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的节目,当我看到由黄绮珊、希林娜依高联袂演唱的《是妈妈是女儿》这首歌时,被深深打动了,听着这首充满母子真情的歌,想到自己很小就离别父母,后来自己也为人父母的种种情景,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与很多的同龄人相比,我算是比较早离开父母的。我老家乡镇在地形上有个特点是南北狭长,最北是一座山叫平桥山,最南一直到太湖边的新南大圩,我家就在最北的山脚下。小学毕业后,要到镇上唯一的初中上学,学校更靠南,离最北的我家有十几里路,步行要一个多小时。那时候没有公路,全是弯弯曲曲,走村窜巷的泥路,毎天早出晚归化在路上就要几个小时,这对于刚刚十二岁的孩子来说真的很累。乡镇初中的条件很一般,没有宿舍,为了离到学校近一点,我在离镇上比较近的中舅舅家住过,在镇附近的姑姑家住过,而借宿最多的是父亲在镇上的工作单位兽医站。就这样“打游击”,一直到了初三下半学期开春以后,全县统一的高中招生考试即将到来,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这个重点班的学生迎考,提高一下学习成绩,学校终于清理出来了一间老教室,把一些旧课桌拼成床铺,象我一样的一共有十来个离学校比较远的学生成了学校的第一批寄宿生,这也拉开了我成为一个游子的"序幕"。为了抓紧时间复习,我连续几个礼拜没有回家,记得大概是在这之后的一个清晨,我妈突然出现在宿舍门口,我以为她有什么事,或者是给我送什么东西来,但她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带。后来我知道,一个身无分文又不识字的农村妇女,跑十几里路到学校来,对我问这问那,只不过是因为作为母亲好长时间没有见到儿子,有些不放心有些担心罢了。
初中毕业以后,我来到了县中浒关中学上高中,这次离开家更远了。学校在苏州的西北郊,到学校要先走一个多小时到镇上的汽车站,然后坐上拥挤的公共汽车,再在一条由石头铺成的山间公路上颠簸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因为不方便,住校以后我很少回家,吃饭用米全靠父亲骑自行车送来,记得每次父亲给我送来一大袋子的米后,在宿舍坐着歇一会就回去了,而我每次都会站在阳台上,目光越过宿舍围墙,看着父亲骑车走上高高的运河大堤,一直到他的背影被转弯的楼房挡住。当十一国庆这样大的节日放假回家的时候,母亲肯定是在田头边干农活边等我了,只要我拐过那个山角,就能看到她远远地跟我招手打招呼的身影,我也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
高中毕业后到南京上学,这一次是彻底地离开家了。报到那天父亲挑着行李送我来到位于大厂的化校,晚上父子俩在宿舍的单身床铺上挤着睡了一夜。第二天父亲要回去了,我送他走到学校门口,不知为什么竟掉起了眼泪,父亲看着不忍心,又掏出十块钱给我。后来我才知道,那次父亲身上剩下的钱刚刚够买一张回苏州的火车票,等下了火车,连买汽车票的钱都没有了,他只能一路步行走回家,整整走了四五个小时,将近深夜的时候才到家,把在家的母亲吓了一大跳。
没想到,我这样一步一步越来越远地离开家乡,不觉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我没有能回到老家陪伴父母,而在大厂扬子扎了根,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岁月漫漫世事艰辛,终于也更深体会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那种无私的爱,那种无时不在的期盼和挂念。就象歌词里唱的:“早上吃饭了吗,按时睡觉了吗,原谅我只懂这样参与你生活……希望你被爱着,希望你要快乐……穿过温柔的时光,有你的地方我就有路回家”。是啊,人世间唯有亲情最令人难忘,最最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