歌,特别是歌词“爱你虔诚的灵魂”的点睛之笔,我以为仿若在说我的先祖们,他们没有留下了物质财富,却让我们孜孜不倦、无怨无悔延续生命与信仰。我深信长驻心底绵绵不绝的情感,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退,不会在时光长河中淡化,反而历久弥坚,让我心底平实,让我脚踏实,做人做事。仰不愧天,俯不愧地。

多年后,我清晰的记得童年在农村生活时的情景,喜欢坐在灶房柴炉火旁打盹,在寒冬中听着长辈们讲薛仁贵、程咬金、诸葛亮的故事。如今,我仍喜欢夜里在桔黄色的台灯下,准备一支笔一张纸,并常常透过窗户看到室外万家灯火通明的夜景,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心底不时有一股力量一股暖流涌动。时光的消逝,记忆中,有些模糊,也有些清晰。至今,我心中偶尔会有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笼罩心头。现今,我依然渴望如当年一样,一家人围坐村子老屋的炉火旁,喜欢那样的氛围,炉火虽然暗淡,至今依然在我心中闪耀光芒,穿越了人生漫漫无数的长夜,还记得爷爷的教诲,不由得吟起改编的诗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爷爷在那头……

心怀感恩的人,爱永不熄灭,爱心永恒。相信一草一木,一枝一叶,虽无关岁月,然而它们是有生命的,同样沐浴着阳光,经受过风霜。当我们在感叹时光飞逝的同时,不免会想起,那些挥之不去的人与事。心中有乡愁、有故乡的人,才会有远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