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城市,自开埠以来,从近代发展到当代,一直都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言及交通运输业,虽然当代的上海在航空与铁路方面已经实现了立体化、枢纽化的高度繁荣,但是近现代的上海非常发达的水运(包括江运与海运)体系早就称冠于世;尤其是上海港的十六铺码头,曾经闻名中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上海声誉卓著的人文历史的典型地标。
十六铺码头这样典型的人文历史地标,在上海还有南京路商业街。近代以来,上海滩的南京路商业街,开创了亚洲商贸业、百货业的无数的先河;传统商贾风貌与现代商业文明相映生辉,为这条百年老街增添了丰富的魅力;如今的南京路商业街,是上海对外开放、连通世界的窗口,是万商云集、财益多方的宝地,是国内外观光客与购物者的天堂。
抚今思昔,十六铺码头与南京路商业街,恰恰代表了上海的源远流长的客旅文化与商业文化。因此,多年以来,善于打比方的中国人,对于长江沿岸区域星罗棋布的市镇(包括地级市、县级市、乡级镇),只要其具备了一定规模的水运码头、贸易场所与客流量,那么,就会毫不吝啬地将其誉为“小上海”。安徽长江南岸的地级市芜湖,就是这样的一座“小上海”。芜湖虽然没有上海那样极度繁华的十六铺码头与南京路商业街,但其作为长江下游的港口城市,大大小小的水运码头不在少数,而且自古以来就是“江南四大米市”(安徽芜湖、江西九江、江苏无锡、湖南长沙)的首位之城,故其足可配称“小上海”之誉。
纵观长江的上、中、下游的沿岸区域,芜湖这样的“小上海”的数量多达成十上百,都不具备独一无二的性质,所以并不稀罕;那么,放眼全国,有没有一座确实稀罕的“小上海”,能够具备独一无二的性质呢?还真有一座,那就是安徽淮河北岸的地级市淮北。
现今的地级市淮北这座城,在两千多年之前的秦朝的时候叫作“相县”,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叫作“濉溪市”。穿越历史的烟尘,人们知道淮北是以煤业著称的工矿城市,距上海的路程很远,距长江的水系也很远,所以淮北与“小上海”这个荣誉称号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然而,事情就是如此奇妙,淮北偏偏拥有了“小上海”这个荣誉称号,并且具备了独一无二的性质。那么,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于:淮北从1958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已经与上海形成了“人员互帮,产业互助”的亲戚般的密切关系(淮北就是这样很惇诚地“蝶变”而为特殊的“小上海”)。
物质是基础,先说“产业互助”。
1958年6月,上海煤矿设计院帮助淮北煤矿筹备处开发淮北煤田,制定了煤矿开发规划,经中共安徽省委同意实施,并且随之成立了淮北煤矿建设委员会,从而启动了淮北煤炭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产业时代大幕。
1968年11月,由上海华东电力设计院设计制定的淮北火力发电厂的首期工程开工建设,并于1973年12月竣工投产,这开启了淮北煤炭资源转化为高效电能的重要历史进程。
1969年2月,上海的煤炭供应频频告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决定从北京铁路局调集二十辆机车,南下支援徐州铁路分局,将淮北等地矿区的煤炭运到上海,解决了上海的燃眉之急;其后,淮北每年出产的煤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供应上海,满足了上海的能源需求。
1982年12月,随着多台二十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的接连投产,淮北火力发电厂跃升成了全省最大的燃煤发电企业;该厂每年所产电力的三分之二,都是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华东电网,支援了上海等地的经济建设。
2011年,淮北市招商局设立了驻上海招商分局,成效显著;在不算很长的时期内,淮北市的重点企业(例如“淮北矿业”“恒源煤电”“口子酒业”),相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这有力推动了淮北经济产业的发展。
人与人的友情、友谊、友爱,比物质更珍贵,因此,“人员互帮”比“产业互助”更重要。
1961年1月,上海市慰问团的团长杨士法(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工业部部长),率领著名电影演员上官云珠、王丹凤等团员,专程赴淮北矿区慰问演出,这开启了两地人员亲戚般往来的序幕;1972年3月,上海市闸北区人民医院的医护职工115人,带着医疗设备,调入淮北市人民医院工作,充实了淮北的医疗队伍,这无私的援助显然是淮北群众的福音。
1968年至1978年,上海的5840位知识青年,响应党和政府关于“上山下乡”的号召,奔赴淮北农村插队落户;他们受到了淮北人民的热情接纳与真诚照顾,同时也以自己的劳动和知识而为淮北农村做了贡献;那十年,淮北的大地上,每天都有“吴侬软语”(上海话)款款飘曳,所以很多人都赞叹淮北确实成了“小上海”。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随着交通更加便捷,淮北与上海的交往、交流、合作也都更加密切了;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需求。回顾过去,淮北与上海有着深厚之谊;展望未来,淮北将会好好把握自身与上海多年“人员互帮,产业互助”的历史优势,好好把握“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机遇,从而借重上海的“经济龙头”之势,不断加快自身经济建设、产业发展的步伐。
“小上海”淮北,“小上海”芜湖,一北一南,交相辉映,堪称安徽省版图上的“双子星座”,前程风光无限好。
{备注:邓丹晴的原创散文《安徽的两座“小上海”》原载于2021年6月27日《重庆晨报-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