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陆登光的头像

陆登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1811/19
分享

去看黎家茅屋

陆登光

 

那日,与两位友人一起,闲聊也是闲聊,于是我便提议说,去看看黎家茅屋吧。

这是我蓄存已久的心愿。记得那年在山里旅行,远远看到车窗外掠过的黎家茅屋,掩映在木瓜树和芭蕉叶的翠绿中,眼里便有了许多的新奇,心中便有了许多的向往,于是便时时寻找着前去探访的机会。眼下,这机会终于来了。

车从城里出发,沿着柏油路,驶到一个叫零公里的地方,突然往右一拐,便驶上了一条灰黄色的土路。不难看出,这土路已年深日久,若是晴天,必定是尘土飞扬了。眼下却刚下过一场细雨,路面微湿,空气清新,蓝天高远。路两旁的芒果园、香蕉地,流淌着一片绿色。枝头上的累累硕果,诱惑着我们的目光。不时有满载瓜果的汽车与我们擦身而过,淡淡的香气弥散在天地间。

车窗外忽闪过一个村落,又闪过一个村落,却说不出这是到了哪里,这些村子都叫什么名字,车也始终没有停下。我便开始问自己了:这么急切地去看茅屋,为的是什么?茅屋能有我惊奇的秘密?有我品味的东西?能让我感受到这个民族古老的过去?让我触摸到这个民族真实的历史么?起起伏伏的颠簸中,我一直都在问自己,直到车子在一个村寨停下来。

这是一个被重重大山严实包裹着的村寨。原以为这样的村寨,必定是茅屋连着茅屋的一个个院落了,却不成想这村寨全是样式一样的平顶砖房。村里人说,这新房是政府资助他们建造的,已经两年了。我这才记起近年来政府启动的民房改造工程,这无疑是政府为黎家人做的一件大好事。而我这时却有些遗憾:这么大老远地跑来,竟看不到茅屋。脚步懒懒的,正想往外走,这时却随着一位老者的指引,看到村外掩映在绿竹丛中的一排茅屋,不由地一阵欢喜:啊,我们终于看到茅屋了!

我迫不急待地一路小跑着,越过几道田埂,奔向茅屋,就像一位渴得嗓子冒烟的旅人,扑向一汪清甜的泉水。两位友人也在后面紧跟着,大呼小叫的,像是突然间发现了什么珍宝。

可是茅屋里没有人。没有人的茅屋门却敞开着,我们却不敢贸然进入。但顺着敞开的门,我却看到了屋内的一切:一张用细木棍扎成的木床,紧靠在西墙上。屋角堆放着犁耙刀镰等农具。屋中央是三个石头支着一口铁锅的火灶,灶旁放着一只瓷盆,盆里装着碗筷。茅屋被长年的烟火薰染着,已经发黑。黎家人的日子,就是在这茅屋里度过的么?这茅屋已度过多少春夏秋冬?经受了多少风霜雨露?我想象着茅屋的出现,必定是黎家人游猎生活的结束。想象着他们世代生活在茅屋里,生儿育女,繁衍生息,冬暧夏凉的茅屋为他们遮风挡雨,驱寒护暧,一种黎家人对茅屋特有的感念之情,不由地也在我的心中油然升起。

目光滑过茅屋,我看到不远处一些更为低矮的茅屋,默默挨在山脚下,像一段流逝的岁月,想来这就是黎家人的寮房了。我从过去的阅读中,早已知道这寮房的功用,现在亲眼看到,既感到新奇,又感到温热。想象多少个月明的夜晚,一对对黎家男女在寮房中亲近亲热的情景,茅屋外正有阔大的芭蕉叶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蟋蟀在草丛中叫得亲切动情,那种甜蜜那种诗意,是外人无法体会到的呀。

两位友人感叹说:“真想也在这寮房中过一夜呢。”

我又何曾不想?

来前未曾感受到茅屋特有的韵味,此刻站在茅屋前,细细打量着蓝天白云下茅屋船形似的身影,细细品味漫长岁月中茅屋曾经有过的欢乐与痛苦,幸福与忧伤,我终于真切地感受到了。

看看吧,茅屋虽然低矮,却也别致。它的每一张茅草片,每一道篱笆墙,都是精心编制而成,都是黎家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在炎炎烈日下,它带给你的是一片清凉。在朦胧的月光下,在溪流的细语中,在风尾竹的绿色姿容里,它带给你的是一片平和的心境,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比起那些新建的千篇一律的平顶砖房,它更贴近自然,更贴近人心,更耐人寻味。茅屋显示了黎家人的生存智慧,同时也与黎家人的勤劳、纯朴、善良的品质融为一体,体现了一个民族最基本的文化——茅屋文化。那些美丽的传说,那些欢快的舞蹈,那些动听的歌谣,便是这种文化的结晶。因此,它无论多么简陋,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虽然现在,或者不久的将来,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黎家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它会很快消失的,但其文化的真正内涵,比如那种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的品质,那种亲近亲热的情感,将永远不会泯灭,将与黎家的山水一样绵长。

告别茅屋时,黄昏降临了,晚霞把远山镀成一片金黄,也把茅屋镀成一片金黄。我坐在返回城里的车中,心却仍留在茅屋里——我真的还想看看那茅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