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丁永祥的头像

丁永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1/22
分享

赤脚到木渎

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原来我真的不知道老家附近的木渎居然有那么多名头,有着“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是与苏州城同样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乾隆下江南还曾多次来到木渎,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那时候,木渎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个稍显繁华的小小集镇而已。

上小学的时候,就记得木渎有个灵岩山,因为那时每年春天学校里都会组织小学生春游和接受忆苦思甜教育,去参观灵岩山的泥塑收租院。那时候寺庙里的佛像都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掉了(或许也可能是被封藏起来了吧),代之而搞的是一个泥塑展览,是控诉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剥削穷苦农民的恶霸行径的。

从太湖边的农村家里面步行走到木渎大约需要近二个小时,上小学时,除了每年学校组织春游外,我还喜欢跟着家里大人到镇上去卖菜,还卖过自己养的小灰兔子。天不亮就要出发,快到镇上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正好赶上清早的集市。

印象最深的是到上了中学后,夏天放了暑假,我和村上的小伙伴们,就会经常约着,挑着担子,一路捉泥鳅到木渎去。抓泥鳅的工具很简单,一张自己用尼龙布做的网,一根赶泥鳅用的木棒,一个鱼篓子。赶棒其实就是冬天农民用来敲碎麦田里的泥块,让麦子可以保暖过冬用的劳动工具,形状有点象一个长柄的木头锤子。

因为那时候穷,也因为捉泥鳅是在各处水田密布的水沟里,我们早上出去的时候一般都是光着脚的。夏天最可怕的是烈日,野外阳光曝晒的地方,高温可能会超过四十度,人呆久了很容易中暑。可捉泥鳅要的就是高温,温度低的时候泥鳅都躲在淤泥里,不容易捉,等气温升高了,它们就会跑到沟渠的水中间,方便用网赶和捉。

判断水沟里有没有泥鳅的办法是看水的颜色,太清的沟里泥鳅不会多。而水色如果微微发黄发浑,说明泥鳅在沟里面活动频繁,把底下的淤泥搅动了往上泛了,这样的水沟里往往泥鳅比较多。判断好了以后,就可以下网了。把一面开口一面封死形如簸箕的尼龙网按到沟底,固定好,然后从开口的一侧走出去好几米远,开始用赶棒击打水沟里的水赶泥鳅,最好是要用力捣到沟底,让沟底的浑泥都被搅起来,泥鳅受到惊吓后就会向另一边游过去。这样连续不断击打过来,一直打到网口,把网迅速地提起来,此时,网里面一般会有一到二条泥鳅在里面蹦跳着呢。赶完一段再接着赶下一段,慢慢地原来空空如也的鱼篓子变得沉甸甸起来了。

那种稻田的田埂特别低,甚至田埂上有很多缺口,使得稻田里的水面与沟里水面相平的沟里泥鳅是最多的。因为气温高,水面又互相连通,此时稻田里的泥鳅都跑到温度相对凉快的水沟里去了,记得曾经在这种水沟里,一网就能捉到半斤左右的泥鳅,把网提起来的那一刻,看到网里那么多油亮金黄的泥鳅在活蹦乱跳,心里面别提多开心了。

我们一般早上八九点钟从家里出发。那时候从老家到木渎一路两边都是连绵成片的水稻田,里面的水沟可以说是密密麻麻,星如棋布,我们一路走一路找,看到合适的沟就布网赶捉,中午气温高,赤着脚走在路上感觉到非常烫。可我们急着抓泥鳅也顾不上这些了,饿了就啃一口从家里带的面饼,渴了就找一条干净水沟捧起水直接喝了,走走停停,快到木渎镇的时候一般都要下午三四点钟了,情况好的时候,鱼篓子里也抓到了二三斤或者更多一点的泥鳅了。那时候泥鳅大概二毛五一斤,如果正好碰到镇上的集市上有人要,我们便直接把捉到的泥鳅卖了,然后,拿着几毛钱,到镇东南"翠芳桥"边上的一家冷饮店,化八分钱点一碗冰镇绿豆糯米汤,喝着凉凉的冰水,吃着里面的绿豆糯米饭,感觉一天的疲劳都消失得一干二净了。

回家的时候太阳已经快下山了,我们赤着脚挑着小担子,走在软滑的田间泥路上,斜阳把我们的身影拉得很长,那首悠扬的台湾校园歌曲不禁在耳边响起:黄昏的乡村道上,洒落一地细碎残阳,稻草也披件柔软的金黄绸衫,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带我走回童年的时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