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承林的头像

黄承林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08
分享

我的山峦

我的山峦

(散文)

我出生的城市是一座山城,四周山峦起伏。这是大自然赋予这座城市的先期抵达。早在还没有城市概念之前,早在我的祖辈们没有到来之前,这些山峦就耸立于天地之间,凸起于平原之上,以峰峦叠嶂的气势,以跌宕起伏的姿态,以苍松翠柏的绿意,以百转千回的水流,以原始生态的洪荒,保持着郁郁葱葱的生机。

对于长期生活于深山僻壤的人们而言,山峦早已幻化为一种繁衍生息的力量,物质与精神的依托。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对于靠山吃山的人们而言,自当腾出一些时间来攀登山峰、感悟山峦,体会莅临其上的自然高度与登高望远的视觉拓展。

对于长期生活于平原大川的人们而言,连绵的山峦往往是一种美好憧憬和召唤。游山玩水不仅仅为了赏景休闲,更在于从心灵深处、体能极限中寻求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内涵。

小时候,我曾一次又一次的攀登家乡门前的高山,幼小的肩头扛起沉重的生活负担。立于山峦之上,渴望着走出莽莽大山。长大后,我凭借山里孩子的莽撞与大胆,一步一步真的得走出了大山。

然而,山峦依然令我魂牵梦绕,流连忘返。我走出四方山、武当山,并没有因此与山绝缘,而是不断地登临其他名山,黄山、峨眉山、庐山、武夷山……一座座别样的山峦,更增加我对大山的留恋。

慢慢地登山,让自己的心情渐渐地散漫下来,放弃“速度”的工业和经济发展的概念,让自己的人生步履在这里得以舒缓,更让自己的心灵由此变得单纯和坦然。

慢慢地登山,登上自己喜欢的山峦。眼前的景色无论是奇美还是一般,都会令人有一番感叹。连绵的山峦给我们慢下来的理由。任何人休想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征服一座大山,只有以舒缓的慢步,以耐久的体能、以平和的心态,才能登临山峦的峰巅。

仔细想想,似乎一切美好的感觉都是在慢中诞生。对于生命而言,我们都不希望在人间一闪而过,都希望益寿延年。因而,慢成为趋向从容的开端。淡定而从容的生活,才能慢慢体验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一桨一桨地划着自己的生命之舟,缓缓地抵达生命的彼岸。

每一次登山,就会有每一次新的体验。纵横交错的山峦仿佛横刀立马的卫士,将自然界的大美庇护于遥迢的绝境之处。曲径通幽,云山雾罩,层林尽染,美不胜收。身体在缓缓的脚步带动下,不断地提升海拔的高度。尽管自己的真实身高并没有改变,但视野可以逐步遥及更高更远的地方。更为奇妙的是,在一次次的攀登之中,仿佛自己的思想和心灵也在攀援而上,一点一点朝着充满绿色、充满美好、充满希望的方向着陆。或许身体感觉很疲劳,但是心情则很舒畅很放松。

其实,山峦和人之间是有情缘的。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期望攀登的山峰。每一座山峰,尤其是名山奇峰都有其无数的粉丝和崇拜者。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爱情,那种从心灵深处渐渐渗透出来的牵挂和思念、温馨和缠绵,情欲和流连,都在点点滴滴融化追今生的结缘。而有些爱情,则好比永远无法登临的远山,只能留下憧憬和遗憾。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找准属于自己的山峦。尽管我们的心里难免会有一种“这山要比那山高,他山总比此山美”的贪婪,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所有的山川。每一座山峦,都有自己的海拔高度、个性特质和值得欣赏的看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体能极限、兴趣爱好和对山水的不同体验。我们不能渴望所有的爱情都圆满,也不能苛求所有的山峦都令人留恋。

其实,每一座山峦,都有自己的品德和特质。就好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和底线。山与人,人与山,总是有割不断地关联。我们常常会把父辈比作高山,父母养育“恩重如山”。我们常常会把先哲比作高山,先贤智慧“高山仰止”。

站在高山之上,或许无法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完全释放出来。仰望每座高山,或许总能够激发自己攀登和征服的欲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山峦和期望。

山有德,人有道。忽然想到一幅嵌有自己名字的对联:

道深传承远

德厚育林壮

山里出生的孩子,即便已经人到中年,即便可能已在城市生活。但是,依然有山野的情怀。每一个黄昏和黎明,都会感觉眼前的天空中仿佛出现山的身影,写满山的眷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