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来乡,位于台北县的郊区南面,这里地形险要,是台湾高山族泰雅人的聚居地。
在半山腰紧邻公路边的一处小院子,74岁的女主人张明珠,她回忆了与丈夫于西聚因两个馒头交往,而成为夫妻的一段尘封往事。
让时光倒流,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台湾山地少数民族农民生活艰辛。天色蒙蒙亮,公鸡还没有打鸣,大人就上山忙于从土里劳作刨食。暮霭沉沉,才回到家里歇息。他们中午不回家,小孩没有人照顾,处于自由放养状态。又没有什么食物可吃,饥肠辘辘。
15岁的张明珠偶然一次邂逅,改变了她的一生。在一个盛夏的晌午,她和同村的另一位小姑娘,一起在河里游泳消暑。山里的孩子不分男女性别,从小就会游泳,不知不觉中两人漂游到了一处堤岸。远处,可以看到一处戒备森严的军营。
两位小姑娘起身上岸,当时,一位瘦高个子1.8米的阿兵哥恰好走出军营。阿兵哥看到她们从河岸边走过来,他本想制止,但最终没有吭声。
在正午阳光暴晒下,两位小女孩感到肚子饿了,她们顾不上矜持,彼此怂恿对方:“你去要,你去要……”
女孩刚刚发育,体形有些变化,正值害羞的年龄。高个子的张明珠终被同伴推到了前面,她鼓起勇气说:“阿兵哥,可以帮忙吗?我们还没有吃早饭呢”。
阿兵哥早已看出她们内心的想法,他转身回到了兵营。十多分钟后,两个热乎乎的大馒头出现在张明珠的面前。此前,村里的农家孩子吃上白馒头只是个美丽的传说。
“他除了送给我们两个大白馒头外,还给我们十几块钱。”张明珠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内心震撼,只是她不明白,为何于西聚要对两个素不相识的小姑娘这么慷慨大方?
那一年,于西聚时年31岁,双方年龄相差整整16岁。从年龄上说,她完全可以喊他叔叔。然而,他们因两个馒头相识而成为人生伴侣。
在当地泰雅人眼中,军人有固定的薪俸,眷属可以随军,穷苦人家的女儿成为眷属后,至少可以改变种地看天吃饭的命运。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军人加上眷属及流亡者共有200多万人,一下挤到这个弹丸海岛,导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适龄青壮年娶媳妇选择的余地很小。能娶妻生子,这对年龄较大的老兵来说,算是圆满的结局。
不久,张明珠所在的村里,经常会看到一位身着军服的阿兵哥的身影,原来是于西聚来看望张明珠。他会送来一些食物,张明珠父母心生好感,家人都认可了他们恋爱关系。仪表堂堂的于西聚,不久以后就正式提亲,获得张明珠父母同意。
张明珠16岁那年,嫁给了这位来自大陆山东东阿县斑鸠村(现在划入梁山县)姓名为于西聚的军人。张明珠在家里排行老大,除有四姐妹外,另有四个弟弟。于西聚有固定的军饷,这户泰雅人家庭从此也有了一个依靠。
“嫁给他后,要随同部队到处跑,饱受颠簸之苦。后来有了孩子,就随部队住在不同的眷村里,生活不稳定。”由于丈夫只是一名普通士官,谈不上大富大贵,夫妻感情日渐深厚,养育了两儿一女。夫唱妇随,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婚后,张明珠向于西聚抛出了一个问题:“当初,你给我们两个馒头是出于怜悯,可为何还要给钱呢?记得我们并没有向你要钱。”
于西聚脱口而出:“你们缺衣少食,应该也需要钱。”
张明珠揶揄道:“姐妹们说,单身汉这么做,放长线钓大鱼,为俘获女孩做埋伏,有目的吧。”
于西聚沉默了片刻,说:“我每月的军饷花不掉,应该帮助有需要的穷人。当时我一看到你们,我就想起老家受苦的亲人,仅此而已。”
张明珠虽然没有消除疑虑,不过内心感到温暖。
结婚后,于西聚和妻子张明珠谈起了深藏于心的秘密。
他原名于锡聚,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的一名战士,1949年在金门战役被俘。阴差阳错,成为国民党军队一员,他改名为于西聚。
1958年,金门“8·23”炮战。担任炮兵指挥官的郝伯村在前沿阵地突然遭遇炮火,于锡聚把他及时背回了掩体。他在这次战斗中立了功,被提拔为士官长。
1988年清明节,台湾方面允许老兵探亲。于西聚带上妻子张明珠,回老家探亲。当时,老家居住土坯墙盖的房子,四面透风。烧饭用柴禾,生火就冒出一股浓烟。
于西聚每天有说不完的话,同在台湾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老家的简陋条件,同样是穷苦出身的张明珠毫无怨言,这对相濡以沫的患难夫妻却甘之如饴。
1992年6月,罹患喉癌的于西聚撒手人寰,享寿62岁。
于西聚的小儿子于冠华,曾经在台湾乐坛扬名的一名歌手。于冠华说,汲取父亲的精神力量,成为人生的财富。他创作了一首《历史的伤害》,献给他父亲的歌曲,他写道:
他十三岁的那年离开了家,
没有选择
没有方向
母亲含泪说能跑多远
就到多远的地方
夜晚的海风凄凉
像是母亲离别时的哀伤
告诉自己要勇敢
能活着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