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小老师”
记忆中有两个印象特别深刻的“小老师”。
庚子年国庆小长假,恰逢岳母八十寿辰,兄弟姐妹四个小家庭从各处驱车回家祝寿。到老家后不用言语自然分工:女同志纷纷系上围裙、忙着做饭;男同志抽烟喝茶、天南地北;孩子们手机、电视,各得其乐。洁净的院落里很快凌乱起来:厨房内外有洒落的污水、择拣后留下的菜根菜帮;客厅里“烟雾弥漫”,地上的烟盒、烟蒂集会似的摩肩接踵、勾肩搭背。房门紧闭,我走了进去。两个大一些的晚辈躺在床上、椅子上聚精会神地玩弄着手机,舅老爷家只有三岁的小孙女端坐床沿、腰杆挺直,目不转睛地看着动画片。走出客厅,我信步来到院墙外的菜地里,合抱粗的银杏树下一小汪水正冒着泡、依稀闻到阵阵异味。寿宴开始,简单仪式后,大家推杯换盏、大快朵颐。喝酒的声音渐高、语气渐粗、感情更浓。女同志、孩子们很快吃完。大姐抱着小孙女读起了《看图说话》。小孙女稚嫩的童声清脆悦耳,很快盖过了酒桌上的谈天说地。读书间,她吃完了水果,从大姐手中挣脱出来,走到桌旁抽了一张面纸擦了擦嘴、揩了揩手,然后小跑到垃圾桶边,将面纸小心放了进去,又在大家诧异的目光中蹦跳着来到了大姐身边、爬到了膝盖上。望着她娇小可爱的身影我不禁沉思:如此小的孩子就能养成很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不管身边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自我、严于律己,让我不禁汗颜。我们许多成年人言之灼灼,行,却判若两人了。
另外一位“小老师”叫陈波,已记不清他的模样。二十四五年前,他还是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上小学二年级。一次,不知犯了什么错误被数学老师叫到了办公室。陈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很快承认了错误。老师谆谆教诲了一番,微笑着说:“你说,该怎么惩罚你啊?”陈波没讲话。老师说:“还是自己刮五下鼻子长长记性吧!”说话时他没有放下手中批改作业的红笔。陈波偷偷望着老师,用手不停地刮着自己的鼻子。“停、停,刮多少个了?谁让你刮那么多的?”“我刮十五个了!”“多刮了十个怎么办?”办公室几位老师也饶有兴致地放下手中的事情。陈波小眼珠转了几下,“老师,刚才是手刮鼻子,现在用鼻子刮手不行吗?”众人哄堂大笑。陈波点着头,用鼻子刮了十下自己右手的食指后小鸟似的飞向了班级。办公室说笑声此起彼伏。安静后我突然想:虽是小事,但陈波知错就改,而且遇事不慌乱,随机应变解决问题,他的坦诚、睿智不应给我们以启发吗?
虽是点滴小事,但我却受益匪浅。由衷感谢这两位年幼的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