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段红芳(清纯芳心)的头像

段红芳(清纯芳心)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8/01
分享

长篇小说《升井》后记

(一)

为了《升井》(黑金子)这个书名,我和老公居然吵架了,原因是他觉得《黑金子》做书名不好,很土,不吸引人,一本书的名字很重要,它是取胜读者的第一步,要有一个能引人入胜的字眼。他常常说:“一部好作品,没有一个好名字,怎么能成呢?”我能理解他的心情,他每天看着我在坐着电脑前,不停地码字,就心疼地劝:“放弃吧!何必活得那样苦,我是男人,有养家糊口的责任,我多下一个井,咱们就能过得好些。”这句话他常常挂在嘴边,他宁愿受苦,也不愿意让我苦,我很感动。

老公是矿工,我作为他的妻子,除了比别的妻子操心丈夫的安全之外,更能体会到矿工们的酸甜苦辣,他们是一群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工作条件艰苦、生活环境恶劣。他们就像那些埋没在地下的煤层一样,表面粗糙,甚至于有些脏兮兮的感觉,每个班,他们都是汗流浃背地将那一块块黑煤块,用铁锹赶到皮带或是矿车上,运往地面,他们和煤块一样黑。

在井下,如果没有矿灯的话,很难辨清他们是人还是煤块。正是他们任劳任怨,人间才有了温暖,冬天不再寒冷,成千上万人的生活才有保证。他们和煤块一样,将光和热洒满人间,可他们活得很卑微,除了大的矿难,他们很少得到世人的关注。默默无闻的他们,孜孜不倦地奉献着,好像生来就是受苦受难的。这是我决定用《黑金子》为书名的原因,黑金子更能体现他们黑黝肌肤下赤诚的心。

他们微薄的工资还要养家糊口。记得老公在矿上班的第一个月,只有4天,开了三十块钱,我去领。每月的二十五号,银行派人到矿上发工资,地点在矿办公楼的门房。前来领工资的人满为患,多一半是家属,好不容易轮到了我。银行人员,见我持的卡上只有三十块钱,很怪异地看着我。我苦笑了一下,表示要取出来,他并不知道这钱是我们一家人等米下锅的生活费。第二月,老公习惯了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他不习惯也没办法,一家三口人要吃饭,那是他的责任。出勤多了,工资也就高了,再高一个月也只有五百块钱,因为老公的工作岗位是二线,工资自然很低,这是2004年的事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五百块钱是个啥样的概念?富裕人家的一桌饭钱,一只鞋子的钱,却是我们家一月的生活费。

不只是我老公的工资低,而是所有矿工的工资几乎一样,常常有人对我说,矿工好,工资高,他们真是外行人说外行话。就算一线矿工的工资高,一个月一两千块钱,可他们是提着脑袋工作,死亡无处不在的威胁着他们。我第一次见到一位刚升井的工友,我真的吓坏了,除了牙齿和眼睛,他全身上下一锭墨。有个很黄的段子,但是一点都不邪乎。说:以前煤炭工人老婆的肚皮上都能搓出煤块来。我很侥幸,我作为煤炭工人老婆的时代比以前好,除此之外我对这样的谬论是无话可说的。

生活其实是一种态度,幸福也没标准。谁也没有能力给幸福一个确切的概念,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就好。黑金地的人们都很热爱生活,没有过多的风流韵事,只有平淡的生活。不管男女老少都朴实而勤劳,单纯而热情,恶劣的环境更加崛起他们的坚强。

我在矿区的家,是一间单身宿舍,吃喝拉撒睡,一切的生活事由都在这间屋里进行。走廊上倒是有公共厕所,但常常是屎尿横流,无法下脚,而且好像是男女混合使用,每次进去之前,要在门口吭一声,如果里面有人,也会吭声,这样就得他出来。我胆小,从小就害怕疯子和耍酒疯子的人,(矿上男人都爱喝酒)。有了内急,我只能忍受,等老公回来,陪去山上解决。山上有许多废弃的窑洞,都是当年小煤窑留下的,这两年国家狠下心将小煤窑取缔了,就留下密密麻麻的废弃窑洞。我能想到当时小煤窑的“繁荣昌盛”,就像我在这本书里写的那样,小煤窑是大矿的安全隐患。

女儿埋怨我为啥不给她找个有钱有权的爸爸,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拜金的话,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她心理不健康,但我觉得我女儿很健康,因为她知道作为矿工的女儿,要面对怎样恶劣的自然环境,要经历物质匮乏的生活。在风吹石头跑的丘陵地带,矿山人怎样的活着,只能说他们活着,活着和生活着之间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我希望这本小说,能引起人们对矿山人的关注和爱护。

最后,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结束语,为我的这部小说后记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好像还有好多话要对矿工们讲,但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说起,但愿人们能喜爱我的这部小说。

第一稿:2009年10月1日——2012年3月28日

(二)

这部小说耗了我十四年时光,也可以说是我最得意,也是最耗尽心血的一部。

对于作者来说,每一部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从构思、框架、人设,再到写,很像孕育的过程,非常辛苦。

在构思好的情况下,如果迟迟不动笔的话,人物和情节,像孤魂野鬼,时不时从脑海里出来,在眼前张牙舞爪,不断折磨作者,这时,到了不得不写的地步。写!然后,手指在键盘上舞动,人物还不断地在脑海里争吵,他们都希望以好人的象形出现,都愿意展示最美好的,尽善尽美,流芳百世。殊不知,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只是呈现者,他们的命运,在事态发展中,在故事情节里,压根就不受作者的掌控,他们的命运,连他们也无法完全掌控。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个过程是痛并快乐的。而一部作品从孕育到分娩,整个过程是呕心沥血的,是夜以继日的,这中间的各种滋味,只有作者才能感受到,如果将写作的滋味告诉不从事创作的人,他们是不会懂得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也不想、不能过多言表创作中的辛苦。

这种苦是作者心甘情愿来吃的,所以,也不只靠有人理解。

一个作者,最起码是能耐得住寂寞和贫穷的人,从古到今,穷酸样都是用来形容文人的。尤其是当今,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耐得住寂寞,不受外界诱惑,也不去迎合市场需求,只尊重内心的创作,是需要强大的勇气。没强大内心去支撑,就无法成自己想要的写作状态。

这部小说,我写作过程是写写、停停的,用了近十年半的时间,从初稿到第五稿,当时写了十九万字。开始创作时,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母亲的红嫁衣》刚出版,说实在的,那时,我有点飘。《母亲的红嫁衣》的出版,又拿了一个奖项,得到了一些认可,再加上年轻,心高气傲,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就自大起来。为了能“趁热打铁”,压抑着内心的浮躁,在这种心态下进行创作,作品也呈现出浮躁,这对书写者来说,是很危险的信号,好在我很快认识到了,就将小说搁浅了。

搁浅了三年,中途因为要申请一个资助,拿出来“敷衍了事”地修改了一遍,只是修改了错别字,却没有“大动干戈”。在修改的过程中,突然意识到,这部小说主题很好,只是故事太轻,让它面世,有些草率,放弃实属可惜,毕竟十九万字,而且主题很好。像是孩子,不能因他身上有毛病,就不要他了。十个指头伸出来,都有长短。孩子的好坏,不在孩子本身,而在他的父母,能让他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作品的好坏,也是看作者怎样去塑造。

作者只是运动员,而不是裁判,作品的好坏,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一部好作品,一定是能经得起在时间的沉淀。能得到时间和读者的认可,才能算是好作品。我知道自己水平有限,对这部小说期望值不高,但这部小说在我老公去世之后,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写作的初衷是为他,那时,我们因书名争吵,现在却是阴阳相隔……

于是,在他去世后,我沉静下来,将随他在矿区生活十五年里所见所闻、亲身经历都融入到小说里,将小说切入到人内心深处错综复杂的世界里,将人性与兽性、理智与情感、坚强与脆弱、伟大与渺小等一对对矛盾体剖析出来,刻画人物的内心,充分体现了“男性的爱”这一主题。小说里的主人公们,散发着金子般的人性光辉。

这些平凡的小人物,代表着成千上万的矿工,他们都是我身边的工友。这些小人物的大感情值得人们去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爱情还金贵吗?这些问题经过我深思熟虑之后,再经过加工、筛选,融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里,以点带面地折射出来,才能塑造出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

现实生活中的矿工以及矿工的妻子,都很平凡,就像埋没在地下的煤层,表面粗糙,甚至于脏兮兮,但他们内心纯洁、感情细腻。每班,他们汗流浃背,将煤炭运往地面,再被火车和汽车运到全国各地,甚至于出口到国外。

小说体现出矿工们黑黝黝肌肤下,那颗金子般赤诚的心,有了他们孜孜不倦地奉献精神,人间才有了温暖,冬天不再寒冷,成千上万人的生活才有保障。矿工们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他们的凝聚力,都是小说的几大亮点,也是中华民族素质的一个宣扬。

我在讴歌当代的煤矿工人在工作条件艰苦、生活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建设美好家园的感人肺腑的事迹。同时,也通过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唱响和谐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反映了矿山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安全生产,大力取缔小煤窑,维护祖国统一的精神风貌。

我在讴歌的同时,也是在纪念与缅怀,纪念我在矿区生活的十五年里,那些让我感动的人和事,以及我一去不复返的幸福时光;缅怀那些为矿区建设画上生命句号的人们。这些亡灵,不管他们生前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值得人们去尊重和缅怀!

记得有一位年长的工友,给我说过一句话:“对于我们矿工来说,就是每次能平安升,能深情地吸着地面的空气,就是最大的幸福。然而升井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身心疲惫,但能活蹦乱跳,另一种是被抬出来,生死未卜。”这么多年,一想起他的这句话,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痛。我决定用《升井》作为这部小说的名字。

升井是矿工们的美好希望,更是他们在平凡、苦闷的生活中,人性的升华。

历史会铭记这些向阳而生的矿工们!

这部呕心沥血了十四年的作品,在它即将要面世时,我写下这些条理不清的文字,作为后记之二,也许是有点草率,但也写出我的初衷。

接下来,这部长篇小说的好坏,就交给各位读者去裁判了,也就没有我什么事了,调整一下心态,休息一下身心,再接再厉,投身下一部关于农民工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中。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依循内心,快乐创作!加油!

最后要感谢让这部小说面世的出版社、编辑老师以及关注它阅读它的人们!

2023年10月28日凌晨3点22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