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昆仑树的头像

昆仑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01
分享

看麦场喜丰收

老式康拜因收割麦子之后,接粮的解放车把粮食运到晒麦场上堆放起来。

从粮食收割直至卖出,麦场上缺不了人。大约个把月的时间,农民看麦场,是秋收之后的一道风景。

村庄分成三个大队,每一队各有三十几户人家。按照居住的地理位置,往往十户左右人家聚集到一处连绵的山头开辟各家的晒麦场。之所以要这样分配,是因为那个时代没有电,交通更不便。

晒麦场必须具备主要的两大功能:其一,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短期内就可以晒干采收的麦子;其二,开阔通风,基本能够保证每天都有风,借用微风扬种,去除麦糠、沙土、草叶等杂物。

麦场的选址除了具备晾晒、通风两大功能之外,还要开阔平整、交通便利。交通这一项,需要大家一起凑些费用,雇用拖拉机从大马路推出一条道路连接到各家的麦场,方便收割的卸粮车和粮库的收粮车来往。至于各家的麦场,有钱人家也一并雇用拖拉机推平,贫困一点的就自己出人力用铁锹慢慢清除柴草,石头。平整完地面下一步,拉来黄土,铺上二十公分厚,然后用石碾子反复辊压,直至黄土完全板结,泼水不渗漏。

每年临近收割,这一排黄土面的麦场地修整完毕,远远看过去,好似一张张金黄的烙饼。秋天的青色山岱之上,俯瞰下来,灰色的道路穿过麦场,又呈现出一串巨大的烤面筋。

收麦之前,先要做好两项工作,一项要把场地清扫干净,第二项就是搭好窝棚。窝棚虽然只是个把月的临时住所,只用来晚上睡觉,白天遮阳避雨,但是搭建起来还是要费些功夫。拉一车木头做骨架,再拉两车秸秆罩住屋顶和墙面,外面裹住一层塑料布或者搭上一匹帆布,细处再用铁丝捆绑好。夜晚的山风平均五、六级,常常出现这样的笑话:没有经验的生瓜蛋子今天刚搭好了窝棚,睡到半夜冻醒了就在被窝里面仰头数星星。

麦田根据家庭户口的人员分配,早期人少的时候可以分到三十亩,后来慢慢地变到十五亩。五口之家一百亩左右的小麦种植收成大概在二、三十吨,老解放车的散装运载量约五吨,接粮时两辆车交替跑。看麦场随着卸粮正式开启,只两个人,从打开车厢板那一刻起,不停地翻转木掀。一铲铲把麦粒从车厢转移到地面之后,再清扫车厢、车轮各处掉落的余粮,厢底重新铺好帆布,整个过程需控制在半小时之内完成。因为另一辆卸粮车已经到了地头,康拜因可不等人。

这一天,卸完粮,农民的主要收成就踏踏实实装进了口袋。看紧麦场,护好麦子,可千万不能让它淋雨生霉,更不能让牛羊糟蹋了,还需防着白天的鸟雀,夜晚的老鼠来偷盗。

夜晚,手电的灯光从各家出发,闪亮在山腰,然后爬上山顶,融入天空中的星河,最后像一道流星消失。低矮的窝棚里马灯的光亮又闪起来,入口处一点微弱在黑暗中绽放。就是这微弱的一点光亮,警示着可能发生的偷盗妄想。

除了回家吃饭时间,窝棚里总会有人。清晨有风就赶紧扬麦子,日头出来风歇了脚就铺开粮堆散潮气。场地上,常常分两堆麦,一堆没有晾干,一堆已经扬好。没有晾干的这堆渐渐变小,扬好的这堆旁边慢慢垒高了麻袋墙。麻袋里打包的麦子已经脱干水分,用筛子滤掉了石块杂质,并且用缝包线封住口,过完称,用墨油在外面做了标记。

秋天雨少,却每天都有霜降。日落之时,麦堆、麻袋墙都仔细遮盖上塑料布,用石头压住边角;隔天,日出之时,再把遮盖之物一一揭开。等所有麦堆都装进麻袋,麻袋墙就垒成了一个新窝棚,夜里罩上帆布,新窝棚既挡风又宽敞。

这一溜的麦场,先后都打了包,如果哪家落下了,大家也会一起来帮忙,毕竟收粮车来一趟不容易,一个队上的邻居,少拉了谁家的都不好。装粮车是喜悦的日子,各家的成年汉子聚拢在一起,叼着烟闲谝的功夫,带着拖斗的大车就进了麦场。车上两人码放,车下两人一组搭着手把一包近百公斤的袋子抛上车厢,如此往复,各家的麦场两三天的功夫就清理得干干净净。

你家是一等麦,他家亩产三百斤,哑巴家今年发大财,足足卖了三百六十包,买卖的消息传递着。各家准备了丰富的宴席,一大笔卖粮钱到手,且不管比别人多少,总要庆祝一下丰收。

麦场热闹的场景卜一结束,窝棚紧跟着撤走了,白茫茫的冬雪像约定好似的飘洒下来。院落里吃酒划拳的吆喝此起彼伏,看麦场这一个月风餐露宿、谨小慎微的约束终于放开,白雪就酒,越喝越有,这光景定是瑞雪兆丰年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