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德峰的头像

德峰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010/17
分享

心中玫瑰向阳开

成都画家苟乐加,擅长画玫瑰,他在画作集《阳光意象》中,对玫瑰写下赞语:“金色的阳光催动花朵的力量,赋予其生长的自由;它从挺直的茎秆中长出,缓缓地展开柔软曲折的花瓣,羞涩的、委婉的、缠绵的……”

苟乐加生于1944年,笔名乐加。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创作《父亲》、《彝族人物系列》等油画作品,彰显实力。他创作的玫瑰系列油画,在收藏界备受赞誉。

苟乐加介绍,促使他爱画玫瑰,源于知音众多,更来自内心的热爱,“我喜欢玫瑰的灿烂、热烈,让人想到美好、温暖。而这些正是他的前半生所缺少的精神层面的需要。”苟乐加因为父亲苟怀谦的历史问题,遭遇过坎坷艰难的岁月。但他回忆往事,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说:“我不想再追溯苦难,我想要抓紧眼下的时光,搞好我的创作。所以我留恋阳光。我在青少年时代缺少阳光。时间宝贵,我们要向前看。”

在1974年初春的一天,成都百花村一间约三十平方的职工宿舍楼。已过而立之年的苟乐加,他两眼发红,紧咬双唇,端详着一条四周用木条镶紧的石板,浇铸的水泥板块上,刻着一行隶书:

父亲苟怀谦之墓(1903年-1973年)。一生坎坷,为国共两党坐牢,七十年人生大部分为铁窗悲剧。教训:人生不可介入党派之争,宁可庸碌以求平安。

该碑已浇铸成中英文字样,涂上金粉。

苟乐加原准备把碑送回老家眉山,立在父亲的坟上。可是,全家商量后却踟蹰不前,为国民党反动派立碑,岂不成了现成的反革命?

怎么办?只有扔了。

风萧萧,夜沉沉,苟乐加捧着墓碑,来到成都府南河。跪在岸边,偷偷地磕头,悄悄地哭泣。趁四面无人,他趴在跌荡的索桥上,轻轻地把那块沉重的孝心和怀念送入湍急的河流中,噗通一声,一石激起千层浪,然后悄无声息。

苟怀谦,四川眉山人,毕业于北师大,后投笔从戎入黄埔军校二期就读。因为职务关系,手中掌握有大量共产党叛徒名单,文革中几次要被江青枪毙,是周总理设法保全下来。苟老先生在辽宁抚顺监狱劳改了二十年,1973年冬天因病逝世。

家属没有路费去辽宁,只得去信请求管理所火化。不久,他们收到父亲的骨灰和照片,一件汗衫,一件旧睡衣,一双胶鞋和一套中山服。子女背了半辈子黑锅,却不清楚父亲的经历,他究竟犯了何罪,连父亲的简历他们子女都写不出来,应苟乐加他们姐弟要求,才收到管理所一个简单介绍。

简历上这样写着:早年加入共产党,以后又加入国民党。曾任国民党中央统计局调查长等职务。这些“黑五类”、“狗崽子”,受了父辈政治影响牵连。苟乐加的母亲,是受管制的反革命“四类”分子,给人拉车、锤石头。捡破烂养着他们,最小的两个妹妹送人抚养,两个姐姐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饿死,五弟也因抚养不起送人,乐加被送进了孤儿院。

苟老先生,就像这墓碑的沉没,从此历史的真实再也打捞不起来了.....

苟乐加父亲的坟头,仍然无碑。但种植了各种颜色的玫瑰,在阳光下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从此,苟乐加喜欢上玫瑰。他成为画家,在苟乐加成都的家中,首先会被各种姿态的灿烂玫瑰所吸引。客厅里,阳台上,玫瑰们恣意地绽放在画布上,黄色璀璨如明珠,红色娇艳像宝石。如果有阳光照进来,会发现画布上的玫瑰,瞬间变幻,无比生动。苟乐加说,“我画玫瑰,不走写实路子,主要是一种心灵姿态的表达。通过对观察得来的自然元素的取舍,加上主观自由想象,表达出一种热烈、美丽的感觉。”

苟乐加尊重别人在画面上思索苦难表现忧郁的气质,但是他自己不这样做。现实中他经历的苦难。如果在艺术上,还去跟苦难打交道,那我这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没有机会去感受阳光的温暖。那样的话,我会觉得辜负自己的生命。毕竟,每个生命骨子里都是‘向阳’的。”

苟乐加画玫瑰,刀笔混用,深刻的笔触和简洁的线条,交叉混合,呈现出既铿锵又柔美的浮雕质感。

当站在合适的距离上,满眼的黄玫瑰或红玫瑰,色彩热烈,枝干交错,生机盎然。犹若真实的玫瑰登堂入室。他说:“我没有一瓣一瓣地去按照一束玫瑰真实样子去刻画,而是以一朵玫瑰给人的娇艳整体感觉为单位,让那种花色、花瓣浑然一体的美感,表现出来。”乐加早期画的玫瑰,多是花朵繁密,多具有西方静物绘画的风格。而近期他的玫瑰开始空灵起来,画面也开始疏朗。这是尝试改变,他说“我将中国画的创作规律,用到油画中。比如更加注重写意性,做减法,这样的玫瑰,更多地具有东方味道。

画家苟乐加,虽然创作大量玫瑰画作,但人物画作更是他的强项。青年时期的苟乐加,游历川西乡间市井,以画像为生。1970年,苟乐加受邀为西昌某单位画宣传画。工作之余,当地老百姓找他为他们画像。苟乐加创作一幅《老农》,这幅画中表现的老农的沧桑面孔,流露出一种苦难与忧愁的气场。很难不让人联想起罗中立的名作《父亲》。苟乐加认为,罗中立画的是陕北的老农,而他画的是四川老农。这幅作品一开始起名就是《父亲》。1980年,他看到了罗中立的《父亲》,于是就把该画作改名为《老农》。

苟乐加绘画基本功扎实,善于琢磨,淡泊名利。师恩难忘,他坦言,作为著名画家汪子美唯一入室弟子,离不开他的直接教诲。汪子美,曾任重庆美协主席。于1935—1937年在上海从事漫画创作。抗战中加入上海漫画救亡协会,为《救亡漫画》创作不少抗日主题的讽刺漫画,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深有影响。

1960年冬,乐加在院子里画宣传画,在周围的夸赞声中,他正洋洋得意,有些飘飘然,突然背后传来一个声音:“色彩有点火,形不够准。”乐加心里有点不以为然,就没吭声。后来有人告诉他,那人是著名画家汪子美。乐加赶紧找到汪先生,当面道歉。

汪子美笑着拍了拍乐加的肩,说:‘你有潜质,后生可畏。只要努力,将来肯定能画出成就来。以后就跟我学吧,我尽自己所能教你。于是每天中午休息二小时内,汪老师亲自指导乐加,连续四年,风雨无阻。

如今,苟乐加自己也带学生,毫无保留地教给那些愿意学的学生们,不收学费,因为当年汪老师教他,不计任何报酬。

苟乐加言语中对恩师充满敬意,汪老师注重绘画的基础功夫,他认为,绘画要传神,首先形要准。作为画家,一定要重视艺术领域内非绘画的其他姊妹学科人士的意见。因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学术背景,可以为画家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角,启发画家的灵感。而在艺德上,教导苟乐加不要急功近利,少说多做,终身学习,成就自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