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韦国的头像

韦国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9/06
分享

一个人带上行李去远方

搬家了,从橱柜顶上取下一个老式皮箱。

这是当年陪伴我读大学的行李箱。

介绍一下,我读的是大专。但那个年代,在我家乡,只要考上了学校,哪怕是中专,统统称为考上“大学”。

说是皮箱,其实是人造革的。20世纪80年代,农村家庭的孩子出去读书,装行李用哪会有什么真正的皮箱。

看着这四只角早已磨损的橙黄色的行李箱,我不由想起当年一个人带着行李去远方读大学的情景。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父母就着手为我准备行李。那时候读大学,需要自己带被褥等生活用品。

我的家乡在江苏北部,叫做盐城,顾名思义,早期盛产盐。后来,近代实业家张謇来这儿“废灶兴垦”,产盐之城变成了产棉之城。当然,“盐城”的地名不可能随之变来变去。

从家乡盐城大丰到镇江句容“江苏会计专科学校”大约250公里。

介绍一下,后来,学校改名为“江苏省财经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前后与其他学校合并组建新的“南京经济学院”,再后来更名为“江苏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现在看来,从家乡到学校是一段并不算很长的距离。但那个时候,没有高速公路,更没有高铁,只有泥土路至多是砂石公路,公共汽车颠颠簸簸开过去,加上途中过长江、吃饭等等,得六七个小时。

上午八点左右出发,下午三点左右才能到达。

母亲为我精心缝制了两条被子,是那种农村常见的大红花被面、“扁担条”里子的。因为担心我到很远的地方冬天挨冻,被子的棉絮也就是棉胎,用的是近10斤一条的。

父亲专门到县城百货商场为我买了个大皮箱。前面交代了,是人造革的,带金属扣可以上锁的那种。

我将衣服、鞋子等,一股脑地装进了皮箱。

那时可没有什么手提电脑、平板电脑之类。

备好了行李,只等开学。

终于,到了开学的日子。

父亲打算送我去学校,不仅因为一个人不方便拿行李,更因为我从来没有独自出过远门。

我却坚持一个人走。随录取通知书下发的通知上,说得明明白白,在镇江汽车站,学校有专车和高年级的同学在那儿接,而且会有人高举接车牌。

面对这么妥妥的安排,还要父亲送,不是多此一举吗?

母亲也不同意我一个人走。她说:“你从小到大,还没有出过远门。你爸不陪你去,我们怎么也放心不下的。”

“车站有人接的。到学校之后,我立刻写信回来。”我笑嘻嘻地对爸爸妈妈说。

“信在路上要好几天呢,我会一直担心着。”我当然相信母亲的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嘛。

“爸爸,你不是16岁就出去当兵了吗?我现在都快20岁了。别再考虑了,不要送,肯定没问题。这也是给我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一想起父亲16岁就离家到东北当兵,我当即就下了决心,肯定一个人去学校。

那天早晨,父亲送我到当地公共汽车站。

临走时,我看见车站工作人员将两条大被子、一只大皮箱放上车顶,并用大网兜牢牢覆盖着。车站有工作流程,不会乱,不用担心行李被搞丢。

终于,车辆启动了,父亲朝我不停地挥手。

一瞬间,我的心头涌上一股不舍。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土地、离开亲人们,要到几百里外的地方去,半年之后才能回来。

可是,这是天大的好事啊,我外出读大学了,我的前途一片光明。

车拐弯时,我回过头再看了父亲一眼,分明看到父亲抬手抹眼泪。

我却没有流泪。“好儿女志在四方”,这还没有离开江苏呢!

哦,到江边了。

长江!江面宽阔,江水滔滔。

朝两边看,看不到尽头。长江,这就是在课本上经常读到的长江!

可惜这儿不是南京,看不到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

过江时人得下车,人车分离。我站在船头,极目远眺,长江真雄浑、真壮观啊!江水虽然不是特别清澈,却也不浑浊。

“哗哗……”不停有巨浪拍打着船舷,浪花飞舞,江水飞溅到我脸上、身上。

我张开嘴巴,用舌头舔了舔,“嗯,长江水不咸,还有点甜呢。”

哎呀!对面不是山吗?是山!虽然不是很高,却也连绵起伏,隐隐约约,“我看见山啦!大山,你好!”我在心里呼唤起来。

我的家乡盐城,整个区域内没有一座山。

终于见到长江,也见到山了!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这是小时候看过的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插曲,歌名叫《红星照我去战斗》,我最喜欢了。

我来改编一下:“一艘巨轮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

好在没让父亲送我。父亲在那么年轻时,当了近10年的兵,走南闯北,肯定早就见过大山、见过长江了。我在省内走,如果还要父亲陪着,那多没出息,更愧对“雄鹰展翅飞”这歌词了。

汽车进站了。

果然,看见不少举着牌子来接新生的校友。

“船舶学院”“师范专科学校”“粮食学校”……“江苏会计专科学校”,哈哈,我们学校的!

学兄、学姐们非常热情,问长问短,问寒问暖,不仅鼓舞人心,还特别暖心。

很快,行李就被搬上了学校的专车。

汽车又行驶了好一会儿之后,终于进入学校大门。低山丘陵,道路蜿蜒曲折,高大的梧桐树,红砖红瓦的别墅……

973亩,这地方也太大了吧?环境真美啊!而且这儿历史底蕴深厚,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我们的宿舍是一幢新建的大楼。每间寝室四个人,两张双人床,每人都有一张桌子和凳子。

我的舍友分别来自南京、扬州和淮安。四个人,来自四个地级市,不错。他们都有家人陪过来,有的由好几个人一起送来的。

还是我最厉害,一个人!

第二天上午没课。同学们纷纷送家人去汽车站、火车站。呵呵,你送我来我送你……

我们学校所在地叫做“桥头镇”。当时有首很流行的歌,叫《月亮走,我也走》,第一句歌词就是“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桥头”。

我陪着同寝室睡我下床的同学,一起到车站送他父亲。他们是泰兴人,讲话口音跟我差不多,没什么距离感。

当汽车一声鸣笛,慢慢启动时,我不由想起了父母、家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到南京读大学的弟弟,你们可在想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