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23年5月最初整理出这部书稿时,几乎浑身酸软瘫倒在床。65万字的文本,以5号宋体、1.5倍行距、A4纸篇幅排版,多达500多页。所有文字都是作者的心头肉,几经删减,尚剩50多万字。带着欣慰的骨肉痛楚,我去到一家镇级医院中医馆,一个骨科医生为我脊椎推拿正骨之前施行针灸,背部肌肉浅埋几厘米长的软管,四小时后拔出,渗血不断,染红纸巾。这种纸上得来煞费苦心的文字体力活,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见笔生怯。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写作确实是一项看不见的重体力活,不但伤神,而且伤身。为了创作这部书,我的颈椎背脊大受伤害—在结对帮扶地东山,那个家庭式发廊的瘦弱女主人无数次使尽洪荒之力为我推按颈椎;节假日回到中山,城区顺景中医养生馆一个中年高大男技师成为我的“专属”推拿师。
如果说决战脱贫攻坚,是改变乡村面貌的伟大实践,涌现出来的脱贫攻坚题材作品是满怀激情的书写;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任务之一的乡村振兴,作家也应当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去书写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当我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扎根深入开展驻镇帮镇扶镇一线工作,结对帮扶的田间地头也给予我无尽的灵感,使我责无旁贷地关注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乡村大地。自2021年6月底正式进驻,至2023年5月中旬正式调返,我在饶平县东山镇前后跨越的时光超过600多个日夜。差一个月就近两年的漫长岁月里,我无时无刻不在用心感受这里脉搏跳动的音符—聆听东山溪水流淌的声音、田园草木茂盛生长的声音、马路之上摩托车奔驰的声音、农民口中潮客夹杂的声音……这些声音日积月累,时时敲打我的耳膜,提醒我为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留下文字记忆。身为作家,我也无数次叩问自己,究竟该为这里记叙什么?尽管不同于出生成长的故乡大地—那是血脉延续的地方;但在此地长久开展工作,伴随长久生活,当一切都无比熟稔,心扉不为所动几无可能!我告诫自己:不要一味歌功,不要一味吹捧,即便是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应该由心由真而写、向善向美而写。既要贴近火热时代,也要追寻生活真谛。除了深入记录,还要多位思考。是以,每当有领导旁敲侧击地暗示我为乡村振兴写点东西时,我都浅而笑之不置可否。我在内心告诫自己:文学创作有别于报道宣传,即便宏大叙事承担记录时代的责任,也应当守护灵魂的尊严,包括作家自己的尊严。如何叙事写人,文学自有她的世情洞察和通达睿智手段。
功夫在八小时之外。八小时之外也是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多少人的业余在看电视、刷手机、玩游戏或吃喝中度过,我却与众不同。写作从属内心活动,只能在安静的业余完成,无法在上班时间进行。是以,多少个夜晚,我沿着东山溪碧道独行思索,用手机软件讯飞语音口述记录白天的精彩工作瞬间;独居宿舍时,我用自带的笔记本电脑整理语音转化而成的文字。周末回到中山,我常常避开家人,一个人、一杯茶,孤独地进行再加工创作。如果要说创作《一线驻村手记:厚土 乡情》取得些许成绩,我要感谢没有夜生活的东山、感谢在我居家期间承担大部分家务的妻子,还要感谢耐得住寂寞的自己!何止是写作,许多工作需要八小时之外辅助完成——比如加班完成当日紧要工作,比如晚上阅读与工作相关理论文章……当然,我反对口号式“白加黑”“5+2”,更反对无效式加班!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出成效!
不管何种性质的篇章,我敢肯定,完成这部作品没有占用一分钟上班时间!当日事当日毕,是我的做事风格,也是我的人生座右铭。每天下班之后,我会坚持写完当天日记。写不完的周末再写,周末白天写不完的晚上再写,凌晨也要完成。这是我一贯坚持的创作品格,也是个人的自我约束。哪怕所写内容与工作息息相关,也要在业余时间完成。是以,颈椎劳损成为我的惯疾,我在办公室和宿舍、家里、车上,皆备按摩仪器。有个机关朋友曾经问我:为何你能发表那么多作品,是不是上班创作?依照以往的性格,我会毫不客气地回怼,如今人到中年经历世事多了我客气回应:我身体健壮、四肢发达,难道也是上班锻炼?这位机关朋友还要追问,我不再解释。许多人的许多成功在八小时之外,无非就是人家看不见的业余汗水!《一线驻村手记:厚土 乡情》之外,我还创作了一组小说作品《乡村振兴轶事:家园如诗》。可以更加理直气壮地说,这部虚构作品是我在2022年春节期间创作完成的。遗憾的是,我曾经计划创作一部乡村振兴主题的长篇小说《第一书记》,欲借宏大容量作长袖善舞式叙述,因为工作过于忙碌实在腾不出时间而作罢。另一角度而言,纵观脱贫攻坚题材作品多为虚构类小说和泛泛而叙的散文,或者几近颂歌式的报告文学,我愈加坚持用非虚构形式来体现文字的在场性!照我理解,所谓非虚构,真实记录时代和历史是其本质,关注现实和公共性、关照个体生命、细微察述历程,是其鲜明的内涵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我来到结对帮扶的工作现场,去到热情淳朴的人民身边,看到乡村发生巨变,感受乡情声声呼唤,我心亲近大地,我手书写我心,即便这部沉实的乡村振兴拙著成不了伟大作品,也愿其成为新时代征程上的一抹风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拙作最初取名《乡村振兴日记:我的东山,我的西山—广东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一线手记》,我只想记录帮扶工作所驻的镇以及我担任第一书记的村。当我真正深入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了解人民工作生活、知晓人民心之向往以后,遂决定改为现书名。
遗憾的是,最初记录基层财政窘况与工作繁忙无效的部分还是被我删除。欠发达地区的基层税收匮乏财政单薄、公共预算看似收支平衡实则如行独木桥,相关实情不容遮蔽。基层镇村干部背负所谓主体责任,“5+2”“白加黑”地沉浸在事无巨细的烦琐工作中,令人记忆深刻、无比沉重。更让人如鲠在喉的是,何止是欠发达地区个别地方的基层,随着市级部门不断下放事权,相应的人财物支持保障不但没有增加,上级转移支付的力度却在减少。每年预算工作开始前,不少乡镇财政部门要与同级部门斗智斗勇,削减“三保”之外的预算开支。不少辛苦的基层干部,忍受着劳累奔波的同时还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破除形式主义成为大家最心照不宣的默念。虽然如此,我仍然坚信中央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力量。此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十起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就大快人心!而最让我欣慰的,诚如母亲经常对我这个忙碌的基层公务员唠叨:现在的农民啊,生活越过越好,好多人家里有钱,老人也过得安心呢……
我以农历节气作为章节开篇语,旨在告诫自己,不要忘怀生养抚育我的农村大地!所谓“厚土”,在我笔下,还有着深层的意念。土,不仅属于自然地理概念,还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壤。土还是“社”的本字,加上“示”字旁成为“社”,在古代还被作为祭祀对象的“土神”或“社神”。土载育万物,谷养育民众,成为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原始崇拜。土神和谷神合为“社稷”,成为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立政之基,“江山社稷”遂也常常用来代指国家或者朝廷。所谓“乡情”,在我笔下,更是家族伦理和道德根基,以及血脉相连的亲邻情谊,成为亿万民众心灵深处的温情皈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仅仅一句乡音和些许故乡往事,足以让旅居他乡的游子心起波澜、热泪盈眶。我以真实的故乡和家族亲人为范例,以父亲患病到去世为隐性线索,伤感地书写着厚重的乡情、疼痛的乡愁、依恋的乡村,告诫自己永远不要忘却喝过的甘甜乡泉、走过的崎岖乡路、劳作过的山地田园……
2023年6月下旬,我在广州参加省作协会同省委党校主办的广东重点作家、重点评家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期间,我曾任第一书记的西山村的罗书记欣喜相告:去年4月您带领我们村申报的80根5米高的路灯已经安装完成啦!驻镇帮扶工作队的阿剑也告诉我:您心心念念的西山村老厝区旧路修整,虽然没有申报纳入乡村振兴帮扶资金项目库,已经纳入县统筹的村道巷道硬化工程农路项目啦!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好消息不断传来,令我似有如释重负之感。我豁然明白,在粤东大地,有一块令我惦之念之热泪盈眶的热土。11月上旬,我所在单位分管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领导带领医护人员赴潮开展医疗结对帮扶和送医送药下乡义诊活动,我趁机向主要领导争取同往。踏上阔别半年的东山土地,当地镇村领导和群众用夹杂浓厚潮汕口音的普通话,一口一个“张书记”与我拉家常,让深陷“故地重游”情境之我倍感温馨。在西山村,高大的罗书记陪我从雏形已具的古树生态园北入口进园,沿着已铺红色沥青的环山观赏路径一路察看工程建设,再从五棵苍劲老树造型的古树生态园南入口出园。在红丰村,爽朗的黄书记陪我参观了投入帮扶资金扶持已经投产的莲峰茶叶加工厂。秋日的粤东阳光温暖山地安宁,许多帮扶资金项目正在发挥作用或已见成效。我贪婪嗅着此地的树叶芬芳和青梅残香,握着两位村书记长满老茧的粗壮双手,几次眼眶润湿。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与参加“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推进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活动周”的作家代表们座谈时强调,新时代的广大作家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积极做人民的学生,敬畏笔下的文字,尊重创作的规律,以不断创新创造的精神开拓文学新境界、攀登文学新高峰。我笔下的文字可能永远无法企及文学高峰,但我深深知道:土地深厚,国家基固;乡情稳定,社会安宁!尊重创作规律,首先要笔写真心,而非宣传口号。做人民的学生,还要清楚自己来自人民,要与人民心连心,向往美好生活。人民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时代,也见证了历史、传承了文明。作家要学习人民的伟大实践和奋斗精神,还要将人民的冷暖惦记在心。作家对人民有了真心诚意的爱,才会创新生动地描绘人民的生活……
就在书稿开始编排之时,饶平发布公众号于2024年1月22日发出《今日饶平|东山镇古树生态园》,以简介形式隆重推介:“在东山镇古树生态园,一棵棵参天古树虬枝盘绕、葱郁苍劲,径旁梅花绽放摇曳,休闲步道成为群众漫步、休闲的去处……”所配图片正是400年古榕核心景观地段,池塘叠翠、凉亭点缀、彩道生辉。接替我的阜沙帮扶干部阿辉给我发来7张古树生态园节点建设完工的照片,其中的彩色步道犹如绚丽丝带蜿蜒苍翠林木之间,闪亮我的眼睛。我默念着曾经熟稔的语句,“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打造东山古树生态园,夯实环山观赏路径,修建游乐设施,修缮人文古迹,打造400亩梅海盛景和800亩生态休闲园区”,想到自己曾经为东山镇和西山村人民留下一抹光彩,潸然泪下……
谨此,还要衷心感谢为拙作出版给予扶持关怀的广东省作协、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文联以及中山市作协!衷心感谢为拙作花费心思进行奖掖批评的评论老师、为拙作编辑裁剪斧正的编校人员!衷心感谢在我参加乡村振兴工作期间给予关心支持的各级领导和帮扶战友!衷心感谢为我的创作提供温馨关爱的至亲家人!一部作品的问世殊为不易,感恩也是鞭策。是为后记。(原载2024年7月9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