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碧华的头像

周碧华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8/14
分享

在汉语言文学的河流里逆流而上——小议刘明先生的四言诗

愚以为,一部中国文学史,说白了就是一部诗歌史,从春秋时期的诗经,到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文学史的精华皆以诗的形式来呈现。

今人无法理解的是,我们的祖先以诗来记事抒情时,为何是以四言这种形式登场?如《诗经》第一首《关雎》即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四言诗就这样开启了中国文学的河流,乃至后来出现的成语,也以四言为固定词组。为何是四言,而不是五言六言七言?我没有时间去考证,但我肤浅地判断,一是古人崇尚偶数,二是二二字节极具音乐感。

可惜地是,古人以极简文字表达复杂世界的高超语言艺术,到我们这一代已严重退化,诗歌已拖沓如散文,语言的美感与乐感已大打折扣或尽失。

就在这种乱象纷呈之时,刘明先生却写起了四言诗,他就像一尾大马哈鱼,纵有艰辛,也要逆流而上。

据刘先生介绍,最初,他被友人晒在微信里的一幅幅风景图片所折服,他有不得不吟诵的冲动,于是试着在微信里跟评,在手机上不可能长篇大论,四言诗成了他的首选,从开始的打趣,到有意识的创作,不知不觉成诗数百首,深得读者好评。

细读刘明先生的四言诗,我就仿佛看到了诗经的影子,其作尽显风赋比兴雅颂此“六义”。

如《众志成城抗疫情》:

新闻披露

病毒疫情

新型冠状

武汉发生

病人发热

呼吸困窘……

作者采用赋的手法,铺陈直叙,几句便把当下的热点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告诉了读者,包括病源地、症状、病毒名称等。

而《冬日老街》则很好地运用了比的手法:

冬日老街

冷风掠墙

树木萧瑟

草枯水凉

癣苔萎缩

石板硬僵……

朱熹在《诗集传》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是至今仍常常使用的一种主要修辞手法,如《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刘明先生这首《冬日老街》,“癣苔”和“石板”都像一个人一样,在极寒的天气下冻得萎缩与僵硬,让读者也不禁打了个寒颤,一个“掠”字,一个“枯”字,也都显示了作者极高的语言驾驭能力。

刘明先生的四言诗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有的节奏舒卷徐缓,有的节奏激越紧凑,且通俗易懂,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很适合微时代读者的需要。为友人摄影图片所配诗歌,又恰似唐朝孟启独创的 “本事诗”,在当下一些人醉心于西方文学表达方法时,他沿着汉语言文学的河流逆流而上,找寻到了我们共同的“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