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董杰的头像

董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9/29
分享

睢宁味道之盐豆子

盐豆子,应该是苏北地区最接地气的一道咸菜,尤以睢宁味道为最。

 

相传,盐豆子诞生于楚汉相争时期。楚军把黄豆煮熟,撒上盐当菜吃。有一次,黄豆刚煮好还没来及吃,汉军突袭。楚军就把黄豆装在蒲草编成的包里藏到草堆里。等汉军撤退,大家扒出来一看,黄豆因被捂了几天,已经长了白丝,发霉了,又舍不得扔,就加入盐、辣椒、生姜、大料祛除臭味,没想到吃起来比原来没有捂过的更好吃。于是,这一吃法就得以传承下来并被不断改进。

 

睢宁话把做盐豆子叫“下盐豆子”,特别是在乡下,几乎每一个家庭主妇都会下盐豆子,母亲生前也曾是下盐豆子的好手。通常在秋冬之交,母亲就开始准备了。那时候,新黄豆打下来不久,秋萝卜也正脆,当年的红辣椒也都晒干了,正是下盐豆子的好时节。母亲把黄豆淘洗干净倒进大铁锅,加足水,再往灶塘里填满劈柴,先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煮上个把小时。待豆子煮熟后迅速捞起沥干装进蒲草包,扎紧口,趁着高温埋进麦秸垛里。这样捂几天后,母亲扒出蒲草包看,黄豆已被捂成淡淡的红褐色,再用勺子搅动一下,豆子之间会扯出黏糊糊的白丝,这就捂到时候了,时间太短太长都不好。

 

趁着这鲜乎劲,赶紧打辣椒酱吧!一串串干红椒被撸下来,泡上水,喂进石磨里。小巧的石磨得意地转动起来,发出朴实的声响。火红的辣椒酱从石磨嘴里缓缓溢出,农家小院的空气里于是弥漫着呛人的鲜辣味,闻着就馋。再把秋萝卜洗净去根,切成大小厚薄差不多的月牙形。还有生姜、大料、粗盐等配料,都按照不同的分量配好。当所有这些材料和豆子组合搅拌均匀之后,新鲜的盐豆子就做好了。

 

吃的时候,蘸馒头,蘸大葱,卷煎饼,拌米饭,拌面条……豆子又辣又香,萝卜又辣又脆,非常开胃。平时一个馒头的饭量,蘸了盐豆汁儿可以吃上两个,辣乎乎的,直吃得额头冒汗,真叫过瘾。

 

鲜盐豆子重在一个“鲜”字,存放不当或时间长了容易发酸变质。不过,睢宁人自有办法,那就是把鲜盐豆子放到冬天的太阳下晾晒,加上冬天本来就干燥,所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晒好了。收干了汁的盐豆子和萝卜干既锁住了原有的鲜味,又便于存放,可以一直吃到第二年,接上新一茬鲜盐豆子。

 

干盐豆的吃法很多,简单的可以滴上一点香油,配上大葱,卷煎饼吃,味道绝对超过“老干妈”。遗憾的是家乡人暂时还没有把盐豆子产业化、品牌化。

 

在中国菜谱里,大家都知道西红柿炒鸡蛋,青椒炒鸡蛋,韭菜炒鸡蛋……而在睢宁,人们还是最喜欢干盐豆子炒鸡蛋。由于干盐豆子已经浓缩了多种作料的味道,所以炒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放其它的调味料了。油热之后,倒入少许干盐豆子,再倒入搅拌好的鸡蛋糊,颠几勺,只几个翻身,就可以出锅了,配上睢宁的煎饼或单饼,那味道是绝对的好!

 

盐豆子,伴随着睢宁老辈们,走过了饥饿的年代。如今,睢宁人的生活水平也早已改善,各种南北大菜、风味小吃遍布大街小巷,但睢宁人还是好这口家乡味。无论是外出务工求学,还是走亲访友,常常会捎上一瓶。原来,我们的味蕾早已和这方水土融为一体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