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园吟思
黄承林/文
白园坐落于洛阳市龙门香山北端琵琶峰上,此处安葬着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又称白冢。白园,山峦环抱,柏青竹翠,池水清碧,临峰而立,可远眺龙门石窟,旁观香山古寺。
缓步登上琵琶山,依山建有松风亭、白亭、翠樾亭、道时书屋、乐天堂等富有唐代风格的亭阁。园内分为青谷区、墓体区、诗廊区、管理区四部分。青谷区自然风光秀丽,两侧绿竹苍翠,区内建有乐天堂,堂内有白居易塑像;墓体区有半球形墓冢,墓前石碑刻“唐少傅白公墓”六字。另有自然石卧碑、乌头门、登道、碑庐,种植翠柏、牡丹等各色花木,设计独特,肃穆典雅。卧碑上刻有白氏《醉吟先生传》,是中国最大的石书;诗廊区主要有道时书屋、翠樾亭,诗廊区集中展出当代书法家、画家的白氏诗作,还陈列有白氏所著的各种版本及生平事迹。
白园的总体空间不大,却曲折生姿,林阴小径、亭台楼谢,点缀其间,间歇变奏饶有情趣。小小白园,则所发、点燃游人的想象空间,充满诗意的空间,非常广阔,无边无际。
“为生民忧直言极谏,得山水乐饮滔赋诗。”“西湖筑白堤龙门开八滩倡乐府诗讽谕志在兼济天下,履道凿园池香山卧石楼援丝竹赋青山乐于独善其身。”似乎概括出白居易耿直、峻洁的人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白墓为圆形砖砌墓,墓顶青草离离,使人油然想到“离离原上草”的诗句。面对白墓,诗人一生的行踪、思想发展和创作道路令人追思。诗人的少年苦读而早慧,16岁便吟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佳句;29岁顺利及第而居住长安,在同批考取进士的众生中诗人年纪最轻;后来诗人仕途遭挫,被贬江州,人生旅途的出现重大转折,先后客居忠州、杭州、苏州等地,最后走向洛阳,拥抱香山,成为“香山居士”。在诗人的人生旅途上,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得以诞生和流传,真可谓生命如诗,诗歌人生。
据《醉吟先生传》记载“先生姓白,名居易,字乐天,其先太原人也。”“乐天幼好学,长工文,累登进士、拔萃、制策三科,始自校书郎,终以少傅致仕。前后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年。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前后著文集七十卷,合三千七百二十首,传于家。又著《事类集要》三十部,合一千一百三十门,时人目为《白氏六帖》,行于世。”
《琵琶行》的缠绵大气、《卖炭翁》的朴素写实、《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通俗上口,“老妪都解”的通俗诗篇中彰显经典与高雅。
游历白园,对诗人的敬仰和缅怀油然而生,诗人不朽的作品永远值得的吟思和赏析。
龙门香山上诗意的白园,虽匆匆而游,却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